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吧 关注:40,218贴子:1,562,403

提问,阔臂绞螳这样的捕捉足是吃什么演化出来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以前被科普魔花的长捕食刺是捕捉飞虫演化出来的。那么反过来,阔臂绞螳在原产地是为了捕食什么才演化出那样明显强壮的捕捉足呢?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3-05-06 22:55回复
    镇楼借图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3-05-06 22:55
    回复
      还有它们的口器,明显得开口角度要更大一些,破坏力更强。到底是为了吃啥。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3-05-06 22:56
      回复
        产地?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3-05-06 23:07
        收起回复
          原产地的“区位因素”吧毕竟热带品种高温高湿洋气充足体型自然就大些,猎物的体型也更大类型也更丰富,自然对它生存威胁性也就更高,因而不断进化使自己更适合当地环境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3-05-06 23:31
          收起回复
            同类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3-05-07 00:59
            收起回复
              绞螳产地食物包括节肢类 小型啮齿类 鸟类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3-05-07 06:23
              收起回复
                其实它们的捕捉足并不强壮,只是外骨骼扩展显壮而已。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3-05-07 12:21
                收起回复
                  就是为了增强自己在自然界中的竞争力吧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23-05-07 12:31
                  回复
                    你这样的描述其实不太好解释,因为这俩的捕捉足并不是很壮,口器破坏力确实不错,但是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就是和生活环境有关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3-05-07 13:03
                    收起回复
                      因为口器和捕捉足的硬件配备对于他捕食并没有很大的影响,不是说这俩厉害了就一定能捕捉鸟类啮齿类,这两种螳螂体型就不大,如果说为了食物而进行演化那么更应该累体型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3-05-07 13:04
                      回复
                        如果稍微合理一点的我觉得是为了和同类型捕食者竞争中更有优势,或者说让自己存活率更大吧,捕食效率相对高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3-05-07 13:05
                        收起回复
                          不知道绞螳这结构是不是为了吃天牛,棕色的外表伪装在树枝树干上,用结实的捕捉足和有力的口器捕食体型不大的天牛(猜想)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3-05-07 13:36
                          收起回复
                            国内和这俩体长相当的棕静和张氏也没有演化出这样短粗的捕捉足。说明它们的猎物和生存环境肯定有所区别。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3-05-07 14:36
                            回复
                              所有螳螂捕捉足都是有扩展的,跟拟态没有关系,这部分是加固捕捉足的作用,是厚的实心外骨骼,里面没有肉的。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3-05-07 17:5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