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世界吧 关注:81,467贴子:2,037,413
  • 8回复贴,共1

202308期科幻世界刊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第七届钝评奖共收到36篇有效刊评,最高:《上帝的花棺》7.2分,最低:《伪证》5.8分,对此大家怎么看?刊评很多很长,评论区放一些精选,欢迎讨论,加入钝评。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3-08-26 15:26回复
    「第七届钝评奖、Ecce Homo评」
    中元节:⭐⭐
    伪证: ⭐⭐
    拳之心:⭐⭐⭐
    上帝的花棺:⭐⭐⭐
    评《中元节》(节选):不知是作者笔力还是是精心设计,篇幅间的转折是有力的——至少在故事的前半截恪守克制原则,叙事紧凑。老魏苏醒并再次观察墓地,伴随主体化视角的是对于数字人格复制体的娓娓道来。旋即,未来世界的复活之人却面临了非常生活化的遭遇:数字人格的苏醒相当大程度(当然,中元节为主角提供了主动的契机)依附于其家人。在老魏对于自己的许久未得家人拜访的苦寂下,原因在第二节被点明:数字人格复制体的身份与原主之间仍存在差异,由于他们不具有相同的记忆(当然,两者的存在形式也并不相同,作者在故事中隐晦/无意识的显露出这种“存在者”存在形式产生的区隔,但又很自然的迅速揭过,下文会讨论这一问题),而产生了一种指认上的偏差,进而导致了老魏和家里人产生的隔阂,也在其迷茫之时结识了老傅:故事的推动者,他观察、帮助却并不参与。单看前两节,故事是完整而自洽的,甚至于它隐含了对于海德格尔“存在着的是否是存在者”的追问,老魏的回家之旅无疑已经沾染了一些探求“存在意义”的神圣使命。
    评《伪证》(节选):值得特别一说的是“叙述性诡计”,笔者认为这实际上是“后期奎因问题”的衍生——作品中侦探提出的推理,是否真的是真相,这在作品中无法被证实。至少在结局到来前,我们必须假定推理存在真理性的结果。而读者往往对此勉力为之,从作者在故事前文给出的(存在误导的)信息出发进行推理。这使得作者和读者的权利存在根本性的叙事学不平等(既是推理作家与读者对于推凶有着“平等地位/知识”的潜规则,也是难以否认的),叙述性诡计才得以成为推理作品中一个相对特殊的创作方式。这也是笔者在上文提到“可能由林德伯格夫妻共同完成了此次犯罪”的缘由。由于推理小说的发展,在能够给读者带来足够冲击和美感的作品中,叙事性诡计往往不会让读者觉得“被愚弄”,甚至于对反转式和开放式的结局存有期待。就本文来说,确实是一个可以往此修改的方向。
    评《拳之心》(节选):文本中机甲对战对我这个胶佬的特别吸引,但文本的价值内核却显得有些单调。文本几乎明示的是“身体侏儒——精神巨人”和“大城市的我——小城市的张非”这两组意象上的对照。进一步来说,张非作为机甲之骨的缔造人,我作为机甲之形的设计师。同样映射和对应了内在与外在、肉体与精神的辩证关系。由此不难看出,我和张非之间应当是双线叙事。但是这其中的价值号召感是略显羸弱的,除却笔者在上文提到的“新现实主义”写作范式的困境,还在于本文的篇幅并不足以撑起这样的成长(即使笔者尚未看《下》,可能略显武断)。当作者试图描绘一种琐碎而真实的“现实图景”时,凡俗的、平板枯燥的喧声掩护着内在平庸的滋长。这是一个坚硬无比的现实表层,没有角色能够简单从这里一跃而出。由此展开,笔者认为作者的野心可能有些过大,故事虽有形式的美感,但难逃庸常的窠臼。与之相对,用一个中篇专注描述一个《堂吉诃德》一般的顽固、《铁皮鼓》一般的粗鄙、《megalobox》一般的狂犬的张非,让其在生命而非“成功”本身中寻求意义。笔者认为是比作为旁观者浮光掠影观赏这些机甲,在市场经济中取得成功后反身性的被冠以“成功”(当然,这并非毫无意义)之名更有价值的讨论。
    评《上帝的花棺》(节选):就笔者来看,本文的整体架构比较完整。但容易产生争议的是文本最后关于人类探索宇宙与超凡灯塔水母给予帮助的桥段。更具体的追问是:对于身处悲剧性中角色/群体,“命运/好运”的介入是否必然伴随着一种神秘主义/对更高存在的呼唤?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3-08-26 15:43
    回复
      《上帝的花馆》⭐️⭐️⭐️⭐️
      《中元节》⭐️⭐️⭐️
      《伪证》⭐️⭐️⭐️
      1、《上帝的花馆》
      评分:⭐️⭐️⭐️⭐️
      很好的阅读体验,有一种再造和探寻另一个世界的快乐。
      开头故事的描述可能是刻意童话化了,用以减少向读者提供的信息。同时,引导把重点关注到“花匠”发现的世界规律上。整个故事节奏推进不急不缓,循序渐进,可以看出作者对故事和叙述和读者的关注力都很有信心。结局是则是双重享受,一是和现实相连接、和前文相呼应的完整性的惊喜,二是血肉填满海洋、画笔挥向天空的宏大场景的惊异。不得不说,这才是科幻小说不同于其他类型小说的闪光点。
      要说遗憾的话,就在于细节的信息薄弱了。如果作者愿意逼迫自己一下,去构建“花匠”养护“花朵”的的实际过程,去展现规律如何被发现(当然,结局呼应的难度可能成倍增加),这篇会更加值得反复回味。
      2、《中元节》
      评分:⭐️⭐️⭐️
      特意选择看完后几天再来评价,这篇留下的印象就是——没留下任何深刻印象。我甚至把书又翻了出来,才回忆起它到底写了个什么故事。
      先说优点,故事的结构完整,易读性不错。但却缺乏真诚,不是说文章中想描述的感情不真诚,而是说作者对这个故事缺乏真诚和兴趣。看不出来为什么作者想讲这么一个故事给读者听,又为什么做了这些背景设定来讲述。
      看开头,会误以为作者想讨论数字人格的人权问题和生活状态;看中间,会误以为作者想讨论亲情的议题;再往后,会觉得估计要开始自我完整和互相救赎的主题了。直到看完,才会觉得这三者中可能没有任何一个是作者真正关心的,所以形成了这三块互相不作让步,各自隔阂的景象。其实这三个主题本身都有非常流行的故事,比如《upload》《寻梦环游记》《小偷家族》,但不同的是这些作品的创作者明确知道自己最想说的是什么,也就决定了主角面临的最大困境是什么,取舍是什么。而本篇读起来就像是在强行续写一篇被定了背景、写了开头、安了标题的故事。
      还好作者基本功还是扎实的,故事总算是讲完了。
      3、《伪证》
      评分:⭐️⭐️⭐️
      如果有半颗星的话,这篇会打3.5星。多的半颗星是给作者向科幻推理类型挑战的欣赏。
      在短篇的故事里面写科幻推理多少有点不讨好,推理小说给人的惊喜在于“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要加上科幻元素这两点都会变得更加困难。科幻元素会大幅提升读者意料的范围,同时,非日常背景中情理的界定又会出现偏离。中长篇还算有足够的篇幅让读者了解故事的背景并将伏笔埋入其中,短篇能运用的空间就非常有限了。
      这篇的故事本身是及格的,逻辑没有太大的漏洞。但是陷于篇幅和类型,还是出现了后期才抛出补充设定的情况(模拟思维),而这又是整个案件的关键。如果作为纯粹推理小说的爱好者,多少会有点前期无关描述过长而被耍了的感觉。而如果作为纯粹科幻小说的爱好者,这个设定又过于中规中矩而缺乏新奇感了。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3-08-26 16:00
      回复
        支持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3-08-26 19:06
        回复
          钝评奖致力于为《科幻世界》量身打造一个科幻小说数据库。每期约稿35+刊评者对银河奖征文作品评星,作品星级参考豆瓣相关标准,即一星档算是超级烂、二星档算是烂、三星档算是及格、四星档算是优秀、五星档算是强推。最后汇总统计(求和取平均数,再乘以2,得出该作品最终“钝评分”),根据看过人数、评分、评价等因素,通过excel得出的作品综合排名,每月更新。季度末和年终均会相应推出钝评出品的银河奖征文精选必读榜单,欢迎订阅关注!
          排名只具有统计意义,不代表平台偏好和审美。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3-08-26 22:27
          回复
            又有小说可以看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3-08-27 00:53
            回复
              中元节都是啥呀老的不能再老的概念,写也没见出什么新意,挺无聊的一篇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3-08-27 10:3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