昊晟堂吧 关注:2,559贴子:39,924
  • 2回复贴,共1

【《智囊》术智部 范仲淹】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智囊》术智部 范仲淹
【原文】皇祐二年,吴中大饥,时范仲淹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为术甚备。吴人喜竞渡,好为佛事。仲淹乃纵民竞渡,太守日出宴于湖上。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游。又召诸佛寺主守,谕之曰:“今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于是诸寺工作并兴。又新仓廒吏舍,日役千夫。监司劾奏杭州不恤荒政,游宴兴作,伤财劳民。公乃条奏:“所以如此,正欲发有余之财,以惠贫者,使工技佣力之人,皆得仰食于公私,不致转徙沟壑耳。”是岁唯杭饥而不害。
【评】《周礼》荒政十二,或兴工作,以聚失业之人。但他人不能举行,而文正行之耳。凡出游者,必其力足以游者也。游者一人,而赖游以活者不知几十人矣。万历时吾苏大荒,当事者以岁俭禁游船。富家儿率治馔僧舍为乐,而游船数百人皆失业流徙,不通时务者类如此。
【译文】宋朝皇祐二年,吴州一带闹大饥荒,当时范仲淹(字希文,卒谥文正)治理浙西,下令散发米粮赈灾。并鼓励百姓储备粮食,救荒的措施非常完备。吴州民俗喜好赛舟,并且笃信佛教。
范仲淹于是鼓励百姓举行划船比赛,自己也日日在湖上宴饮。从春至夏,当地的百姓几乎天天都扶老携幼在湖边争看赛船。
另外,范仲淹又召集各佛寺住持,对他们说:“饥岁荒年工钱最是低廉,正是寺院大兴土木的大好时机。”于是各寺庙住持无不招募工人大肆兴建。
范仲淹又招募工人兴建官家谷仓及吏卒官舍,每天募集的工人多达一千人。
掌监察的官员,认为范仲淹不体恤荒年财政困难,竟鼓励百姓划船竞赛,寺院大兴土木,既劳民又伤财,所以上奏弹劾范仲淹。
范仲淹上奏说:“臣所以鼓励百姓宴游湖上,寺院、官府大兴土木,其用意正是借有余钱可花的百姓,嘉惠贫苦无依的穷民,使得靠出卖劳力生活的百姓,能依赖官府与民间所提供的工作机会生活,不致背井离乡,饿死荒野。”
这年全国的大饥荒,只有杭州一带的百姓没有受到严重的灾害。
【评译】《周礼》记载,连续十二年的饥荒,主政者应尽量提供百姓工作机会,减少失业人口。可惜一般主政者都做不到,只有范仲淹做到了。凡是可以外出宴游者,一定是具有宴游的财力,一人外出宴游,而靠此人宴游花费的金钱生活的,不知道有几十人。明朝万历年间,苏州一带闹饥荒,主政者下令禁止百姓游船,于是富家子弟日日在僧院宴饮,而靠划船生活的船家,都因失业而背井离乡,主政者的愚昧,不识时务,大都如此。
【注释】①《周礼》荒政十二:《周礼·地官大司徒》载:“以荒政十有二聚万民,一散利,二薄征,三缓刑,四弛力,五舍禁,六去几,七省礼,八杀哀,九蕃乐,十多婚,十一索鬼神,十二除盗贼。”即《周礼》中记载的十二条应对荒年的政策。


IP属地:山东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楼2023-09-11 11:32回复
    杭州闹饥荒,范仲淹用三个令人不解的办法,解救了灾民
    范仲淹,字希文,相信大家对于他都不会陌生,小的时候被一篇《岳阳楼记》所支配,长大后再读,方才领略范仲淹的忧国忧民与伟大。
    范仲淹的一生经历大起大落,他为官37年,曾一度官至参知政事,却因为新政失败遭到贬谪。不过官职的大小,对范仲淹来说并不重要,在他心中,百姓的福祉才是第一位的。
    就好比皇祐二年,杭州闹饥荒,范仲淹就用他的智慧,帮助百姓度过危机,真正做到了他“先忧后乐”的思想。
    “庆历新政”失败后,范仲淹被贬到邓州,后来又被调任杭州知州。当时他的门生知道后,都以为老师要就此隐退,于是纷纷购买田宅赠予他,好让老师能够安享晚年。可是范仲淹都给拒绝了,他认为既然来到杭州,就要为杭州百姓做些实事。
    谁知到了这里,却发生百年难得一遇的大灾荒。
    史书记载:“皇祐二年,吴中大饥,时范仲淹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为术甚备。”
    那么范仲淹是如何帮助百姓,度过这次灾荒的呢?
    针对这次灾荒,范仲淹用了三个令人不解的办法,最终解救了灾民,什么办法呢?
    其一,抬高杭州米价。
    杭州灾荒严重,这种情况下,米价还在不断飙升,已经达到一百二十文钱一斗,百姓根本支付不起。范仲淹知道后,不仅没有下令降低米价,反而将米价调升到一百五十文一斗。
    其二,大兴土木。
    这时候百姓都吃不起饭了,而范仲淹却下令修建寺庙。
    《智囊全集》中记载:“于是诸寺工作鼎兴。又新敖仓吏舍,日役千夫。”
    其三,举办龙舟赛。
    杭州百姓一直很喜欢龙舟赛,几乎每年必定举办,于是范仲淹就下令,要将今年的龙舟赛办得空前盛大,他还鼓励大家到湖边来观赛。史书记载:“太守(范仲淹)日出宴于湖上,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游。”
    这就是范仲淹想出的三个办法,从表面上来看,的确很让人不解。此时百姓生计都成问题了,哪里还有闲心去看龙舟赛。
    不仅如此,调升米价,不是更让大家吃不起饭吗?
    还有此刻大兴土木,对百姓又有什么好处呢?
    其实不仅百姓不解,就连朝中的大臣,也对范仲淹的行为极度不满,纷纷上奏弹劾他:“监司劾奏杭州不恤荒政,游宴兴作,伤财劳民。”
    不过没过多久,大家就知道范仲淹有多伟大了。原来,范仲淹做出三个令人不解的措施,只为了一个目的,就是“刺激经济”,怎么解释呢?
    首先抬高米价。
    当米价越来越高时,商人就会认为杭州有利可图,于是纷纷将大米往杭州送。等杭州的米越来越多,逐渐达到市场饱和状态,范仲淹就下令开仓放粮。如此一来,灾民有了粮食吃,商人赚不到钱,就只好降低米价。时间一长,米价自然恢复正常水平。
    其次大兴土木。
    范仲淹对此的解释是:“所以如此,正欲发有余之财,以惠贫者,使工技佣力之人,皆得仰食于公私,不致转徙沟壑耳。”
    简单来说就是,贫穷的人可以通过劳作,来换取报酬,避免大家背井离乡。
    最后举办龙舟赛,是为了让富人带动经济。
    当时范仲淹不仅宣布举办龙舟赛,还鼓励杭州的士绅们前来观赛,而且人越多越好。这些富人要来观赛,那么西湖边的茶楼、饭馆生意便被带动起来。一些穷苦的百姓,也可以到这里做些小生意。
    范仲淹自己的解释是:“凡出游者,必其力足以游者也。游者一人,而赖游以活者不知几十人矣。”
    就是说以富人的能力,他们一个人来西湖游玩,就可以养活几十个穷苦的百姓。
    综上所述,范仲淹抬高米价、大兴土木、举办龙舟赛,并不是为了自己享受,或者是搜刮油水,而是实实在在为百姓着想。
    试想一下,这些杭州士绅虽然有钱,但平白无故让他们拿钱出来,他们肯定不愿。所以让他们自愿到西湖游玩,通过消费来帮助百姓,这样经济就能活跃起来了。
    一般人在这种情况下,或许只能想到开仓放粮,然而范仲淹却能通过一次灾荒,看到改善杭州经济的机会,足见其智慧。灾荒严重之际,主政者应该给百姓提供赚钱的机会,这个道理虽然简单,可要真正实行起来实属不易,然而范仲淹却做到了。
    范仲淹这一生,虽然仕途上起起落落,但他并不因此而抱怨,他始终认为“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范仲淹之所以能够得到后世敬仰,不仅仅是因文学成就突出,更重要是他的家国情怀,以及治国理政的智慧,实在担得起“文正”的谥号。
    范文正公,一代奇才也!
    《智囊全集》《范文正公年谱》《宋史》


    IP属地:山东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楼2023-09-11 15:14
    回复
      范文正公,“先天下人之忧而忧,后天下人之乐而乐”,不仅文章写的好,牧州府天下,合于道也,乃真实干家。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3-09-11 18:5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