上墨吧 关注:156贴子:294
  • 6回复贴,共1

三大厂的简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目前藏墨用墨者论墨,一般按时间分为明、清、民国及建国后墨四种。前三者数量稀少、价格高昂,实用性不大。所以,我们主要讨论60年代以后的墨。
  建国以后,质量好的墨锭只有三大厂,既上海墨厂(简称上墨)、屯溪胡开文(简称屯胡)以及歙县胡开文(简称歙胡)。
  56年公私合营以后,手工业开始了工业化发展趋势,产品质量有了整齐划一的标准,zui显著的特征就是烟料等级的标识,如上墨的“油烟一〇一”,屯胡的“超顶漆烟”,歙胡的“超漆烟”等,大概在70年代中期或早期(1970—1975年)就已经形成了各自固定的产品等级标识方式。
  综合上海墨厂产品的特征、质量、价格等因素,又大致可分为文革前、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及2000年以后的新墨。
  所谓的文革前多为泛指上海墨厂成立前,这一时期zui显著的特征为侧款,也就是厂名的标注。文革前因无上海墨厂,侧款多刻为“徽歙曹素功尧千氏造”或“徽歙曹素功尧千氏选烟”等,目前市场上这一类产品假货非常之多,却也是zui好辨别的。
  以文革前“大好山水”这款墨为例,真墨因填真银粉,时间日久就会出现氧化的渐变色。假墨或仿墨不舍得花成本,以化学颜料代替,呈现惨白色。
  这一时期的上海墨锭以手工点烟、性价比高、品质有保障深受广大爱墨者的欢迎。
  70年代初期的上海墨厂无边大好山水,俗称光板。70年代侧面的上海墨厂几个字多用楷体。
  “文革”以后,曹素功原工艺、原材料得以恢复成原来的样子。因为做墨要用的黄金的金箔是国家控制的,很难弄到,还有麝香也是,麝香是需要药材公司批的。只有争取到这些原材料,质量才能恢复到原来的水平。1980年的时候,为了恢复文化交流,开掘了很多新的题材。日本很重视墨,它们找我们做定版墨都是要用古老的方法做出来。
  至七十年代后期,上墨产品在填金工艺上出现下滑,大多数不如早期产品精致,而这一时期也出现了特制油烟这一新品类,出厂价格高于油烟一〇一。
  1976年到1985年这十年,曹素功仍然生产,烟好、质量好,销量也高。为什么?一个是当大气候恢复之后,老一批的书法家有的尚还健在,而且迎来他们创作的黄金时期;另一方面是制墨工艺没有荒废,我们的技术工人都还在,虽然在“文革”期间原材料搞不到,但是“文革”以后申请到了金箔、麝香等原材料,而一些老资历的老干部也都还在,他们在装饰上很有经验,所以当时制墨水准得到了很好恢复。另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市场需求,当时正好是书画热起来的时候,书画的价钱上来了。
  八十年代初期,上海墨厂推出了中国画研究院定版墨,此时也是上海墨厂的巅峰时期,至今这一时期的雨中岚山、柳田泰云、无量寿等墨品价格依然高企。
  至九十年代初期,上海墨厂开始在墨的底部会有商标标志(俗称底有字),这一时期的墨品部分仍用真银粉填描,部分氧化甚至好于70年代墨品,这一时期的代表墨品主要是醉墨淋漓,顶款也变成了油烟A001。
  目前市场上墨的价格高企,收藏者也不在少数,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
  上海墨厂上世纪七八十代的墨与现在的墨相比,zui大的优势就在于胶——过去的胶是牛皮胶,质量好,因为牛皮胶胶轻,制墨的效果好。那时候,熬胶是在广东做,因为对环境影响很大。现在没有人熬牛皮胶了,似乎失传了。
  文革前的曹素功墨普遍胶重且硬,需要选择下墨较快的砚台,大多数砚台都会被抛光,墨色普遍偏暖,墨色也较后来的墨品更厚重华丽些;70年代的墨品胶相比较而言轻了很多,其墨色也成了很多人喜欢的标准墨色代表,色阶变化大,非常适合大写意画;80年代的上墨是性价比zui高的墨品,只是越到后期,其品质稍有下滑,主要表现在偶尔会有墨渣遗留在砚台上,墨色不如早期的变化丰富,稍显呆板;90年初的上墨是很多用墨锭书画者的入门选择,多有传言因为延续了上墨牛皮胶的做法,所以很受追捧,近来价格也升涨不少。
  歙胡的前身为胡开文正记,1956年由胡开文正记、胡开文顺记、胡开文仁山氏等合营改造,曾见过一份资料,49年后各大墨庄产量都很小(很多资料显示49年后墨锭产量大幅提升不过是特色宣传口吻),胡开文正记靠挑担贩墨于市井之间。《周绍良清墨谈丛》中列出了胡开文正记墨品拓片一副。
  至文革开始,歙胡与屯胡出现了截然不同的命运,屯胡因墨模反映封建帝王才子佳人,停产。歙胡在这一时期新刻了大量文革题材的墨模,得以发展壮大,于1973年获得了16万元的拨款扩大规模。如果对歙胡的墨品稍加研究再对应历史就会发现,无论社会怎么激荡变化,我大歙胡总能立于潮头之上。
  据公开的资料显示超漆烟是在1973年后出现,目前也有争论。七十年代的歙胡产品年代判断争议较多,通常选取描金好的较为稳妥。歙胡70年代末期产品,没有打码,填金细致。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3-11-17 03:46回复
    进入七十年代末期八十年代初期,歙胡开始大量出口,并启用了很多老墨模,很多仿古墨也是在这一时期被大量生产。并且在产品上也开始创新,比如为迎合日本市场推出的青墨、特级松烟墨等。引入了打码,一般来说有明确打码纪年的从80年至83年,以前面2个数字为年代标志,如“8046811”,即为80年生产,打码数字不少于5位数。少于5位的打码不可作为年代的判断标志,另外墨体嵌入珍珠也是八十年代初期的特征,后期部分墨也有嵌珍珠。
      歙胡出口所使用的清代墨模,纯漆贡烟为老墨模上的标注方式,实为超顶烟烟料。
      歙胡80年代全烟仿古墨。目前大量散落在文房四宝店、地摊、小型拍卖会等场所。
      在歙胡诸多产品中,特级松烟zui有特色,据说是在松烟中加入了油烟,使墨色更滋润,色阶更宽。
      歙胡以70末80初这一时期的产品为好,早期的价格过高,后期的质量下滑厉害。80末的歙胡古法油烟、超漆烟类产品性价比与上海墨厂90初的一〇一类产品差不多,主要是更容易找到。
      屯溪胡开文前身为胡开文义记,1955年由胡开文义记、胡开文仁记等几家合并成立屯溪胡开文墨品工业社,1956年正式更名为公私合营屯溪徽州胡开文墨厂。
      胡开文仁记的前身为胡开文俊记,创建于民国时期,执业者胡祥镛时候,由同族上庄人胡连生接替,改名胡开文仁记。胡祥镛为清代屯镇胡开文创始人胡锡环(胡开文孙)之孙。
      胡开文义记由绩溪人胡洪波、休宁人胡观贵创办,屯镇胡开文有股份。1948年,屯镇胡开文经营不下去,带祖传墨模加入了胡开文义记。另曾看到一篇论文,1938年胡子卿歇业后,墨模归入胡开文义记。
      早期屯胡侧款有很多带有屯镇胡开文字样的信息。
      以上资料可以看出,胡开文义记带有屯镇胡开文的影子,因1956年海阳“休城胡开文”zui后一代传人胡洪椿预将墨店与屯胡合并未果,1957年停业后,屯胡成为目前诸多胡开文墨庄中,血统zui纯正的。
      文革中,屯胡受到了非常大的冲击,大量珍贵墨模及古墨被付之一炬,屯胡厂也几近停产。
      多用真银混入化学金填描,这样的银粉在空气中氧化较慢,不会很快氧化成黑色,这种方法同样出现在文革前的上海墨厂中。
      六十年代的屯胡墨体更油润细黑(注意,不是黑,论墨体表面黑度八十年代的产品zui黑),这一点以往很少有人提及,这是要在有标准物时可以zui轻松判断的方法。至于填金细致、侧款顶款清晰在六十年代屯胡中也是大概率事件。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3-11-17 03:49
    回复
      七十年代末期开始,屯胡实行了工业化改造,生产能力得到大幅提高,这一时期典型的特点是除少数墨品,如铁斋翁等,其他款产品不再填银粉,如1979年获得银质奖章的纪念墨,并未填银粉。另一个代表性的产品——为荣宝斋出口套装定制的墨品,也有未填银粉产品。
        荣宝斋文房胜友是荣宝斋通过其他厂家提供产品,组合成的文房套装,分大礼盒和小礼盒,大礼盒中含笔墨纸砚等十数种文房用具,内部产品大都为79年或78年定制。
        至八十年代初期,屯胡生产了大量的铁斋墨版供出口,并不存在七十年代的屯胡铁斋。进入八十年代,屯胡质量大不如七十年代墨品,更不用说六十年代,不过横向比较,依然具有产品优势,屯胡有明确年份打码的只见过83年的,其他年份未见,猜测打码管理应该也始于83年。
        至80年代中后期,屯胡产品品质较为稳定,但因市场混乱,销售变得困难,至今价格依然处于洼地,是性价比较高的选择。
        如果不懂或不愿花精力分辨清墨或民国墨,又追求好的墨色,那么六十年代的屯胡是zui好的选择,如果追求性价比,八十年代的屯胡也不会让你失望。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3-11-17 03:50
      回复
        好帖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3-11-17 10:51
        回复
          歙胡松加了油烟?这不就是松油混合吗!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3-11-17 19:31
          回复
            对 为了提高墨色的油润度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3-11-18 04:54
            回复
              好帖!
              听说屯胡现在还在坚持质量,淘宝上有专卖店?


              IP属地:北京7楼2023-12-27 15: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