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纪录吧 关注:27,900贴子:1,194,354
  • 12回复贴,共1

关于断念思想和冰室拉比哲学的一些相关考据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在睿站发过一篇专栏,【魔法纪录/二部人物传】 #2 汤国与冰室拉比 - 哔哩哔哩 (bilibili.com)
其中讲述了拉比的哲学思想“万物皆流”,但因为结尾比较仓促以及考据范围仍有缺失,故在贴吧详细展开说说(因为睿站压根没人看)。
为防止有些吧友没看过专栏,这里从拉比和该哲学概念的联系开始讲。
拉比的Magia(PantaRhei)是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提出的一个观念,意为“一切都在流动”或称“万物皆流”,全称是“万物皆流,无物永驻”。表达了一种对世界和现实的理解,强调了世界的不断变化和流动性质。根据赫拉克利特的观点,世界是一个永恒的变化和流动的过程。他认为,万物都在不断地变化,无论是自然界中的事物还是人类的思想和行为。他提出了著名的“你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的说法,意味着时间不断流逝,一切都在不断变化。变化本身是不可避免的。
赫拉克利特认为,这种不断的变化和流动是世界的本质和真相。他认为,事物的存在和变化是由于对立面的统一和相互作用。例如,热与冷、光与暗、善与恶等对立面相互作用,推动了事物的变化和流动。
拉克利特的思想强调了事物的流动性质和不断变化的本质,带一些悲观性质来看,正若pantarhei的翻译一样,万物都在流动,没有任何事物会永远存在。这样的表面来看,和广为人所信奉的虚无论简直是完全相同,这层也正是本帖核心的【断念】思想的精神中心所在。
在拉比看来,繁星是一种虚无意志的表现(这也正是她在白金积极主义前以悲观意志交托与之的所在),它们的流转体现了赫拉克利特的流变论,即使是繁星,亦会归于虚无,从此点来看,世间万物都是归一的,精神思想也会在万物之一中体现,进一步来讲,这和“逻各斯”也有重合之处乃至与其进一步统合,简明说,也就是“一生一切,一切归一”。
“逻各斯”一词很难准确翻译,一说的它的原意为“话语”,一说它在古希腊文中至少有11种含义,但最被大家接受的是规律、命运、必然性、法则、原理和理性等意义。“逻各斯”是创生世界的种子,万物都根据这个“逻各斯”产生,“逻各斯”就是一。“从一产生一切,从一切产生一。”
不过这也不是该贴重点所在,讲回流变论,赫拉克利特有一句名言:“万物皆流转,无物常在,亦无物永为同一之物。”这不正是后期拉比结合太助思想所提出的断念思想吗?事物是绝对不会永恒存在的,永恒与消逝正是断念思想的精华所在。
这也正与拉比的思想有吻合之处。拉比认为,魔法少女就也像繁星一样,是在不断流动和变迁的。魔法少女无法改变恒定不变的规律,正如上文所提“变化本身是不可避免的”。


IP属地:河北1楼2023-08-31 17:24回复
    后世对这个理念提出过不同的看法,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康德的看法,在康德的思想中,他强调了认识的主观性和客观性之间的关系。
    不过康德没什么关系,与断念有关的除创始者赫拉克利特外,我认为最有联系性的还是在康德观点上更进一步的黑格尔和尼采。他们都认为世界是不断变化的。都强调了事物的流动性质和变化过程。尼采通过"永恒回归"的概念表达了循环和重复的变化,而黑格尔则通过他的辩证法强调了事物的内在矛盾和发展过程。
    而且,尼采和黑格尔都对传统的观念和价值进行了批判。他们都认为传统的观念和道德是基于固定的、永恒不变的真理,与事物的变化和流动相悖。他们试图超越传统观念的束缚,提出新的思考和观点。
    在【断念】思想上,我认为太助属于黑格尔派,而心魔之役后的拉比则是尼采派。黑格尔注重历史的发展和进化,他的辩证法强调了历史的阶段性和逻辑性。他认为历史是一个不断推进的过程,包括矛盾、对立和合一。他认为赫拉克利特的观念具有一些局限性,赫拉克利特过于重视变化、流动和虚无论,他认为变化和流动只是事物的一种方式,而非唯一。同时,他认为不应只将目光放在事物外在的流逝上,更应该去看到事物内部的逻辑和必然性。
    尼采则更关注个体的意志和力量,强调个体的独立性和自由,他的"永恒回归"更强调个体在循环中的存在。他对传统的道德价值观进行了批判,认为它们是对个体自由和创造力的压抑。
    不过拉比后期对于“永恒回归”是什么想法不得而知,不过显而易见的,后期拉比虽然仍然持有原始万物皆流的思想,但在追求自由和创造力这一点上是完全一致的。


    IP属地:河北2楼2023-08-31 17:36
    回复
      拉比的服装和武器是典型的中美洲服饰,dp名字很有可能取自阿兹特克帝国的一座名为夸乌蒂特兰的城市。这座城市以农业生产为主,城内多水渠,也名“林原城”。夸乌蒂特兰相传由两位神明创造,风与智慧之神夸特利科和雨之神特拉洛克。城市的位置相对较高,周围被山脉环绕,湖泊提供了丰富的淡水资源,是这座城市发展农业渔业的一个重要条件,但这些也不是夸乌蒂特兰和拉比最重要的联系。
      夸乌蒂特兰的中心是一座神庙,供奉着特拉洛克。据传说,特拉洛克是负责降雨和农业的神祇,他的神庙是人们祈求丰收和雨水的地方。每年,阿兹特克人会举行盛大的仪式来向特拉洛克祈求雨水和农业的丰收。
      阿兹特克宇宙观认为,宇宙是一个不断变化和流动的过程,包括天空、地球和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他们相信宇宙是由一系列周期性的创造和毁灭循环组成的,这种循环被称为"太阳世界"的五个时代。每个时代都以一次灾难性的毁灭结束,然后通过新的创造开始新的时代。这种循环的观念表明了宇宙的不断变化和流动性。
      夸乌蒂特兰是阿兹特克人的神圣城市,被认为是宇宙和人类文明的中心。根据阿兹特克宇宙观,夸乌蒂特兰是一个连接人类世界和神圣世界的桥梁,是神圣和世俗、有序和混沌之间的交汇点。
      在夸乌蒂特兰的宗教仪式和信仰中,存在着一种强调变化和流动的观念。阿兹特克人相信宇宙是一个不断变化和流动的过程,包括天空、地球和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他们认为时间是循环的,世界上的一切都经历着周期性的变化和转变。
      夸乌蒂特兰的宗教中心是一个重要的神庙,被视为连接地上和地下世界的通道。在这里进行的仪式和祭祀旨在维持宇宙的平衡和秩序,以确保宇宙的正常运转。这些仪式和祭祀的核心思想是通过献祭和祈祷来维持宇宙的变化和流动,以确保宇宙的循环和持续。
      因此,夸乌蒂特兰的宗教信仰和仪式强调了变化和流动的概念,与"万物皆流"的观念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它们反映了阿兹特克文化中对于宇宙变化和流动性质的深刻认识,以及通过宗教仪式来维持宇宙秩序和平衡的努力。


      IP属地:河北3楼2023-08-31 17:44
      回复
        万物皆流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概念(实际上希腊哲学都一样),但如果真的将其核心思想,也就是那句“万物皆流,无物永驻”整明白些,那么相信我,在把拉比相关的所有剧情再看一遍,绝对会是全新体验(不愧是看书入脑了吗)


        IP属地:河北4楼2023-08-31 17:49
        回复
          史铁生也说过一句话
          “宇宙这只花瓶是一只打不烂的魔瓶,它总能够自我修复,保持完整,热情此消彼⻓ 永不衰减。人间这出戏剧是只杀不死的九头⻦,一代代⻆色隐退,又一代代⻆色登台, 仍然七情六欲,仍然悲欢离合,仍然是探索而至神秘,欲知而终于知不知。”
          (嘛虽然我只是偶然在微博上刷到)
          感觉虽然内在意思很相似,但采取的可能就不是那么悲观的视角。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3-08-31 18:10
          回复
            马哲和玛雅历法倒是分别了解过这两块内容,完全没想到拉比是从这角度设计服饰和dp的啊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3-09-01 00:38
            回复
              赫拉克利特和阿兹特克的“万物流变”思想与拉比的关系吗?lz也提到了,赫拉克利特的思想影响了后来的尼采“永恒回归”,正好最近看到一本书,认为尼采的“永恒回归”描述的是一切对字面意义上的“万物流变”的反动,任何确定性、不变的东西,都是对“万物流变”的抵抗,其中就包括以经验经过反复检验后不变化为标准的科学。至于“永恒回归”,相信看过叛逆的人都记得焰魔坐的椅子后面那把伞的伞柄上写的“相同者的永恒轮回”,还有发端于杰德·布鲁的关于“焰魔与酒神精神、超人精神”的考据。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3-09-01 14:56
              回复
                不过拉比有什么思想的话......你纪有过一些很气人的哲学表达,比如借无限环和七海将人称为“一个希望”,仿佛希望是人的全部,人是希望的工具这一点应当理所应当一样。还有你纪似乎将上述实体化的希望的鼓吹当作了魔圆ip的核心价值,实在是一种非常庸俗的误解,除了环伊吕波这个角色之外,你纪还把这种误解延伸到了对圆神的塑造上,仿佛她们是一脉相承的“代表希望与绝望开战”的,庸俗的二元对立中的一个极端,所以活该接受另一个极端的扬弃。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3-09-01 15:00
                收起回复
                  好考


                  IP属地:河北10楼2023-09-08 20:59
                  回复
                    隔了一个月再来补充一下下(
                    冰室拉比,姓冰室(Himuro),名拉比(rabbi),rabbi是希伯来语词汇,意为“我的老师”或“我的主人”。在犹太教中,rabbi是指一位经过专门培训的犹太法学家和精神领袖。
                    单从这个名字来讲,拉比有“对伦理和信仰的深刻理解和深奥的智慧。”不过这显然不是最终答案,结合之前所说的拉比和生命、时间与宇宙的联系,我先把“rabbi”和“悲观的万物流转”两信息交由gpt处理,得到了这样的答案:
                    这个角色的悲剧性可能体现在她经历的困境、痛苦或不幸的命运上。她可能面临着重大的挫折、失去亲人或爱人,或者承受着无法挽回的伤痛。这些经历使她对生命和世界持有一种悲观的态度。
                    她相信"万物终将消逝",表达了对生命的短暂和无常的深刻思考。她意识到一切都是有限的,包括人类的存在和努力。她可能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渐行渐远,对于一切都会逝去的无法改变的自然规律感到无奈和绝望。
                    这样的观点也可能与哲学和存在主义的思想相关。她对宇宙的命运和终极意义产生了反思,认识到存在的无意义和命运的无情。她或许质疑生活的目的和价值,并试图从绝望中找到一丝希望或安慰。
                    此外,这个角色可能还表达了对过去的追忆和失去的感受。她的悲剧经历使她承受着深深的伤痛和失落,她对失去所珍视的事物、人或时光感到悲伤和怀念。她的思绪可能回溯到那些逝去的美好时光,不断在回忆中追寻着曾经的幸福。
                    这段不能说是完全符合吧,只能说是完全重合,我对犹太教的了解不多,于是乎在查了一些资料(指百度)后,最终得到了两个相近的答案,一是犹太教哲学,二是犹太神秘主义。
                    好吧,都是深奥的离谱的哲学,完全看不懂的那种。
                    限于时间原因,我粗略的翻阅了一遍《犹太教神秘主义概论》的长篇搬运,不过可惜的是其中提及的有关rabbi的内容并不多,但依然与开始有关赫拉克利特和阿兹特克神话的结论一样,时间的流逝,宇宙的意义以及生命的消亡,之间依然有着原来的共同性,但从犹太哲学来讲,其中最深刻的一点即“希望”,在时间永恒流逝和生命快速消亡的悲观之中,依然存在着的对生命的向往和希望,如果以拉比的视角来讲,也就是“回溯往昔的留恋以及无尽断念之中那一点小小的希望”,和心魔拉比的dp描述相照应,这可能是这个浑身上下都是暗示的角色的最深刻却也最准确真实的暗示了。
                    这段考据原谅做的不是很详尽,但还是发出来了,如果有新的补充和发现以后一样会发出来。


                    IP属地:河北11楼2023-09-29 17:04
                    回复
                      再小小说一下冰室这个姓氏,这个姓在日本其实也是个正常姓氏,祖宗十有八九是给大户人家管冰库的,所以姓冰室,不过切合拉比这个浑身暗示的角色,倒也能拿来说道两番。
                      "Himuro"这个姓氏本身带有一种神秘的意味,可以暗示角色拥有隐藏的秘密或神秘的过去,同时,周围人也可能并不了解她的真实身份和意图,完美符合拉比的身份。
                      而且由于"Himuro"可以与冰相关联,可能还暗示着角色具有冷静、冷漠或保持距离的性格特点,并且外在表现出镇定自若、不容易受到情感波动的影响,且还可能暗示着角色具有一种纯真、质朴或原始的特质。
                      其外,himoro这个姓若是与寒冷的环境相联系,也完美照应了第二部op中拉比所处的严寒。
                      如果f4真考虑到这么多了,我只能说一个字“神”。


                      IP属地:河北12楼2023-09-29 17:18
                      回复
                        好,那看来末日钟这种也是符合这一切的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24-01-28 13:5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