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吧 关注:449,120贴子:10,062,807
  • 6回复贴,共1

莲子:“不”进孝的乌庄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作者:莲子
《红楼梦》第五十三回,宁府上下正准备祭宗祠过年,有小厮来报贾珍:“黑山村的乌庄头来了。”贾珍却骂:“这老砍头的今儿才来。”语气很是不屑。展开缴租单子看时,只见上面写着:
大鹿三十只,獐子五十只,狍子五十只,暹猪二十只,汤猪二十个,龙猪二十个,野猪二十个,家腊猪二十个,野羊二十个,青羊二十个,家汤羊二十个,家风羊二十个,鲟鳇鱼二个,各色杂鱼二百斤,活鸡、鸭、鹅各二百只,风鸡、鸭、鹅各二百只,野鸡、兔子各二百对,熊掌二十对,鹿筋二十斤,海参五十斤,鹿舌五十条,牛舌五十条,蛏干二十斤,榛、松、桃、杏瓤各二口袋,大对虾五十对,干虾二百斤,银霜炭上等选用一千斤,中等二千斤,柴炭三万斤,御田胭脂米二石、碧糯五十斛,白糯五十斛,粉粳五十斛,杂色粱谷各五十斛,下用常米一千石,各色干菜一车,外卖粱谷、牲口各项之银共折银二千五百两。外门下孝敬哥儿姐儿玩意:活鹿两对,活白兔四对,黑兔四对,活锦鸡两对,西洋鸭两对。
这些畜牧产品及农产品,有大部分是东北所出:鹿、獐子、狍子、鹿筋、鹿舌、熊掌等,还有各色鱼虾、海鲜,特别是那“鲟鳇鱼”,典型东三省特产,淡水鱼中重量级的,成年鱼有上千斤重,运输不易,所以单子上只有“鲟鳇鱼二个”。贾珍问乌进孝这一趟走了几日?乌进孝回说因今年雪大,“外头都是四五尺深的雪,路上竟难走得很”,如此深的雪、赶路走了一个多月,可见缴租的黑山村是在东北,只能是东北,就是白山黑水一带的庄子。可为什么贾府祭宗祠前要加上这段?
一天无意中看到一则微头条,作者闲侃明清史与《红楼梦》的关系,认为乌进孝到宁府缴租一段文字,隐喻了努尔哈赤早期向明朝万历皇帝朝贡的事。我若有所悟,并对努尔哈赤产生浓厚兴趣。为解疑惑忙到图书馆查阅《清史稿》,然而“太祖本纪”对此没有记录,《清史稿》卷一第六页只有“丁酉春正月,叶赫四请修好,许之,与盟。九月,使其弟舒尔哈其贡于明”几句。万历朝的丁酉年即万历二十五年,公历1597年。在这之前呢?一直查到《明实录.神宗实录》卷二百二十二,才找到努尔哈赤第一次到明朝进贡的记录。万历十七年努尔哈赤起兵统一女真不到十年,三十一岁的他被明廷“始命建州夷都指挥奴儿哈赤为都督佥事”。转年的四月,踌躇满志的努尔哈赤进京进贡谢恩,受到朝廷“宴赏如例”。这是努尔哈赤第一次进京朝贡。据《明实录》记载,努尔哈赤一共亲自进京八次。
“白玉为堂金作马”时代,努尔哈赤就是东北的“庄头”,早期作为明朝的建州卫官员,确实多次向万历朝贡,但他见到的是万历的臣子,万历不爱上朝,外邦臣子更不能轻易见到大明皇帝。他的名字最早被写成“奴儿哈赤”、满语原意“野猪皮”。他早期也不姓爱新觉罗,清朝皇帝认为自己姓爱新觉罗,是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三个仙女在池中沐浴,一只神鹊衔来一枚朱果,一个仙女把果子吞进腹中,后有身孕生下一个男孩,仙女告诉他姓爱新觉罗,据说这就是努尔哈赤的祖先布库里雍顺。这个传说也是有来源的,查《满洲源流考》(清.阿桂等著,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6年)第二页御制全韵诗:“天造皇清,发祥大东。山曰长白,江曰混同……三天女者,降而浴躬,神鹊含果,吞以娠中……”此传说与《诗经》中“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类似,或许人类早期都有一段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社会时期。只不过华夏民族的祖先是尧舜,满洲人的祖先只认肃慎氏。
满洲人后来最珍贵的姓氏是爱新觉罗,然而在明朝、朝鲜的文献记录中,都写着努尔哈赤姓童或“佟”,叫“佟 努尔哈赤”。努尔哈赤早年作为“觉罗氏”的男子汉,靠的是入赘起家,他被大族佟佳氏部落首领看上,给佟佳氏当了上门女婿。“觉罗氏”本身是一个非常普通的满族姓氏。正因为太普通,所以努尔哈赤发迹以后才将自己的姓氏增加为“爱新觉罗”,意思是“金子般的觉罗”。传说与历史真相是有区别的。

历史上的努尔哈赤能够发迹,全靠了一个人:万历朝辽东总兵李成梁,李成梁镇守辽东三十年屡建大功。在一次征战建州首领的战斗中,部族百姓惨遭屠戮一片哀号。突然十五岁的少年冲上来抱住马腿,李成梁经过询问才知道这个少年叫努尔哈赤,是建州左卫领袖觉昌安的孙子。李成梁把努尔哈赤带回明军大营,让他做了自己的侍从,但李成梁很快就发现,努尔哈赤绝非平庸之辈。
当时战事频繁,努尔哈赤随李成梁左右南征北战屡立战功。李成梁惜才,视他为养子,不过胸有大志的努尔哈赤三年后离开了李成梁。后来李成梁却在一次战斗中误杀了努尔哈赤的祖父和父亲。李成梁为了安慰努尔哈赤同时也为拉拢他,向明廷奏报了此事,并让努尔哈赤获得30匹良马的赔偿,另外还让他承袭了建州都指挥使的职位。或许因为误杀努尔哈赤的祖父和父亲让李成梁内疚,一贯谁强大谁出头就打谁的李成梁,打垮了所有强大的部落,却唯独纵容了努尔哈赤,让最弱小的努尔哈赤部不断强大。明清史专家阎崇年先生也在《明亡清兴六十年》“成梁守辽”一章中如是说:“李成梁和努尔哈赤家族可能有某种特殊的关系……李成梁儿子李如柏娶努尔哈赤之弟舒尔哈齐女为妾,还生了儿子。所以当时流传着民谣——奴酋女婿作镇守,未知辽东落谁手!”
努尔哈赤也以忠顺臣服的姿态迷惑明朝,不仅遗使向明朝进贡,还请求开放边境贸易,以取得明朝在经济上的支持。努尔哈赤一方面假意向明朝称臣,一方面是为了“往来窥探,夷险熟知”(见《明神宗实录》卷之三百七十三第7008页)。真是非我族类,必有异心。《红楼梦》第五十三回乌进孝缴租,深层之意向就是指努尔哈赤早期给万历皇帝进贡的情景,官修明史中对此无记载。此回作者不厌其烦罗列了一大篇所缴租子的名单,上面几乎都是东北特产。但是也有“漏洞”,万历时期的东北农耕并不发达,大面积栽种水稻是后来的事,单子上却出现了各种稻米,特别是有“御田胭脂米”,万历时明朝在东北设有“御田”?还虚陪了“西洋鸭两对”,这是将真事隐去的障眼法吧。
努尔哈赤一副“唯命是从”的假相成功地迷惑了明朝君臣,辽东将领们的“天聋地哑”,纵容了建州女真的发展,三十多年都在悄悄地壮大,又借李成梁的力量统一了女真各部,李成梁还不断为他“保奏给官”,甚至将至关重要的战略要地——六堡堡垒,拱手送给了努尔哈赤!在李成梁死后的第三年,即万历四十六年,努尔哈赤诏告对明朝的“七大恨”檄文正式起兵。
《红楼梦》作者给人物取名都不是随便取的。乌,在古汉语里本意就是乌鸦,如唐张继有“月落乌啼霜满天”名句,宋梅尧臣有“飞乌先日出,谁知彼雌雄”诗。据传努尔哈赤曾被明军追杀身负重伤,逃到一片树林中不慎跌倒并晕了过去。这时一群乌鸦落在了他身上遮住大半个身躯。乌鸦喜欢吃腐肉,明军以为当时躺在地上的是一具尸体,努尔哈赤因此躲过一劫。从此爱新觉罗氏就有了祭祀乌鸦的传统,以感谢其救命之恩,满族人都把乌鸦当作神鸟供奉。据1985年沈阳市图书馆社科参考部编印的《东北名胜古迹轶闻》第8页记载:清太祖辽阳之难,赖群鸦相救得免,是以满清得以创业垂统,鸦亦与有力蔫。惟有此殊功,故亦获食厚报……今天的沈阳故宫清宁宫庭院里,还立着一根约两米多高的木杆,杆子的上端挂一个锡斗,这就是专为乌鸦准备的“索罗杆子”。祭祀时会把锡斗里装上碎米和切碎的猪肉及内脏,供给乌鸦享用。
《红楼梦》主旨是讥清悼明,设定清方人物时会给他们特殊的姓氏,明末清初文人一看就懂得。比如金荣姓金,他母亲姓胡。金荣的“金”招来茗烟那句惊心动魄的一骂,“姓金的,你是什么东西!”乌进孝这个名字就很有意思了。乌鸦是满族人的神鸟,汉人却视它为不祥。努尔哈赤对明朝的进贡朝拜是假的,“乌”,也有无的意思,化为乌有。乌进孝,不进孝,不是来进孝的,他来明朝表示“恭顺示弱”,是来试探虚实、迷惑明廷才是真的。宁府祭宗祠前插入乌进孝缴租这段就合理了,否则安排在任何一回都显突兀。早期的努尔哈赤这孙子装得多像啊!

《红楼梦》写作手法常常用到双重影射,此回貌似把著名流寇张献忠拿来作了掩护。张献忠——乌进孝,这两个名字对看确实很工整。乌(污)——张(脏);进孝——献忠,让人联想到张的黑山军,其实隐指来者是从白山黑水来,是女真的首领,黑山村的庄头。张献忠一惯嗜血杀人,所以贾珍骂他“老砍头的”。可稍微深思一下,一惯烧杀抢掠的张献忠什么时候给明朝进过贡?他的一生有什么可“真事隐”的?作者笔下施的烟雾而已。网上有不少论证乌进孝就是张献忠的文章,在《吴氏石头记》里天下大乱时,乌进孝带着他的四个养子闯进院子,高喊什么“天有恩与人,人无报与天,当杀尽天下人。”这太像杀人魔王张献忠的行为了,难为原初作者把“真事(史)隐”隐得这么深这么巧妙,张献忠掩护了努尔哈赤。只不过1644年张献忠没进北京,他闯到我们天府之国“剿四川”来了……“老砍头”就是老杀人,剿四川张献忠的军队杀了多少人?各种史料记录参差不齐。《明史.列传第一百九十七.流贼传》说张献忠“将卒以杀人多少叙功次,共杀男女六万万有奇……”而据葛剑雄先生所著《中国人口发展史》来看,中国总人口在明朝万历年间不到两亿。说张献忠屠川杀了“六万万”,这说法太离谱了,或许古代数学计算跟今人有异?但张献忠入川确实给川人带来巨大灾难,同时他也被清廷栽赃了,张献忠死后清军在四川境内共发生四次大规模军事行动。“天下已定蜀未定”,努尔哈赤的儿子豪格带领清军追杀大顺军入川,清军侵占四川竟然用了十三年的时间,清军也是四川灭绝性人口锐减的罪魁,不然也不会有后来的“湖广填四川”。如果张献忠真的屠光了川人,清军十三年的时间跟谁在作战?真正“老砍头的”究竟是谁?
至于努尔哈赤早期在关外“老砍头”屠杀大量汉人,清人编的正史不记,野史或可找到踪迹。查百度百科有“辽东之屠”——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后攻入辽东,当时辽东地区居住着的绝大部分都是汉人。努尔哈赤一边吹嘘他爱民如子,另一边对汉人实施民族压迫,对稍有反抗的汉人大肆屠杀。先是“杀穷鬼”,后是“杀富户”,辽东之屠残杀了100多万辽东汉人,并迫使大量汉族及其它民族百姓充当奴隶。朝代更迭总是血腥暴力的,白骨如山忘姓氏。
《红楼梦》真是部迷书,用戚蓼生的解评说:“一声也而两歌,一手也而二牍,此万万不能有之事,不可得之奇,而竟得之于《石头记》一书。”《红楼梦》作者有意模糊了历史年代,以家喻国、以情喻史的笔法,以及似明似清、时明时清的描写,令今天的读者也叹为观止。“飞乌先日出,谁知彼雌雄”,努尔哈赤也不愧为满族人的第一枭雄,二十五岁时便统一了女真各部并随即建立后金,国力衰微的明末朝廷遇到他,真是遇到了报丧的乌鸦。乌进孝缴租是假语,努尔哈赤早期对明朝进贡是真的、“老砍头”杀人是真的,但这些但绝不会写进清廷掌控编撰的《明史》,更不会写进《清史稿》,而只能“真事(史)隐”。


IP属地:天津1楼2023-11-12 09:24回复
    客观


    IP属地:云南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3-11-12 14:39
    回复
      2025-08-01 22:36:1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这张乌进孝的礼单完全抄袭故宫已有的进贡单!只加了“蔬菜若干”。另外曹雪芹父亲曹颙年前带病赶往京城送年货,才上任江宁织造年余就死了!对曹雪芹可谓终身之痛!代玉总悲哀父母早亡可谓生活原型。
      努尔哈赤造反也有明朝汉人对少数民族歧视原因。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3-11-13 01:21
      收起回复
        脂砚斋指出“指西说东,指北说南”是《石头记》写法之一。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3-11-13 01:23
        回复
          3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3-11-13 08:17
          回复
            这个发现真不简单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5-04-15 16:5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