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线宝吧 关注:2,778贴子:4,380
  • 0回复贴,共1

HJT产业化跟踪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HJT产业化跟踪更新:
两三年后的长期看,HJT更有希望成为未来主流的电池技术路线仍将形成共识:一是HJT的理论电池效率(HJT28.5%,单面to-p-c-on27.1%)和实验室电池效率(隆基26.81%,晶科26.4%)均更高,类比pe-rc24.5%的理论效率和23.3%的极限量产效率来看,单面to-p-c-on的量产效率上限约26%,而HJT在0BB和膜层优化下有望在23年底或24年H1接近26%的电池效率,因此看好24年及以后HJT在效率方面进展快于to-p-c-on;二是相比TO-P-C-on电池,铜电镀和钙钛矿叠层等提效新技术均与HJT的电池结构相对更为匹配,中期铜电镀带来效率约0.5%的提升,远期HJT与钙钛矿叠层后理论效率可达40%。
目前柿场对于HJT的fen歧点可能更多在于23年和24年的扩产节奏,首先机构认为23年HJT扩产量预计50-60GW,而24年HJT扩产量取决于:成本可否与TO-P-C-on即将打平(非即时打平)、HJT组件销售时是否有溢价(依靠更高功率,1%额外发电量约溢价5fen钱)、行业大规模扩产下供应链是否稳定(大厂更加看重)。
成本方面:目前TO-P-C-on电池片单W成本相比PE-RC高约3fen钱,HJT相比PE-RC高约7fen钱,预计23年底TO-P-C-on单W电池片成本可以与PE-RC打平,HJT相比PE-RC略高,降本进展具体取决于以下几方面,一是量产应用双面微晶后的HJT电池效率提升和生产运行稳定性;二是串焊机是否可支持更薄厚度的硅片和0BB组件;三是银包铜在电站端的可靠性验证;四是设备零部件进一步和规模效应带来的设备投Zi降本,目前3.5亿/gw,后续有望进一步降低。目前以上问题在近期产业链调研中得到反馈均较为积极,如果今年均可以验证通过,那么预计24年HJT可以看到更大规模的扩产。
HJT组件销售溢价方面:目前销往海外的HJT组件平均有1毛5-2毛的溢价,热带地区溢价会更高,国内溢价约1毛。
供应链稳定性方面:大厂相对更看重,设备企业的产能已在逐步提升,后续交付周期预计会有所缩短。
继续看好HJT预期差较大的设备龙头捷佳伟创与组件弹性龙头东方日升。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3-02-20 16:57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