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宋吧 关注:367,930贴子:28,673,895

这个话题又能讨论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其实总体来讲可以算是一场战争,是一场微生物入侵,我们防御的防守战。
正因为是典型的防御战,全国防线是一体的,所以探讨失守的原因,并不在于某某地方守住了,某某地方还能坚持。而在于哪里没守住。只要一个地方支撑不住了,那就等于防线的全体失守。
能明白以上道理的人,在10月初就会发现部分防线已经支撑不住了。
西城墙的支撑不住是防线失守的第一阶段。10月底,城防内部出现了敌军空降中心开花事件(大逃亡),同时南线(穗)出现大范围破防,西南(渝)紧跟着破防,最后司令部也破防了。
于是到11月11日,司令部意识到继续目前的防线已无可能,于是做出重大部署调整,准备第二道防线。
可惜这个第二道防线没准备好,就全线失守了。


IP属地:上海1楼2022-12-25 12:32回复
    主要是既要又要还要,其实如果只一个地方话,理论还是能顶一段时间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2-12-25 12:58
    回复
      [奸笑][奸笑]事实就是我们说的是动态,但执行的是绝对,第九版出来后东北也就执行了一个月,然后就加到比第九版前还夸张。开始是无风险三天,然后加到无风险七天七检(不能出门),由于传播速度太快各地的方舱已经爆仓。后期只能开始执行无症状居家,现在看病挤兑那时候是你在家烧到40多,想打120需要疾控评估疾控结果出来前没有120会拉你。[奸笑]真想清零就一个办法,长期取消所有城市之间的个人流动。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2-12-25 13:09
      回复
        去看唐湘龙采访王孟源视频,说的非常清楚。首先,确实奥密克戎死亡率下降,传染力上升,放开是大势所趋。其次,即致死率下降也是死亡率三倍于流感,参考台湾多挂人数,意味着有大陆百万等级老弱的老弱会牺牲,但从经济角度讲,他们不是消费中坚力量,不影响经济大局。第三,原本剧本是到明年三月做好第四针普及和物资储备后逐步有序开放,最大限度减少牺牲,但因缘际会,门被推开了。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2-12-25 13:53
        收起回复
          个人感觉从14变7就开始了,后面一系列反应不过是必然结果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2-12-25 15:10
          回复
            总结,对奥认识不清,心存幻想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22-12-25 15:10
            收起回复
              但凡司令部肯正视防线终将守不住的客观事实,早做撤退到第二防线的预案,也不至于连感冒药都缺。当然话说回来,即使司令部现址,政策上也是悄悄留了十天左右屯弹药窗口期的,但好多人这十天都拿来指点江山浪费了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22-12-25 15:29
              收起回复
                时间点说错了事实上从上半年魔都防线出大篓子事后没见啥查处措施开始,人心就乱了,再到第九版以后失守就只是时间问题了,这一点有点见识的人都能看出来,只是11月底到12月初的急转弯失守速度之快出人意料罢了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2-12-25 16:30
                收起回复
                  但以上破防还只是表象,哪个防线坚守不住都是偶然事件。真正的核心是各个防区的粮草已经见底了。在10月就已经冒出各种粮草不济的消息,所以虽然某地破防是偶然事件,但破防这个事件本身却已经是必然事件。
                  或者说从5月26日,总部发布命令,防线的粮草不再统一筹措,而由各个防段自行筹措粮草时就已经决定了11月的结局


                  IP属地:上海14楼2022-12-25 16:36
                  收起回复
                    至于很多人诟病的6月28日第九7+3,明显是自行筹措粮草的延续,这也算是我们的一项传统:“不给粮草给郑彻”,放松约束让防线各行其道自行筹粮。


                    IP属地:上海15楼2022-12-25 16:37
                    收起回复
                      当然5月26日的命令也是必然的,这是敌军今年突然攻势变强几倍,又转变策略不再大杀四方,导致精准防守失效的必然结果。
                      毕竟总部的粮草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精准防守还能勉力支撑,等到各个防线都需要常态核酸加封控的常态海量支出时,支撑不住也是肯定的。


                      IP属地:上海16楼2022-12-25 16:39
                      回复
                        放开没毛病,就是放开的太突然、太彻底,无条件投降的命令到一线部队都有缓冲时间。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8楼2022-12-25 16:47
                        收起回复
                          1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22-12-25 19:27
                          回复
                            感觉像是被人下套了


                            IP属地:北京23楼2022-12-25 19:41
                            回复
                              一个措施,首先它的出发点和利弊判断的逻辑在哪。。然后遵循的规则才是什么。
                              比如特朗普防疫开始搞的就很糟糕,是因为一心讲他的政治利益,对防疫应对很不科学。迎合民粹和讲科学防疫,就不太对付。结果是防疫搞太差下去了。
                              历史上,守国安民,杀良抢功的事很多。有功不能赏也很多。
                              因为根本上,功是有价值的,民无所谓,皇权立场又是大过所谓功的。
                              所以,为民的逻辑,要讲究什么?是最麻烦的。。基本上,就像国外一样,别想什么“办大事”。
                              科学的逻辑,是透明公开追求真相预测应对。。啊,讲的也不是这个。
                              为功的逻辑,才是主逻辑。。功的逻辑,自然是一将功成万骨枯,那也是大义大业是ok的。只是吧。为功的逻辑,最后,也总是和为民和科学逻辑冲突。。最后想的很好,做不成。
                              放开是客观必然的结果,而非一种选项。但对于功来说,就毫无优越性可言,实际就等于没价值没太大心劲动力,去讲究怎么更好更舒坦的放开。
                              这是功的逻辑。。
                              所以人们执着什么逻辑,就按什么价值判断和逻辑行事,包括认知和解释也是如此。
                              反正,民再想当大业螺丝钉,实际真打到自己脑门上,生物本能也要反抗。
                              科学么,反正人可以随便不按规律办事,结果就是没结果,也没啥好说。
                              功的逻辑么?再找下一个胜利场。。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22-12-25 19:4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