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g 5 岁月无声(After 5 years)
前面的几首歌算做这场Live的第一段落吧,BEYOND在91年的时候也是开场将3首歌串在一起演绎,乐队的优越性在这里充分的体现了出来,自己喜欢怎么玩就怎么玩。在《困兽斗》之后,Paul说了句“大家好吗”,5年前那场Live的同一时期,他也说了同样的话,但那时还有家驹在。世荣也说了句,“好久不见了”。其实这个时候,我们看到的演唱会影像里面,已经切到另外一场了,跟刚才的Opening不是一个场次的,因为Paul的衣服已经换过了。接着是家强的讲话,Paul还用手挡住眼睛,摆出一副观察远方歌迷的动作,好玩!家强在讲话的时候,世荣的鼓就已奏起,乐队的那种可控性和可玩性体现的淋漓尽致,在世荣的一连串滚奏的信号下【正解:此处的节奏其实是几个常见的节奏型搭配在一起的使用,一次是:前十六后八+前八后十六+八分音符,写成数字就是16+16+8,8+16+16,8+8三种基本节奏模型重复使用,一连用了两组,最后再加上4个8分音符,不过这种节奏型是在把速度放快一倍的情况下计算出来的,如果保持速度不变的话,节奏型缩短一倍,那么完整的就是:32+32+16,16+32+32,16+16,32+32+16,16+32+32,16+16,16+16+16+16或者可以这样想,这段鼓的节奏一共就一小节,4拍,最后一拍很清楚的听到是4个十六分音符,那么之前听到4组相同的节奏模型就要平均分配在前面的三拍,那么每一个节奏模型就是0.75拍,那么节奏就可以这样划分出来:①32+32+16+16②32+32+16+16③32+32+16+16④32+32+16+16⑤16+16+16+16,这就是最后听到的四组相同的节奏再加上一个16分音符节奏型,CD里听的会更清楚一点】,所有人一起进入了这首歌。字幕上打出【岁月无声(After 5 years)】的字样,这应该指的91年那场Live之后的5年吧,具体含义我就不清楚了,而且配上黑白幻动的影像,怀旧感十足。家驹在的时候,演绎这首歌,更多的是两把吉他,一把贝斯和鼓就搞定了,尤其是曾经在澳门和日本的现场版本,让我觉得没有键盘乐队也可以玩出这么好的效果的。此次现场中,键盘是跟全乐队一起进入的,键盘的音色是传统的键盘和合成器的音色,类似Pink Floyd常用的那种声音,家强的声音唱这首歌还是稍微勉强,没有家驹那种天生的沧桑感和爆发力,节奏感也稍差,没有有弹性,阿贤的吉他把该弹的节奏和加花都弹了出来,Paul的演奏功力依然强劲,娴熟到如行云流水般。但是,现场的演奏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从第二段进正歌开始,速度突然一下变快了一点点,随着演奏的进行,速度又恢复了过来,对于一个超级乐队来说,这种失误实在低级,91年的冷雨夜也发生过类似失误。其实看BEYOND演唱会最大感触就是每个乐手身后那一堵由Marshall搭建起来的音墙,每个玩音乐的应该都了解Marshall音箱是什么级别的设备。SOLO部分,Paul的音色也是同样的犀利,看他在现场的动作,在潇洒的同时,也添了一分成熟和稳重。在最后副歌部分,可以清楚看到弹键盘的乐手投入的演奏,这首歌里浓重的键盘成分,使歌曲异常的丰富多彩,而Paul最后的即兴SOLO还是那么的令人振奋,最后的Riff中,Paul担当起了节奏吉他,我至今都不知道这段是如何弹出来的,太好听了,而且《岁月无声》的结尾也被BEYOND演绎出了很多版本,91年,96年,05年各不相同,都很Rock,我个人比较喜欢05年红磡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