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吧 关注:94,106贴子:2,852,723
  • 16回复贴,共1

古人对于牡丹的种植记载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导读:中国牡丹观赏栽培已有1600余年。宋代以来,有关谱录对栽培经验均有所阐述,其中不少经验在今天仍所裨益。
一、择地与栽植
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云:"种花必择善地,尽去旧土"。薛凤翔的《牡丹八书》云:"牡丹虽有爱阴爱阳不同,大都自毫以南,喜阴不畏霜雪,北地寒气劲烈,阴则多为所伤。"又云:"栽花不宜干燥,亦最恶污上,江北风高土硬,平地可栽。江南卑湿,须筑台高三尺许,亦不可太高,高则地气不接。""裁法之要,量其根之长短,准凿坑之深浅宽窄。坑中心起一圆堆,以花根置堆上,令诸细根舒展四垂,覆以软肥净土,勿参砖石类秽之物,筑土宜实不宜虚。立秋到秋分栽者,不可用大水浇灌,止以湿土杵实。恐秋雨连绵,水多根朽。重阳以后栽者,须以大水散土渗实之。布置每去二尺一本,庶根不交互,花自繁茂。"←《遵生八笺》曰:"栽宜八月社前,或秋分后三两日。若天气尚热,迟迟亦可…每本用白蔹细末一斤,一云硫磺脚木二两,猪脂六七两拌土堕入根案,填平,不可太高,亦不可筑实,脚踏填土完,以雨水或河水浇之,满台方止,次日土低凹,又浇一次,填补细土一层。若初种不可太密,恐花时风鼓,互相抵触,损花之荣。"
《群芳谱》更进而言曰:"移牡丹宜秋分后,如天气尚热,或遇阴雨,9月亦可,""将宿土洗净,再用酒洗,每集用熟粪土一斗,白菇末一斤,拌匀……然后植于案中,以细土覆满。将牡丹提与地平,使其根直易生。土须与千上旧痕平,不可太低、太高,勿筑实,勿脚踏,随以河水或雨水浇之,窠满即止。待土微干,略添细土覆盖。过三四日再浇。封根培土宣成小堆,以手拍实,免风入吹坏花根。每本约离三尺,使叶相接而枝不相擦,风通气透,而日色不入为佳。不可太密,防枝相磨致损花芽;不可太稀,恐日晒土热,致损幼根,小雪前后用草荐遮障,勿使透风。"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3-06-24 08:51回复
    二、浇灌
    浇灌指施肥与浇水而言,古时两者结合进行。《牡丹八书》曰:"初栽浇足以后,半月一施。早则旬日一浇。水不喜多,亦厌其少:多则根烂,少则枯王。久栽以后,入冬不冻,两句一浇,不浇亦无害。""正月、二月,宜数日一浇。三月花有蓓蕾,或日未出,或下春时,汲新水,一二日一浇。夏则亦然,惟秋时不宜浇。浇则芽旺秋发,明年难为花矣。"《群芳谱》曰:"六月暑中,禁浇,恐损其根须,来春花不茂,虽早亦不浇:七月后,七八日一浇:八月,剪枯枝并叶,上炕土,五六日一浇;九月,三五日一浇,浇频恐发秋叶,来春不茂。如天气寒,则浇更宜稀:十月、十一月,一次或二次……或以宰猪汤连余垢,候冷透,浇一二次,则肥壮宜花;十二月地冻不可浇。"又云:"寻常浇灌或日未出,或夜既静,最要有常。正月一次,须天气和暖,如冻未解,切不可浇……浇则花开不齐。如有雨,任之,亦不宜素水于根旁。花谢后,宜养花,一日一次,十余日后暂止,视该浇方浇。欧阳修曰:"瓷花亦自有时,或用日未出,或日西时,九月句日一浇,十月、十一月三日、二日一浇,正月隔日一说,二月一日一浇,此浇花之法出。"《遵生八笺》曰:"灌花须早,地凉不伤根枝,八九月五日一浇,积久雨水为妙。立冬后,三四日一浇粪水,十一月后爬松根土,以宿粪浓浇一二次,余浇河水。春分后不可浇水,待谷雨前又浇肥水一次,且浇不宜骤,六月着中不可浇水,旱则以河水黑早浇之,不可湿了枝叶。"又云:"北方土厚,不宜粪浇,亦不宜井水。"《花疏》载称:"人言牡丹性瘦不喜粪,又言夏时宜频浇水,亦殊不然。余圃中亦用粪乃佳。又中州土燥,故宜浇水,吾地湿,安可频浇,大都此物宜于沙土耳"。《花镜》曰:"夏月灌溉必清晨或初更,必候地凉方可浇。八月、九月五、七日一浇,十月、十一月三、四日一浇,十二月地冻,止可用猪粪壅之。春分后便不可浇肥,直至花放后,略用轻肥。六月尤忌浇,浇则损根,来年无花。"
    三、养护
    《牡丹八书》云:"新栽芽花,遇冬月或以豆叶柳叶围其根,嫩枝不寒,庶无损伤...以棘数枝置花丛上,棘气暖可以辟霜……根干苍老者不必尔。""牡丹好丛生,久自繁冗,当择其枯老者去之。嫩者只留二三枝,一枝只留一芽、二芽亦善。""正月下旬,根下有抽白芽者,即令削去,花必巨丽,谓之打剥。""根下宿草,亦时芸之,勿令芜茂,分夺地力。""花将开前五六日,须用布幔席箔遮盖,不但增色,自是延久。若一经日晒,神采顿失。""秋后树上枯叶,不可打落,叶落则有秋发之患。倘自落太早,看胎将有发动(发萌)者,须予以薄绢将胎敷严,始免其病。不然,则明春花损矣。"他如:"八九月间进行根际培土,高出地面二室寸,天寒在其背面可设风障。""春季根生糵芽全部剥去,枝发数朵者,择其小者去之,只留一二朵,气聚则花肥,开时必巨丽。""枝干折损处,须用泥封纸固,否则久必成孔,蜂入水浸,连身枯死:""花盛开时,可满畦灌水,可多延时,花残即剪,勿令结子,结子则来年花开不茂,伏天夏日仍要遮护,勿令西晒,损伤花芽。""冬以草包之,防风避雪;养花护胎尤为重要。
    四、病虫防治
    牡丹根甜易引虫害。《牡丹八书》云:"土蚕能食花根,蝼姑能啮根皮。""凡花叶渐黄,或开花渐小,即知为蠢所损。旧方以白、砒霜、芫花末,撒其根下,近只以生柑油入土寸许,虫即死。"《群芳谱》载:"寻其穴,填硫磺末或杉木钉钉之。如生白蚁,麻油从有孔处浇之,则蚁死。"牡丹除虫害外,还有病害。《牡丹八书》云:"花或自远路携归,或初分老本,视其根黑,必是朽烂,即以大盆盛水刷洗极净,必至白骨然后已,仍以酒润之。本润易活。""粪壤太过,亦有虫病,或病即连根掘出,有黑烂粗皮,如前洗净,另易佳土,过一年方盛,此医花之要。"他如: A "冬至研种乳粉,角屑或硫磺少许置地下土中,不茂者亦茂。"
    五、禁忌
    《牡丹八书》云:"栽花忌本老,老则花极小。惟宜尺许嫩枝新笋。忌久雨游暑蒸重,根渐朽坏,忌生粪咸水灌溉,粪生则黄,水成则败。忌盐灰土地,花不能活。忌生粪烂草之所,多能生虫。忌植树下,树根穿花,不旺。忌春时连土动移,即活花必薄弱。忌花开折长,恐损明岁花眼。"他如:"乌贼鱼骨入花树肤辄死。"忌用热手搓摩摇撼花枝。忌根下踏实,地气不生,忌草生藤缠,分夺地力,伤花。也忌麝香、桐油、生漆气味。凡花为麝伤,焚艾及雄黄末,上风熏之能解其毒。亦忌狂风、猛雨、赤日、苦寒、飞尘、妒芽、三月内霜雹。
    六、变色
    改变花的颜色,出现新奇,古代也有一些经验。《墨庄漫录》云:"洛中花工,宣和中以药鹰培白牡丹,如"玉千叶'、'百五'、'玉楼春'等根下,次年花作浅碧色,号'欧家碧'。岁贡禁府,价在'姚黄'上。"《广群芳谱》亦云:"变白牡丹为五色,皆以沃其根,紫草汁则变紫,红花汁则变红,又根下放白术末,诸般颜色皆变腰金。又白花初开,用笔蘸白矾水描过,待干,以膝黄和粉调淡黄色描之,即成黄牡丹。恐为雨湿,再描青矾水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3-06-24 08:51
    回复
      2025-07-31 10:37:2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文化水平低,读不太懂。楼主请给简要翻译一下呗。硫磺脚木白菇末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3-06-24 09:34
      回复
        好文章


        IP属地:湖北4楼2023-06-24 10:57
        回复
          好文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3-06-24 11:26
          回复
            变色有意思。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3-06-25 03:21
            回复
              有点意思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3-06-26 00:48
              回复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3-06-26 04:40
                回复
                  2025-07-31 10:31:2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好文,习性早已被花农摸透,种植方法被古人记录下来!这就是传承吧
                  古人很多做事方法才是科学的,用经验把各种现象总结成规律,而现在人类总是希望用有限的认识去解释一个现象
                  解释不了的就冠以不科学
                  科技在发展,说是人类文明的进步,科技很多和文明并不相关,只是发现了世界上本来一直存在的一些东西加以利用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3-06-26 15:09
                  回复
                    👍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3-06-26 16:14
                    回复
                      好文章,好经验,南方地区基本上做到了一些,近二年几乎没有老苗故去的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3-06-28 11:55
                      回复
                        邵林牡丹传承传统种植技艺,实现无痕迹移植(倒栽)种植技术,提高缓苗成活率:
                        1.全国少有实现了全产业链生产材料自给——凤丹嫁接根自播自育。而且坚持用凤丹苗的主根嫁接,尽管头两年生长势不强,但是没有凤丹萌发现象。
                        2.无论播种苗、嫁接苗、倒栽苗,还是分株苗在培育过程中严格控制水肥,以提高种苗抗逆性,减少病虫害发生——追求“少而精,小而壮”。
                        3.种植地块皆为麦后接地,夏季休耕——反复出草作为绿肥,杂草结实前深翻中耕,八月底就整理出来地块等苗(种),择机雨前种植(播种)牡丹。
                        4远离大水大肥,杜绝除草剂和各类植物生长激素滥用
                        5确保牡丹种苗周围没有杂草等地被作物,至少坚持牡丹冠幅垂直投影范围之内反复中耕除草。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23-07-03 22:41
                        回复
                          好文,值得花友参考。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3-07-15 13:03
                          回复
                            硫磺粉在牡丹栽植上的运用古来已久啦!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3-08-15 11:17
                            收起回复
                              2025-07-31 10:25:2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江南地区种植要点:
                              一是高台种植(其实低洼地带、排水不畅的地方都需要高台种植)
                              二是早种植莫漫灌(阴凉通风处处沙土假植法催根技术可以推广)
                              三是要修剪(大苗要疏枝,小苗要修剪,嫁接根酌情修除)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23-08-31 15:3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