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蜓吧 关注:5,371贴子:60,904

回复:【RIver蜉】 A part of individual records of Family Odona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The male follows the female and guards, waiting for the opportunity to catch the female for mating。
这种行为在蜻科常见,例如鼎异色灰蜻、黑异色灰蜻等。


IP属地:四川16楼2023-02-27 23:20
回复
    黑丽翅蜻,通常认为是蜻科较为古老的一脉。
    对于这种美丽且常见的昆虫,于本地的个体却摸不透的出现规律,时有时无,但是可以确定它们极度依赖阳光,天气转阴立马全员人间蒸发。
    黑丽翅蜻雌雄似乎没有明显差异,我有意寻找它们后翅翅端透明区域、性别和色型的关系,但是好像看不出来明显的联系,雌虫通常是紫色型。亦或,紫色型通常后翅全彩或者透明区域是一条三角形缝隙。


    IP属地:四川18楼2023-02-27 23:28
    回复
      在烈日下,可见它们缓慢蹁跹于池塘上方,雄虫偶尔会选择杆状植物的顶端占据领地,但有时并不执着于守卫同一位置。静息时,雄虫会左右调节双翅,这也许是在保持平衡,但同样的姿势下华斜痣蜻并不会这样做,所以个人推测这是一种夸示行为。


      IP属地:四川19楼2023-02-27 23:28
      回复
        6/20
        叶足扇蟌,本地扇蟌分类不明,分子结果示可能内含新种,但介于干扰因素而尚不明确。HOWEVER,该生境中,依据明显的雄虫肛附器特征定种。
        雄虫中后足胫节膨大,飞行时似乎存在类似于鼻蟌的夸示行为。这种豆娘本应该非常常见,至少我在郊区随处可见,然而在这个地方,我全年仅见过三次。其中,一只雌性见于江边的沙滩,这也许提示叶足扇蟌不仅适应静水池塘环境,还能在大河中生存。
        这种异常的生境记录看似平常却极其重要,意味着寻找蜻蜓的生境如果按图索骥循规蹈矩,自以为拥有一本大图鉴,云鉴定几个种类即通晓天地蜻蜓,是多么愚昧而可笑的想法。


        IP属地:四川20楼2023-02-27 23:35
        回复
          舟尾丝蟌,2021年详细观察的目标种之一。
          神奇的豆娘,甚少有人密切的记录本种。截止2021年,我尚且认为一年两生,夏季型在六月出现七月消失,秋季型九月短暂出现后迅速消失。飞行期加起来不过一个月。
          当然在后续的观察中有什么新的突破和认知的改变,本文中暂且不谈。
          雄虫具有一定的巡飞行为,并不是一直悬挂在近水的植物茎干上。成熟的个体选择展翅静息,但未熟的个体合翅。


          IP属地:四川21楼2023-02-27 23:39
          回复
            雌雄差异明显,雌虫粗壮的腹面是橘黄色的,而合胸霜粉仅极少量覆盖,复眼颜色稍淡,但在阳光强烈时亦可出现亮蓝色。
            相比于夏季型,秋季型除了体型稍小,并无明显差异。雌雄联结产卵,它们青睐产卵于水面上漂浮的湿润的植物茎干,若雄虫选择裸露在水上的干燥位置,雌虫会拒绝产卵。



            IP属地:四川22楼2023-02-27 23:40
            回复
              7/3
              霸王叶春蜓,本种和"小团扇春蜓"的分类学地位不明,可能存在腹8th侧板差异,但国内主流观点认为同物异名。
              个人认为,真正的Ictinogomphus rapax (Rambur, 1842)因产于印度。
              强大的蜻蜓,但意外的羞赧。
              这种大型蜻蜓喜欢停落在杆状植物的尖端,用中后足夹住并固定,而非站立。不止一次观察到这种蜻蜓有冲入水中后快速飞出的行为,推测可能是在降温。


              IP属地:四川23楼2023-02-27 23:46
              回复
                蓝额疏脉蜻,活泼的蜻科,雄虫相遇会进行短暂的悬停对峙行为。雄性好斗,参见本人记录:
                【玉带蜻产卵随拍】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vL411H7uB/?share_source=copy_web&vd_source=9a1433f332bb6cad63a474185c51c5b1


                IP属地:四川24楼2023-02-27 23:48
                回复
                  7/23
                  再次回到闪蓝丽大伪蜻的采集地,一处大型广阔水域。在此处记录到一些未曾拍到照片的蜻蜓:异色多纹蜻,黄翅蜻,赤蜻属sp,大团扇春蜓。
                  这处水域的岸边,平原四巨头出现了三种,即闪蓝丽、霸王叶、大团扇,数量颇多。而碧伟蜓尚未查见,推测多数为迁移群落,而本地留居型较少未能查见。


                  IP属地:四川25楼2023-02-27 23:50
                  回复
                    在一个角落,一条城市地下排水沟汇成不足二十米的沟渠,排入这处水域。然而,不少鼎异色灰蜻在此繁殖。这说明它们对水质有极强的耐受力。
                    雄虫互相争斗,并在雌虫点水产卵时护卫。


                    IP属地:四川26楼2023-02-27 23:51
                    回复
                      7/25
                      卡萨印鼻蟌,2021年重点观察的物种之一。
                      这种罕见的鼻蟌出现在滔滔江水之中,在芦苇下方栖息,要拍到它们就必须面对坠入江水的危险,我也确实坠江,险些付出巨大代价,幸运的是坠江的地方并不深,但经济损益依旧严重。这种持久且劳累的付出,仅为了多一份观察记录,我想是某一心想卖稚虫捞钱的人他编纂【剿花檄文】的时候想都不敢想的。


                      IP属地:四川27楼2023-02-27 23:56
                      回复
                        大神科普了


                        IP属地:云南28楼2023-02-27 23:58
                        回复
                          雄虫在江水上方的枯枝占据领地并同其他雄虫争夺,遇到雌性会亮出白色胫节求偶,并且会以一种下弯腹部、背对雌性的领飞姿态带领雌性选择产卵位置。选定位置后,雄虫伏在枯枝上,有节奏的扇动翅膀,暗示雌虫产卵。
                          而后于2022年,再次对本种行为学及生态进行深入的观察,以至于有了学术界从未见刊的记录,但观察结果暂且不在文本提及。


                          IP属地:四川29楼2023-02-27 23:58
                          回复
                            黑暗色蟌/透顶单脉色蟌
                            我很惊讶于为什么这些色蟌能在大河中生存,尤其是更青睐山区的透顶单脉色蟌。
                            于2021年的记录中,两种色蟌都仅见雌虫,而2022的记录同样暂且不提,至于黑暗色蟌是否真的归属于【暗色蟌】这个类群,此处也不做探讨。
                            两者均混生在同一处江边的芦苇丛中,有时会群聚在沙滩上晒太阳。不过,我曾在距离江边大于五百米的地方见到过一只在马路上飞行的透顶单脉色蟌,雄虫,只能惊叹于它们的扩散能力。而这样的记录,同样的有力的说明了以生境类型圈画蜻蜓并不是十分靠谱的事情。


                            IP属地:四川30楼2023-02-28 00:03
                            回复
                              这些缅春蜓于江水中涌出堤坝羽化,数分钟即可展翅飞行,他们大多多藏于树梢或草丛,籍此规避天地和烈日。


                              IP属地:四川32楼2023-02-28 00:0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