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吃吧 关注:21,923贴子:463,744

回复:呼吸和说话不重叠是口吃的根本原因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别人要表现的语音是个过程,是个消耗气息的过程,是个出气过程。所以在出气之前过程中的任意两点,都有生成出气能力的累积。你在不知道怎么说中,意识里直接浮现出正在说话的状态感觉,这个状态感觉是一个静止画面,你当前所谓的说话行为是在实现这个静止状态的行为。所以在出气前过程的任意两点,不存在形成出气能力的累积。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23-05-05 09:10
收起回复
    你有什么样的意图,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去实现这个意图。
    别人的意图是语音过程,他在实现语音过程。
    你在不知道怎么说中,意识内浮现不出来语音过程这个效果目标,只能观想正在发声时该有的状态感觉。这样该有的语音过程效果目标就被发声状态应有的状态感受所替代了,结果你和别人就有了不一样的实现目标。
    说话过程完全就是呼吸过程,别人在实现语音过程就是在实现这个出气效果过程。你把发声时才有的感觉状态当成目标直接形成,并不是在实现该有的出气过程。所以在出气的起点,也就是在临界出气点,你没有能力形成该有的出气过程,所以这个出气过程才有的外在过程效果也就实现不出来了。
    有什么样的目标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你的目标和别人不一样,你的过程就和别人也不一样,所以你不可能得到别人的那种结果,你只能得到你要的那种结果。
    所以口吃套路一般都是分两步走,第一步以发声时才有的状态感受为目标形成这种最佳说话状态感受。在第一步的结果上去努力实现空想出来的语音过程,这就是第二步。
    在第二步的过程,你没有能力放弃第一步所形成的成果,你就没办法从零点起步正常实现你要的语音过程效果。
    放弃也是一种能力,为什么会出现第一步的成果?第一步的成果为什么要放弃?在什么都不知道的前提下,你怎么可能放弃?
    你天然的有形成第一步成果的能力,从根本上你没有放弃第一步成果的能力,这就是不可消除的天然口吃属性。
    正常的说话过程是正常的呼吸过程,时时刻刻是呼吸循环正常展开的过程。如果说话的动态过程中任意两点之间的效果没有在展开呼吸循环,和展开呼吸循环过程没有关系,那就说明出现了和说话无关的行为,形成了和实现语音过程无关的成果。在这样的成果上接下来你根本没办法正常说话。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23-05-05 12:18
    收起回复
      说话前的正常意识里,能够浮现出要表现语音的婉转曲折长度过程,所以就能够去实现这个语音过程。
      说话前的非正常意识里,在没有方向的意识内没有语音的过程只有语音发生时该有的状态,所以你只能去形成这种状态该有的发力姿态时的特色感觉。
      口吃人很多时候都是在非正常意识下近乎条件反射本能的有了要说的感觉及其相应姿态,在这样的基础上才开始去观想说的过程试图能够实现说的过程。但你要说出来所保持的当前已有状态,根本不具备能够展开可以表现说话过程的特性。
      如果关注呼吸过程实现呼吸循环,你能够在意识内浮现出气息释放的婉转曲折长度过程,并能够实现气息释放的婉转曲折长度过程,那么就等同于你可以实现婉转曲折长度过程的语音效果。
      别人展开说的过程,吸纳之后是释放,在释放的时候才会有释放的感觉。在不正常的意识下,你没有能力展开吸纳然后释放这个该有的正常过程。没有路径可走的前提下,你的意识内只能直接浮现出正在释放时的那种感觉状态,然后直接凭空的模拟生成这种状态。按这样的感觉姿态为起点,当然不能正常有效的去表现说的过程。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23-05-06 09:40
      回复
        说话过程完全就是呼吸过程,那么要发声的架势就完全是要出气的架势,因为有效展开出气的过程就是在有效的展开语音过程,所以能够很容易的展开出气过程去表现语音过程。说话过程就是呼吸过程,说话过程和呼吸过程就是重叠的,不存在不好说的情况。关注自始至终的语音过程,去发现说话过程和呼吸过程不重叠的原因,这个原因就是口吃的原因。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23-05-06 12:51
        回复
          碰到让人不安感觉危险的事物时,迈开步子该怎么远离就怎么远离。可在那种极度惊悚的情形下,意识在空白中完全没有如何迈开步子的概念,就是直接去幻想自己正在奔逃的场景,结果就这么引导你的生理特征模拟并保持出狂奔的感受,但在现实中却是在那里颤颤巍巍的拼命挪动死活快不起来。
          同样私下自言自语怎么说都行,但口吃经历在你身上所形成的交流恐惧,让你容易担心不好说,在这种不正常的意识下没有能力去落实说的行为。没有能力按部就班展开说的过程,发声时才该有的画面会引导你跳过过程直达结果,直接进入正在发声时才有的状态。
          别人从起始的展开到发声的起点,有一个过程积累所形成的语音能力,呈现这种能力的说话感觉才有说下去的能力。
          你不以语音效果过程为目标,把正在发声时该有的画面感受当成目标去实现,那么这个说的状态,感觉上再怎么正常,现实中也不会具备说的能力。
          关注说话的起点,关注初始说话感觉是如何形成的。要真实的形成表现声音的气息悠长过程中,实现出该有的说话行为说话感觉;如果和实现这个过程无关的有了说的感觉,那么这个感觉所代表的特性,就是接下来形成口吃效果的核心。
          说话时就要去说话,为了发声去出气儿,通过出气儿去发声。发声过程就是出气儿过程,出气儿过程实现发声过程。如果因为你的慌乱导致失措处于不可说的发力状态,结果进而生成系列错误认知,什么因为这个不听话那个不灵活以及谁和谁相互之间不配合,所以才会没有能力说。那么在这些错误的认知下,只要有想要说好的念头,就会第一要务的去消除这些缺陷形成能说状态。消除这些缺陷所导致的说话系统内部的构成关系,绝对不是那种可以有效展开说话过程的流程关系。在这些错误的念头下,就算是私下自言自语,你的那些难发音要说出口也会有难度。在宽松的社交场合,在交谈甚欢毫无压力的过程中,莫名其妙的也会出现难发。所以偏离真相的胡思乱想越多,你的口吃就会越严重。在错误的认知下,慌乱不慌乱都会口吃,顶多也只是个轻微和严重的区别。甚至就算你完全没有如何要说好的概念下,只要多少有点儿不安的念头,甚至那些难发音都不需要有这种不安念头,平时你认为应该发挥正常功能的部位就会有感觉,以这个感觉为切入点所进入的说话状态,那就是不好说的口吃状态。这些特性让你在什么场合都能够口吃起来,那么口吃就会成为你自身的属性。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23-05-07 09:22
          回复
            准备发声的过程其实就是准备出气的过程,展开语音的过程其实就是展开气息消耗的出气过程。
            我们在形成出气过程的时候,我们一定是在按某种方式展开出气过程,表现语音的念头决定了当前的出气方式是那种有气流就会有声音的方式。气息的流动就是声音的存在,气息的动态就是语音的变化。这里的出气方式包括出气动作过程,这个动作过程的每个瞬间都在实现出气即发声的效果。
            在你缺乏自信硬着头皮去说的时候,缺乏自信导致你在逃避,没有真的在生成语音效果,就是从根本上没有去释放气息;但是在硬着头皮去说的情形下,却在强制性的落实该有的方式感受;最终就形成了和能够有效出气无关的要出气的方式感受。
            别人的那种说话感觉,肚腹腔体能够按当前方式去展开,在持续收缩中增强气压,在持续释放中削弱气压,在增强与削弱的说话动态过程持续维持着说话的饱满感觉,这个持续释放的过程就是持续语音的过程。可在没有出气能力的说话方式感受下,你释放的过程肚腹腔体没有同步收缩的能力,结果稍微释放就会导致腔体瞬间坍塌从能说的状态中脱离出来,你当前努力维持住说话的状态其实就是在避免气息释放,这就是没有出气能力表现说话过程的口吃感受,这种肺活量低的错觉可不是通过锻炼身体就可以消除的,多吃些益智药应该有好处。
            有出气能力时必然有其自带属性的出气方式,按当前出气方式展开的出气过程,必然呈现这种方式可以呈现的效果。
            口吃状态就是方式到位儿能力没有,你没有能力按当前所形成的方式展开出气过程。别人形成出气能力的时候才会有相应的出气方式,他们不可能脱离出气能力形成出气方式,所以他们不可能口吃。
            你保持当前这个没有出气能力的方式不放弃,使得重新形成的下一波出气生成不了要说语音的出气方式,所以使得你没有能力重新形成一波出气过程。
            一定要说出当前语音的执念才会让你一直保持着当前的方式感不放弃,那么换一种说法按另外的语音词句去表达,放弃原有的语句表达就等同于放弃你一直不撒手的方式感,对原有语句的关注等同于对现有语句的漠视,在没有过多杂念的干扰下,现有语句一般都能够很容易说出来。 所以当前语句不好说的情形下,那么就保持着对当前语句的关注,漫不经心的按另外的语句去说,那么你的身体机能就可以不在认知错误的思维意识干扰下,莫名其妙很容易的就说出来了。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5楼2023-05-08 22:44
            回复
              对25楼内容的补充:
              关注呼吸循环实现呼吸循环,关注中强制落实呼吸循环中的气息消耗过程,实现你想要的出气过程,其实就是在实现你想要的语音过程,强制落实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过程中强制避免偏离轨道。
              你想要的出气过程,不是你想的出气方式,这个出气过程就会实现不下去,能够实现这个出气过程,就是在按你要的方式在展开。所以这个可以展开的出气过程,就是当前的语音过程。
              关注出气过程能够实现出气过程就是能够实现语音过程。关注语音过程却会容易不自觉脱离呼吸特性,最终从根本上有了一个没有出气能力的出气方式。当前的说话感受就是当前的方式感受,你抓住这个没有出气能力的方式感受不撒手,这个不撒手才能够维持住当前的口吃特性。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6楼2023-05-08 23:16
              回复
                有所收获。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7楼2023-05-10 08:23
                回复
                  呼吸过程你耗费的力气完全是因为要展开呼吸过程,不存在和有效展开呼吸无关的力气。
                  你的呼吸过程一定在按某种方式去展开,什么方式下展开的呼吸过程,就会呈现这种方式过程该有的效果。呼吸展开的感觉就是当前的方式感觉,不存在和展开呼吸无关的,就是维持当前方式的气力耗费。
                  表现语音的念头,会让你按发声的方式展开呼吸过程,通过当前的呼吸过程表现所要的语音过程。
                  在潜意识的逃避中,在这个要说话就是要出气的态势下,就会实质上没有要出气的有了一个要出气的方式感觉。这样按当前的出气方式就会没有能力去形成出气过程。
                  别人按发声的方式自由展开呼吸过程,这种呼吸的方式感非常轻微,也就是说话的语感非常轻微。但你这个没有出气能力的方式感觉去展开的时候,在不可展开的特性下要说出来的努力就会导致自我膨胀,会形成强烈的方式感受,生成强烈的说话感受。别人是前行你却是原地膨胀,膨胀的程度就是当前的挣扎程度,挣扎的强度越大证明当前就越没有能力说出来。
                  呼吸方式本身不需要维持也不需要耗费力气,展开呼吸过程的存在就会有当前呼吸方式的存在。
                  你那种先有语感再试图去说,就是先有一个方式感受然后才要按这个方式实现气息流动。这样在你身上就会有一个和展开呼吸无关的维持当前方式感受的气力耗费,当前状态就是在维持着一个没有出气能力的出气方式,这其实就是标准的口吃状态。当前的方式感没有可展开实现出气过程的能力,可不按当前的方式去出气,就实现不出这种方式的呼吸过程才有的外在语音效果。你一定要以这个可以说话的方式感去实现说的过程,那就等同于一直抓住口吃的根源不放弃,结果就是一直根本不可能恢复正常。
                  要怎么说话就是要怎么出气,自由随意的说话,其实就是自由随意的展开呼吸形成一波一波的出气过程,表现一句一句的语音过程。要呈现声音效果的念头,使得你的呼吸方式天然的就是发声方式,这种方式的呼吸过程实质就是说话过程。你是在主动通过呼吸过程表现语音过程,当前的呼吸能力处于自主状态,当前的呼吸能力主导当前局面。
                  口吃心态下是被动的通过呼吸过程表现语音过程。在具备可说的语感下再实现说的过程,先要呈现出适合的说话语感让自己具备说的心理能力,然后才能按这个可说的语感去展开实现说的过程。也就是有了可说语感之后才要真正的展开呼吸过程,所以你的呼吸动态是被动的,你真实的说话行为是被动的。你根本没有能力主导局面,只能逆来顺受竭力通过自己的被动配合,勉强实现能够说出的过程。
                  不能主动去主导局面,就会被动处于被动局面,因为容易在关于口吃的念头下主动变被动,所以容易在各种风吹草动下主客互易进入口吃状态。在那种没有把握的惊险下容易情绪波动,情绪波动容易出现关于口吃的念头,这一切造就了说话能力的不稳定,忽高忽低起起伏伏。
                  你要说话的心态就是呼吸动态,呼吸没有能力主动展开就是你真实的说话行为没有能力主动展开,呼吸在被动配合就是你真实的说话行为在被动配合。
                  在口吃状态,一定有一个和展开呼吸循环无关的,维持呼吸方式感的存在。只要有这种情形,为了表现说的过程,你的呼吸只能按这个与己无关的方式感去展开,这一定是个艰难不好实现的呼吸过程,这不是一个能够自由呼吸随意展开的过程,所以这不是一个能够自由说话的过程。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8楼2023-05-10 18:28
                  收起回复
                    几天来都在认真的观看吧主发出的帖子,收获不小。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9楼2023-05-11 20:24
                    回复
                      别人语音时的实现目标,直接就是过程声音长度,过程声音变化,所以他们能够有效展开呼吸实现这样的过程气息释放长度,过程气息释放变化。当前所展开的语音过程纯粹就是一个呼吸过程,语音过程中耳朵里时刻反馈当前语音效果,在反馈中时刻微调当前语音效果,他关注语音效果掌控语音效果实质就是在关注当前的呼吸过程掌控当前的呼吸动态。
                      你是以能说为目标进入可说状态然后去说,以能说为目标形成的状态并不是正常呼吸可有效展开的态势。真要去说的时候,又必须通过呼吸循环的有效出气过程去实现这个说的过程。可是当前要说的态势感受,按呼吸能力可展开的出气过程只是当前说话状态的一个应有构成部分,很多行为发力态势和有效形成这个出气过程根本就没关系。所以你念头中要实现的语音效果过程根本不是当前这种要说状态可以展开所形成的,所以才会说不下去。
                      以能说为目标所形成的当前要说状态,在关注中所形成的你认为该有的东西感受上当然是正常的。但在语音效果不可实现的过程,你总能找到存在问题导致不可说的某个症结。
                      在别人身上说话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综合感觉当前说话状态很正常,或者当前说话状态不太正常。说话系统是个不可分的整体,所以好说不好说的感觉也是不可分的整体感受,多少不好说是整体所有部位都感觉多少不好说,不好说就会整体性的恢复那种有效可说。绝对不会出现口吃人身上的那种这个区域比较正常,那个部位不太正常的奇葩感受。有了这种认知有了这种感受,要说时下意识的在关注中让以往容易不正常的区域能够正常,这个脱离实现整体效果的局部区域正常,本身就会导致失去实现整体效果能力,只要有这种操作后你就会处与不可说的口吃状态。在不可说的状态中,在你的感受中也是这个区域很正常,那个部位不正常。你会保持现有的正常区域,去调整去处理当前存在的不正常部位。你没有能力像别人那样重新整体性的展开整体性的落实说的效果,没有能力整体性的恢复正常,你永远没办法恢复正常。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0楼2023-05-13 09:15
                      回复
                        你向别人讲解如何通过语音的流程关系形成语音过程,他们瞬间会有一个实现声音效果的出气方式处于要出气的态势下,去感受你所描述的各种关系。听不听你描述他们都能够随意发出自己各种想要的声音,他们天然有那种过程能力,有过程就会有效果。
                        如果你的念头沉浸在以往的各种口吃状态去听这些描述,你脱离过程能力去听别人描述说话系统各部位应该有的功能。说到哪个部位哪个部位有感觉,按你的理解部位与部位之间有关联,你脱离过程能力生成说话系统的实战状态,但是当前的说话系统却没有那种展开消耗气息的过程能力。
                        别人没有真心要说的时候也能生成这种没有展开过程能力的说话系统整体感受,可在他真心要说的时候, 就能够有效展开一个气息消耗过程,能够生成声音效果的气息消耗过程一定是按发声的方式去展开的,原有保持的和有效展开当前气息消耗过程无关的方式感觉,当然会瞬间不存在。
                        可你是真心要能够说才会在寻求真理的心态下形成了当前的方式感觉,以能够生成语音效果的当前方式感是你坚持的核心。接下来的气息消耗必须按这个核心去展开,这就是能够口吃下去的核心原因。
                        别人首先能够很容易的展开一个气息消耗过程,首先他能够正常呼吸正常出气,这是他正常说话的前提。他先有自由表现过程的能力,生成声音效果的念头导致当前是在按发声的方式展开当前的呼吸过程,所以他们在通过正常的呼吸能力呼吸过程直接表现正常的说话能力说话过程,所以在他们那里说话过程完全就是呼吸过程,说话不过是各种方式呼吸中的一种。
                        在口吃心态下你首先没有过程能力,所以你的呼吸动态在摸索出能够表现语音的方式之前是停止的,那种该有的合理方式感受出来了之后,你才能够依托这样的方式去实现你的语音过程。这时候你才会试图开始呼吸,能够有一个该有的出气过程。但是按这个能说的方式感,你已经无所适从的没有能力展开你的呼吸了。
                        实现方式是对实现行为的一种描述,不存在和行为无关的方式,方式不可能脱离行为而存在。
                        你在形成消耗气息的过程,才存在消耗气息的方式。生成声音效果的心态,决定了当前在按发声方式展开呼吸过程。当前消耗气息的感觉就是当前的方式感觉,消耗气息的过程就是方式展开过程。正常说话过程不存在维持方式感的存在和消耗气息无关这种情况,同样口吃特性的那种和消耗气息无关所保持的当前方式感,没有能力去展开形成消耗气息的过程。
                        说好说不好要强迫自己这是一个说出来的过程,就是强迫自己从根本上在形成过程,在展开气息消耗过程的基础上,才存在具有展开过程的方式能力。你是在生成语音效果的心态下展开的当前呼吸过程,所以一定是在按发声方式展开过程,按发声方式展开的呼吸过程那就是语音过程了。
                        展开呼吸有效生成消耗气息的过程,和有效展开呼吸无关的存在会瞬间消失,所以才能够正常说话。如果说话前关注口舌功能,依赖口舌功能去能够正常说话,那么提前会有一个如何展开口舌行为的口感。这个口感和接下来有效展开呼吸过程无关,这个口感还必须是接下来生成语音效果的一个构成部分,那么接下来这个额外的口感必须要参与的语音表现过程就会不好展开。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2楼2023-05-16 09:11
                        回复
                          说话的目标是呈现声音,有效的气息动态呈现有效的声音动态。在说的起点,你的关注点是声音过程,你的实现点就是声音过程;如果你的关注点是表现语音的难点,你的实现点就是消除这个难点。消除难点后呈现的感觉保持,就是你的可说感,要说话当然会按可说感为核心去展现说的过程。
                          以这种能说的感觉所形成的最终说话状态,这个和说话无关的核心,决定了其正常展开时其实和说话无关。所以你立足当前试图表现语音效果的努力,实质是在违背当前状态特性只管向着声音效果的目标去前行。因为这种行违背了当前状态的特性,所以你的当前状态不可展开。
                          别人不可说的时候,核心是去有效呈现声音效果,核心是顺畅有效的消耗气息,通过顺畅有效消耗气息的能力,去有效呈现声音效果。
                          但在你这里,只有按照可说的感觉去展开,才能形成说的过程。你没有能力放弃可说感觉这个核心存在,所以你没有能力恢复顺畅有效的呼吸能力,去表现顺畅有效的语音过程。
                          在别人那里说话是很容易的,因为没有难度,所以不存在必须遵循的可说感觉。因为没有这种口吃方面的牵绊,所以他们是自由的,他们能够做到怎么舒服怎么来,怎么有效怎么来,不存在那种牵制所带来的拖泥带水。
                          别人是通过自身的气息运用动态去表现声音动态,气息动态本身就是语音动态过程。
                          你这里会有一个可说感觉,在可说感觉出来之前,气息运用方面是无所适从的;可说感觉出来之后,气息运用才会根据感觉特色的需要去相应配合跟进。你的气息动态不能主导语音动态,也就是你这个人不能主导自己的语音过程。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4楼2023-05-21 20:45
                          回复
                            要说话却不去说话,直接观想说话过程才有的细节,身体机能因处于消除和说话有关的细节问题,相应有了能够说的在说感觉,然后按这个能说感觉去展开去实现说的过程。
                            第一你不是在实现说的效果中有了当前的要说感觉,第二你是提前抓住了今后过程才该有的细节感受。
                            按第一点你的正常展开不会和说话有关,和说话有关的展开一定是在违背当前状态的行为特性。违背当前状态的行为特性去展开,注定了不可展开。
                            按第二点你脱离正常展开该有的基本过程,营造出正常展开才有的细节感觉,抓住这个脱离现实的未来细节感受不放弃,你也就没办法在现实中实现该有的基本过程了。
                            说话时为什么不去说话?是因为有关于说话方面的难度摆在那里,让你没有办法去说话。你天然的会面对这个难度解决这个难度,去消除这个问题并生成说的感觉,你天然的会在消除问题的状态中去实现说的过程,可是按这个该有的能够说的状态是真的没有能力说。
                            很多字词音效对我们来说是没有难度的,所以我们能够和别人一样很容易的说出来,存在难度问题的字词才会按上面的套路最终不好说。在这个宽松的场合没有那么多想法儿,可以很容易的说出来,但在另一个场合担心说不好的心态会引导你关注可能的难度,那就没办法说好。在已经说不好的场合,你持续保持着那种可说的感觉去说每一个字,每一个字都不好说,以前容易的字在当前说出来也会有难度,呈现的那种难度会诱导你把它提升为难发的高度,提高你在今后说不出来的概率。而且在已经口吃却坚持一定要说下去的煎熬中,很多以往容易说的字你也会在望而生畏中去提前揣摩可说性,并根据对付难发音的经验提前生成要说感觉,这都会提高你说出来的难度。
                            所以那种尴尬到煎熬的场合经历的多了,你的难发音也就多了,你说话能力方面的不自信也就低了,关于如何才能说好的错误想法也更纷杂了,更容易脱离实际的胡思乱想,更容易在胡思乱想中脱离实际。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6楼2023-05-22 10:40
                            收起回复
                              本能要发声就是本能要出气儿,要直接通过气息的动态去表现声音的动态。但面对那种让你不自信能够说出来的字词,或者当前不自信能够正常说出来,本能的开始,是气息动态观望的开始,在无所适从中本能的没有气息动态,在没有内容的正常形式感出来之后,才会根据当前形式感的需要填充内容,也就是根据可说口感的需要去填充跟进气息过程。结果就是按展现气息动态无关的形式感,实现不出想要的气息动态过程。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7楼2023-05-22 11:1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