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名控吧 关注:12,679贴子:314,400
  • 5回复贴,共1

佛教对因缘的看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时间:2008-08-21 11:54来源:佛都信息港 作者:心愿团队 被阅:847 次
各位法师:
二千五百余年前,释迦牟尼佛“为一大事因缘而降诞于世”,
这个大事、这个因缘,就是我们现在通称的“佛法”,
也就是佛陀所觉悟的真理。
佛法,和一般的知识学问不同。
一般的知识学问,大多注重表面的诠释,
是名相表解;
佛法则注重内涵的透视,
是终极、究竟。
这就好像我现在把手掌伸在各位面前,
按照一般的知识学问来说,这是手掌;
从医学上看,它是许多骨骼、肌肉、神经及细胞组织的合成品;
从文学上看,它表现许多风度、姿势及语意;
从哲学上看,它蕴含某些命相、情谊;
从物理学上看,它的伸缩绻曲代表许多引力运动……;
总之,它是个实体,是一种真实存在的东西。
而佛法则像X光一样把它透视成一个空虚的影像,
是一种必然腐烂灰灭的空假之相。
再举一个例子来说:
我伸手向空中一抓,从一般的知识学问来分析,
我抓到了些空气、微尘,
有动作与表相;
从佛法来说,却是“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的因缘和合现象而已。
所以,人的观念狭窄而且有限,
往往阻碍了对事理最终极的大慧光明,
世上的一切苦乐都没有绝对的存在,
只是我们的观念与想法有分别而已。
我们在接受佛法之时,
要把一般的观念改一改,
由表面的名相而推极究竟到真如实相,
开般若光,播菩提种,
三昧法水才会流入我们的心田。
我先用佛经里面的一个小譬喻来解说:
有一位老太太经常好哭,因为她有两个女儿,
大女儿嫁给卖雨伞的,小女儿嫁给卖面条的做媳妇。
这位老太太每天一看到太阳出来,阳光普照,就忧虑得流下眼泪来,
心里想:糟了!太阳这么大,天气这么好,
我大女儿雨伞店里的雨伞就没有人买了,
没生意上门怎么办呢?
她想啊想的,不知不觉就伤心的哭起来了。
如果天气不好,遇到下雨的时候,她还是哭,
为她的小女儿哭——
她想:小女儿嫁过去的面条店,店里的面条没有太阳曝晒,
面条卖不出去,怎么办呢?
像这样每天忧心忡忡的哭,
出太阳的日子为雨伞店的大女儿哭,
下雨天为卖面条的小女儿哭,无论晴天雨天,
她都在哭,左邻右舍劝不过来,干脆就称这位老太太为“哭婆”了。
有一天,她遇到一位出家人,
问她为什么天天哭?
她原原本本说出原委,这位师父听了蔼然一笑,合十说:
“老太太,你不要难过,我告诉你一个解脱法门,你就不会天天哭了!”
这个“哭婆”一听,高兴得不得了,立刻请问是什么方法?师父就说:
“很简单,你只要把想法改一改:
太阳高挂的好天气,不要去想大女儿的雨伞卖不出去,
而去想小女儿的面条店——
噢,太阳这么好,小女儿的面条就晒得很多,生意一定兴旺。
遇到下雨天的时候,你就改想大女儿的雨伞店——
噢,下雨了,大女儿店里的雨伞就会多卖出几把,生意一定好!”
这位老太太听了之后,恍然大悟,
就照着师父的话去做,日子一久,
不但不再哭泣,反而天天心高兴得笑逐颜开,
从“哭婆”一变而为“笑婆”。
我们人人心里有烦恼的事,有困苦的事,
然而只要像哭婆一样稍微改变一下,
就可以将种种烦恼、困苦一变而为幸福、快乐。
这并不需要什么神通,只要稍微了悟一些佛陀微妙的佛法,当下体悟通达,在机锋处一转一破,就自然而然能够破愚为明、转痴为悟了。
稍微接触过佛教的人都知道:
释迦牟尼佛当初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夜睹明星而成正等正觉。
当流星灿然划空而过的时候,佛陀到底觉悟了什么?
他觉悟了宇宙人生的真理。
佛陀觉悟的真理又是什么?
是因缘,是缘起。
如果我们也能懂得因缘缘起的真理而受用的话,
我们也能像佛陀一般,舍弃这个有漏世间的一切烦恼困苦。
经上说:“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
因缘,就是人与人间的相互关系,
人与人之间相敬相爱、相争相逐、相善相恶……的种种关系,
就是“因缘”。
懂得因缘,就会了悟世间众生的运命浮沉,
懂得世间生命的缘起缘灭,
对于宇宙人生的真理就会洞然明白了。
文章来源:佛都信息港
链接地址:http://www.fodu.cn/html/2008/0821-32947.html


1楼2010-08-15 19:32回复
    二.怎样知道因缘的存在
    我们怎么样能确定因缘的存在,如实地去发现它、把握它呢?
    这就好像工厂的机器正在运转的时候,
    忽然停止不动,坏了,没有办法发动,
    技师拆开来一检查,
    原来是一根小小的螺丝钉断了,
    这根小螺丝钉就是因,
    因缘不具备,机器就动不起来。
    盖房子要灌水泥,如果少了一根承梁,
    支撑的力量不够,
    整个的混凝土屋顶都会塌下来。
    因缘少一点,境遇的顺遂就会有很大的差异。
    用佛教的说法来说,
    我们人是地、水、火、风四大因缘聚合而成的,
    四大是因;
    人如果生病了,觉得不舒服,就是四大不调造成的血气不顺。
    花为什么开不出美丽芬芳的花朵呢?
    果树为什么长不出硕大甜冽的水果呢?
    一定是少了水份,少了肥料这些助缘。
    美国发射太空梭作太空探测,
    有时会因为某种故障而延迟升空,
    是因为电脑出了毛病,因而停摆。
    因缘差一点,事物的境相都会层层衍变。
    无论做什么事情,如果不顺利,有困难,我们要好好反省检讨,
    看看是什么地方缺少了因缘,
    千万不要怨天尤人,自取其咎。
    这就好像现在很多青年男女相亲相爱,
    明明门当户对,可是父母就是反对他们结婚,
    什么人品不好、家境太清寒……
    缺了这些因缘的辅助,婚姻就不顺遂,这是无缘;
    还有的青年男女一见钟情,闪电式的结婚了,
    连他们自己都不知所以然,
    男的说是“情人眼里出西施”,
    女的说是“有缘千里来相会”,这就是缘份。
    我再举一个故事给大家印证因缘的存在。
    有一次,弥兰陀王问那先比丘:
    “眼睛是你吗?”
    那先比丘笑笑:“不是!”
    弥兰陀王乘胜追击:“耳朵是你吗?”
    “不是!”
    “舌头是你吗?”
    “不是!”
    “那么,真正的你就是身体了?”
    “不,色身只是假合的存在。”
    “意,是你真正的体?”
    “也不是!”
    弥兰陀王扬起脸了:“既然眼耳鼻舌身意都不是你,
    不能代表你真实自在的本体,
    那么,你在哪里?”
    那先比丘微微一笑,反问:
    “窗子是房子吗?”
    弥兰陀王一愕,勉强回答:“不是!”
    “门是房子吗?”
    “不是!”
    “砖、瓦是房子吗?”
    “不是!”
    “那么床椅、梁柱才是房子了?”
    “也不是!”
    那先比丘悠然一笑
    既然窗门砖瓦梁柱床椅都不是房子,
    不能代表这个房子,那么,房子在哪里?”
    弥兰陀王恍然而悟,
    这才知道因缘果报是整合不能分割的,
    是不能用边见、成见执取的。
    房子要靠各种因缘的具备才能完成一栋房子,
    人也是诸般因缘和合而成为人;
    只要懂得因缘法,
    认识因缘的存在,
    处处种好因,
    时时结好缘,
    人生必能无往不利、所到亨通,
    现在我举一句诗给大家参考:
    “若人识得因缘法,
    秋霜冬雪皆是春。”
    文章来源:佛都信息港
    链接地址:http://www.fodu.cn/html/2008/0821-32947_3.html


    6楼2010-08-15 19:43
    回复
      2025-09-20 21:11:0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我们可以换一种说法来了解这四种层次:
      一切乐器演奏,
      如笛、箫、提琴、钢琴之类,
      在起初下手学习的时候,
      都要从认谱和按键按弦开始,
      一音一调的练习、摸索,
      依照乐谱上的记号一个音一个音的弹,
      直到练熟为止,这是第一阶段。
      这种必须看谱才能弹的情形,对于外境仍有认识作用,就是第一层次的正见。
      等到完全练得熟极流利的时候,
      乐谱已经铭刻在心版上,不需要看谱照弹了,
      这时候不看谱而心中有谱,闭上眼睛,
      音符自然而然从心中谱出。
      外表上虽然可以不看谱演奏了,
      可是心里毕竟还是有个谱本的囿限在,
      还是要依样画葫芦的照谱演奏,不能肆意挥洒,
      这种内外合一的第二阶段,就是第二层次的因缘。
      继续用心练下去,可以进入内外相忘的境界,
      不看谱,心中亦无谱,
      一阙乐章可以浑然忘我的一气呵成,
      完全流转无痕,这就是第三层次的“空”。
      心内心外都没有谱,却总还有个谱的因,
      要照存在的谱弹,不能随手自成乐章。
      等到对音韵、乐理两皆圆融无碍了,
      就可以与大化共流行,
      随心之所游、神之所驰而挥洒成曲,
      一游心即是般若,
      一挥手尽成妙谛,
      这种无内无外、无忘无不忘的境界,
      便是最高层次的“般若因缘”。
      我们现在连“正见”都还未具备,
      常常对世间持颠倒的看法;
      明明是烦恼的名利富贵,却当成快乐的享受;
      明明是平等一如的真如自性,偏要依阶级成就划分出高下界限;
      明明本来是互相关心,互相和合的因缘,
      却硬要互不信任、互不和爱的弄出是是非非,
      这真是何苦呢?
      只有正确地认识因缘,
      体证般若定慧,
      不拘泥于世相,
      不执滞于人我,
      才能和诸佛一鼻孔出气,
      游心法界,逍遥自在!
      文章来源:佛都信息港
      链接地址:http://www.fodu.cn/html/2008/0821-32947_4.html


      8楼2010-08-15 19:47
      回复
        因缘是什么?我们都被命运的因果链绑缚住,很难得到解脱…


        11楼2010-08-15 22:47
        回复
          缘!


          12楼2010-08-26 22:42
          回复
            星云数据 在 2011-11-8 18:00 通过点顶按钮,顶了一下这个贴子


            IP属地:四川13楼2011-11-10 10: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