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吧 关注:21贴子:47
  • 2回复贴,共1

治理河湖污染的主要技术方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目前治理河湖污染的主要技术方法有:
1、物化法:物化法是利用物理、化学原理对污染水体不断进行电解、絮凝、催化氧化、过滤等方法,硝化、降解、分解吸收污染水体中的有害物质。此种方法在处理污染水体效果明显,但是投资费用较大,运行成本较高,不适应治理大型水体。
2、生态湿地修复法:生态湿地具有降解污染物,净化水质的功能,使污染水体流过生态湿地逐步降解污染物,提高水质标准。但是生态湿地要求面积大,净化效率低。
3、配水、调水法:配水、调水对某一城市、区域是一个较为理想的方法,见效快,成本低,但是配水、调水不是真正解决污染水体的方法,只是将污染水体从某一区域转移到另一区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4、生物—生态水体修复法:生物—生态水体修复技术主要是利用天然存在的微生物,在人为的干涉下,在一定的生存环境条件下,经过原位培育,增加微生物活性能力,通过微生物生命活动,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逐步恢复水生生态系统,目标是恢复水体的自净功能。
针对城市景观河道防止水体富营养化,我们主要采用生物—生态水体修复法,通过投加
“河湖水质调节剂”增强微生物活性和分解能力,提升水体自净能力,净化水质、维护水体生态平衡。投加“河湖底质改良剂”17513244553增加底层水体的溶解氧,打破河湖底泥与底层水的界面,疏松池塘底质,使底部的泥土变松,使残饵和死藻等微粒悬浮,形成有机絮团,促进水体中的溶氧更多地进入到池塘底泥中,促进池塘底部有机物的分解。从而达到改良底质的效果。
通过投加“河湖富营养抑制剂”抑制生态水体中的有害菌类,有害藻类,同时分解水体中的有机化合物,从而维持良好的水生态平衡。


IP属地:河南1楼2022-10-27 09:28回复
    河湖底泥改良剂是由增氧剂、表面活性剂、钠离子置换剂、有机酸及无机分子缓冲剂组成的混合物,经过水中的链式反应,可连续持久的产生小分子自由羟基,新生态氧和活性氧衍生物,增加底层水体的溶解氧,打破池塘底泥与底层水的界面,疏松池塘底质,改底解毒后能够使底部的泥土变松,使残饵和死藻等微粒悬浮,形成有机絮团,有利于底部有机物的分解;自身具有强氧化性能,能够将底泥中有机物分解产生的还原性产物(亚铁离子等)氧化,提高底泥的氧化还原电位,减少底泥中的氧债。在改底的同时,自身具有较强的杀菌和抑菌作用,改善池塘底部厌氧条件下病原菌滋生的状况,维护池塘底部的健康。适用于各类景观水池、湖泊、河道污泥的生态治理及底泥的生态修复!


    2楼2022-12-23 12:20
    回复
      河湖净化剂15981907543(微信同号)


      IP属地:河南4楼2023-03-20 11:0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