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吧 关注:448,887贴子:2,952,131

为什么不推荐手冲咖啡新手学习三段式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咖啡豆##手冲##手冲咖啡###精品咖啡#很多新手刚一接触咖啡,首先就被告知学三段式,因为三段式更加基础,而且不可否认三段式的视频观赏性极佳。热水倒下去,大蘑菇鼓起来,一圈圈注水就像爆浆蛋糕一样令人治愈。
但九成九教你三段式的人不会告诉你(甚至他们自己都不知道),三段式挑豆子。
最初精品咖啡兴起的时候,国内精品咖啡受日本和台湾的影响较大。三段式也是当时唯一能够学习的对象。甚至那时候还没有泰摩这个品牌。
但随着精品咖啡这个概念的发展,豆子的烘焙逐渐分化出两个派系,注重香气和醇厚的日式烘焙,和注重产地特色,突出水果酸甜调性的北欧猛火快烘。
日式烘焙多为中烘甚至深烘,方案的豆子膨胀率和透水性都会做的更好,豆子像一个蓬松的爆米花。
而北欧猛火烘焙方案,特别是具有代表性的北欧极浅烘,豆子烘焙度偏浅,保留了更多浆果里的物质,豆子非常瓷实,呈现高密度的特点,豆子更
像一个结实的小石子。
拿三段式冲煮日式老法师的咖啡豆当然没问题,充足的空腔让咖啡嘎嘎冒气。像塑料泡沫一样随着注水的水位上浮,咖啡粉呈现一种跟手的特性。水流绕圈,轻飘飘的咖啡粉也跟着水柱一起走。
但是用三段式处理密度高膨胀率差的豆子就是灾难了,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3-03-12 18:37回复
    没有空腔的低膨胀的浅烘咖啡豆在注水时很难跟随液面上浮,且因为排气不多。即使勉强构造了粉墙。也是薄而无力很容易垮塌。根本无法冲出博主和视频中那样漂亮的锥形坑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3-03-12 18:43
    回复
      这时有人说,注水力度不够,咖啡粉翻搅不起来。好,加大翻搅力度,把粗粉和细粉一同扬到液体中,最终因为巴西坚果现象,细粉更快地下沉……堵了!再一尝……过粹!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3-03-12 18:45
      回复
        这时学艺不精的人又站出来了:“研磨太细,调粗点”
        这又涉及到两种豆子的另一种不同,碾压和切割是把咖啡豆变成咖啡粉的主要机制,日式烘焙的豆子酥脆有味。在切割和碾压时都会释放大量细粉。调研磨度会显著改变切割的程度。所以极大降低了细粉率。但浅烘低膨胀率的北欧烘焙风格咖啡的细粉释放主要是因为碾压。调节研磨度并不会显著改变细粉的总量。而且粉床才是阻拦极细粉的主要构造。更粗的研磨同时意味着粉床对极细粉的阻拦力度也在下降。所以会出现浅烘咖啡豆特别容易堵,且调节研磨度效果不佳的问题。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3-03-12 18:52
        回复
          这是显微镜下的咖啡粉,可以看到极细粉体积仅有正常颗粒的几百分之一。主要是咖啡豆被碾压爆裂和咖啡豆与磨芯摩擦时释放出的。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3-03-12 18:55
          收起回复
            与北欧风格同时出现的一是均匀萃取冲煮框架。其特点是更加透彻的大水量闷蒸,极细的研磨,极大的扰动,极高的水温,极快的流速,合起来就是“高细快”,目的就是使咖啡风味物质在短时间内大量释放。比如Hoffmann五段式,Amis十字搅拌法,李震🦐🐔Ⅷ🚿。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3-03-12 19:04
            收起回复
              另一种解决方法是模仿美式滴滤机的思路,特点控制水流单向流动,尽量不搅动粉床的冲煮方式,这种方法仅仅把水铺在咖啡粉上方,因为有意控制搅动粉床的幅度。极大的减少了巴西坚果现象带来的细粉下沉。代表方案就是粕谷哲的四六法和一众平底滤杯冲煮方案。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3-03-12 19:23
              回复
                最后一种方式是浸泡萃取方案,这时风味物质的萃取就像课本上的层析实验〈溶解度高的色素在滤纸条上能跑出更远的距离〉溶解度高的物质析出后,会形成高浓的液体包裹着咖啡粉,反过来抑制溶解度不高的物质的析出。比如法压壶,杯测,聪明杯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3-03-12 19:30
                回复
                  三段式也可以是,scott rao的搅拌晃杯三段式,配合李震的粉床管理技巧。另外,日式慢烘节奏的膨胀度真的很高吗,同样烘焙度下可能并不高,只是一般见到的是中深烘焙所以容易萃取。


                  IP属地:广东11楼2023-03-12 19:34
                  收起回复
                    而三段式流行带来的最致命的问题就是被吹嘘成了一种万能的解决方案,迫使一些小白用这种适合高膨胀率豆子的方案去处理低膨胀率的浅烘豆子。因为三段式处理浅烘豆子颇有难度,甚至催生出这么一种武断的声音——三段式是基础,基础不牢,用别的方法冲的咖啡好喝也没用。上限肯定不如三段式。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3-03-12 19:35
                    收起回复
                      但我并不是希望彻底把三段式冲煮否定,只是想要表达这么一种观点——“三段式不是万能框架”请把三段式冲煮仅仅当成一种处理有一定膨胀率的豆子的方案,如果手上的豆子膨胀率做的偏低(比如翡翠庄园浅烘水洗瑰夏)那就该考虑一下,选择专门的冲煮方法来处理低膨胀的豆子。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3-03-12 19:40
                      回复
                        楼主对于新手有什么推荐的手法吗?


                        IP属地:新加坡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23-03-13 10:20
                        收起回复
                          我现在是注水30g闷蒸30秒,二次注水到130g,再注水到240g。
                          如果后段再分段的话不知道什么时候注水合适。注水晚了滤纸上还会出现断层。


                          IP属地:上海15楼2023-03-13 10:28
                          回复
                            中浅烘的豆子新手更适合怎么样的冲煮方法呢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3-03-13 10:33
                            收起回复
                              我基本每次用三段式都会过萃。入坑一个月之后,我基本上手冲就是折纸杯+蛋糕纸+一刀流。少部分二段然后第三段直接加水。


                              IP属地:广东17楼2023-03-13 10:3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