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吧 关注:63,547贴子:175,560
  • 1回复贴,共1

焦虑的产生过程与系统改变方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全文16539字,用心阅读需要足够的精神和时间,建议调整好作息后,用心读,精力不够的,分多次读,这是完备的必经的改变方案。
前言
改变始于理解,要弄清焦虑症的系统改变方案,需要先理解严重焦虑的发生过程,下面结合心理咨询师一宁制作的“焦虑产生过程图”,用8小节内容为您描述。

一、焦虑症的产生过程
我们先从成长环境说起,最后才说表层的焦虑感受和躯体反应。希望您能大概理解到,您的焦虑困扰是如何一步步产生的。
(1)过去的成长环境决定一个人有怎样的内心世界。
好的成长环境,让内心世界充满了正面力量。
不好的成长环境,让内心世界里,不仅没有正面力量,还有创伤后留下的阴影。
下面用举例的形式,围绕不好的成长环境展开描述,它们是焦虑症产生的根源。
例如,“被严苛对待”发生的时间越早,尚未茁壮的心灵,受到的影响会更大,由于越小越脆弱,无力抵抗,张三就只有通过严苛要求自己,处处顺从他人,才能更好的活下来,而且这种严苛自己,顺从他人的状态成为一种模式,固定了下来。
再如:T君在婴幼儿时,爸妈迫于生计,不能稳定地陪伴孩子,使得T君有了一种阴影:我所爱的人可能会消失,当他她消失的时候,我十分无助,无法自己照顾好自己。
每个人的内心世界丰富多彩,还有更多不良成长环境与内心世界对应关系的例子,暂不一一赘述。仅继续围绕前面张三、T君的例子,延伸比较普遍的内心世界的图景。
在我们持久被严苛对待、持久没有被稳定照护的同时,也就没有得到足够的温暖与支持,常常处于恐慌不安之中。没有被温暖与支持,心灵则难以茁壮成长。虽然后来身体长大了,有的朋友的人际环境也变好了。但是,经受过度的恐慌和不安后,为了避免再次遭受难以承受的恐慌与不安,我们把“自我防护”当成了主要的人生方向和目标,生命主要围绕防御而展开,比如,学生努力考大学,是为了逃离原生家庭的侵入,或者,努力取得好成绩,是为了让他人满意,不想进入婚姻是怕再次受伤,出门精心穿搭,是怕招到贬低……当生活的点点滴滴都与“自我防护”相关的时候,就无法在体验当下的过程中成长自己,成长停滞在最初经受过度恐慌时:
与人没有深度的关系故感到孤单,没有存在感;
不能体验当下,人生经验和人生意义则无法建立;
长期跟不上正常的学习、工作、人际节奏,则感到被歧视,没有自信。
不能活出内心那个真正的自己,就会有不真实感,世界和我自己都是陌生的。
如果我们在经受糟糕事情的时候—比如性侵、虐待、霸凌、严苛控制、遗弃等等,感到没有得到来自他人的任何帮助,而我们身处其中感到非常无助,那么,在以后的人生中,我们会顽固性地认为:会有糟糕的事情要发生,那个时候没人会来帮助我,也不会有人在乎我,我也不相信他人能帮助到我,然后,我们犹如身处孤岛,感到非常无助。甚至有的朋友还会认为是自己的错,陷入“受害者有罪论”,这会让人抑郁。
(2)不同的内心世界决定不同的想法。
每当遇到刺激事件,内心世界的阴影、信念、模式等,都会被激活,并产生一个想法,越是让人感到危险的想法,往往越是潜意识的,当事人无法用言语表达,无法清晰的自知,但晚上做的梦,或者在咨询师一宁引导下做的意象,一直都在表达。
比如,每当没有睡好,对自己严苛者就恨自己,心想“为什么睡觉这个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好呢?”。当恨的情绪太强时,就更没睡意了。严苛的模式,从小养成,想要改变,绝非朝夕之事,用种种方法调节数十天后,总没成效,于是又谴责自己,“怎么总做不到”。
有抛弃阴影者在没有完成心理的成长之前,遇见照顾自己的对象,如恋爱对象,不合格的心理老师等,很依赖,当依赖对象突然消失,会感到崩溃、恐惧、抑郁。让自己崩溃恐惧抑郁的想法是什么,当事人难以用言语表达,因为它们是潜意识的。
胃部不舒服时,此生还没有活出自己,因而恐惧死亡的你,心想是不是有胃癌了?
刺激事件,是非常广义的,除了前述依赖对象的离开、睡不好、调节不好失眠、身体不舒服,还包括一句贬低的话、焦躁的感受、被打探难堪的隐私、被评论、狭窄空间、距离医院较远的地方、天冷、黑夜刮风、绿茵茵的草地、失业、负债、调岗、与陌生男性乘坐电梯、伴侣冷漠、朋友控制、吓人的新闻信息、尖锐的声音……等等,所有焦虑困扰者的刺激事件累计起来,就非常多。
当一个非常平常的事件,就成为了我们的刺激,激活了非常大的焦虑,说明需要调节我们的内心世界了。
有些事件的确是一个非常大的刺激,谁身处那个位置,都会深受冲击。
(3)灾难想法导致焦虑情绪和气血的变化
刺激事件常常是中性的,不好也不坏,主要是不同的内心世界决定不同的想法,内心世界有创伤阴影,正面力量又不足的,面对一个平常的事件,也能引起灾难想法。
灾难想法导致焦虑情绪和气血的变化。
当您认为身体不适是严重疾病的征兆,难免会害怕,当您认为他人离开后自己无法独立存活,您必然感到恐惧和无助。各种灾难想法会导致害怕、恐惧等焦虑类的情绪,我想大家都能明白这一点,无需过多阐述。
同时,灾难想法还会引起身体气血的变化。
(4)饿、熬夜、生育等也能引起气血显著变化
长期过度内耗,或者长期有种种不良习惯消耗,导致身体已经很虚弱的朋友,气血很容易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比如有些焦虑症困扰者害怕冬天,因为太冷时不舒服的躯体反应增多。或者身体还可以,但遇到了太强的刺激,比如熬夜一整晚,生育,坚持不正确的减肥等等,也会过度扰动气血,进而让身体不舒服,不少焦虑症困扰者会把这些不舒服的躯体反应当成焦虑症发作了,并感到失控。
(5)内心世界里的正面力量不够,又没有可靠的支持者,焦虑才变得难以承受。
当正面力量很不够,外在又毫无可靠的支持者时,焦虑才变得难以承受。比如,对周围人的言行过度敏感,路上尖锐的声音,也让人难以承受。相反,有静定的人与你在一起时,或者你的内心已经内化了静定的状态,那么,面对反常的危险冲击,你也能有条不紊的应对。
正面力量,包括信任与希望感、定力、安稳的心理状态、深度的觉察力、充足的精气神、稳定的积极的自我评价、良好的自我功能等等。
支持者,主要指有一个可信可靠的人,能起到安抚你情绪的作用,他她可以是你的父母、伴侣、同学、同事、老师、心理咨询师等等。
(6)过度的气血变化引发不适的躯体反应。
当你的觉察力提高后,能够觉察到,一阵绵密的想法,都能引发身体感受的变化,比如头部紧绷、呼吸加快、小腹不蠕动等。也就说,任何想法都会引起气血微妙的变化,灾难想法更会引起气血的变化,只是一般人不容易觉察到,只有在灾难感过大,气血变化程度过大时,才会引起明显的躯体不适,并注意到它。
过度焦虑时,人体的气血总体上是向上走的,从头到脚的20多个躯体不适,都与此有关,比如:胸部头部的气血过多时,你会感到头晕目眩,额头发热,胸闷,肠胃以下的气血减少,你会感到肠胃难受、尿频、腿软,如果您善于结合中医理论去观察与理解,能感受到这个规律的真实不虚。
(7)濒死感等强烈的焦虑感受与躯体不适本身也是一个刺激事件。
由于正面力量的不足和有效支持者的缺乏,濒死感等强烈的焦虑感受与躯体不适本身就是一个刺激事件,让当事人不由自主的灾难联想,是不是要死了?是要患大病了?过度的灾难联想又引发过度的气血和情绪变化,进而又引发新一轮的躯体不适,由此进入了让人感到失控的恶性循环圈。在恶性循环圈的逼迫下,不少焦虑的朋友以为自己真得病了,并首先求助生理医生,但做了一系列检查,指标都是正常的,这个时候,让人感到迷茫和无助。
(8)知道是焦虑症后
当知道是焦虑症后,有的会暂时安心下来,因为终于知道是怎么回事了。有的朋友会面临病耻感,向领导请假不便说明真相;有的会有障碍感,因为一开始没有遇到正确的治疗,即便吃药已经有一年以上了,有些朋友还是没有得到稳定改善;有的朋友四处搜索资料,被负面信息吓倒,又留下一个需要消化的阴影。
反复遭受过创伤的朋友,对他人的信任受损,不相信有人能帮助到自己,这会使自己独自面对,在没有强壮的心灵之前,独自面对其实很难。一困扰者徘徊了7年,才决定获得一宁心理咨询的帮助,7年啊,经历了多少焦虑。


IP属地:湖南1楼2022-08-30 15:40回复
    二、焦虑的系统改变方案
    焦虑困扰者比较着急,一般只关注焦虑感受和躯体不适。对“焦虑产生过程图”的其余部分,很少注意。然而,表层的焦虑和躯体不适,只是冰山一角,欲真正稳定改变,需系统改变,系统改变是相对缓慢的过程,有人爱说“一招解决”、“迅速摆脱”等让困扰者舒服的话,但实际上,要么只能暂时有效,要么暂时也没效。我强调系统改变,符合客观事实,同时也在维护大家容易破碎的信心和力量,当一招不能解决、不能迅速解决的时候,我担心有损“对改变的信心”,以及对人的信任。
    系统改变需要涉及“焦虑产生过程图”所示的每一个要素,各个要素之间,彼此关联着,犹如“牵一发而动全身”,又彼此制约着,比如想改变气血,却又受制于社会支持者缺乏,彼此制约使得前期的改变更难,我们需接纳这个难点,耐心等待。
    接下来,我先讲解改变的基本前提,再分别讲解每一个要素专属的改变方案。最后结合案例解析,就实际操作做一些说明。
    (1)维护“观察、思考、体会”的自我功能,是改变的前提。
    观察、思考、体会的自我功能,减少被感性的灾难想法带走、被错误的调节观点误导的可能性,助你渐渐洞见改变焦虑的真理。这是大家最容易忽略的最基础的改变方法,在你急于听闻治疗方法的时候,却忽略了最基础的自身状态。
    如果你处于惊慌的、不是气定神闲的、头脑不清晰的、注意力难专注的状态,观察、思考、体会的自我功能就是不足的。这时却要去四处查阅资料,一方面,容易被不好的信息吓住,比如一困扰者在网上看到某文章说,焦虑症会让五脏六腑烂掉,他居然信了,并害怕了很久很久;另一方面,容易错会本来是正确的信息,比如错误理解对呼吸的调节方法,导致胸闷。
    因此,每天的目标之一,是让自己尽可能有“沉静观察、思考、体会的状态”,那么每天只有1小时这样的状态。
    如何达成:
    1、对轻度的、心有资源的朋友而言,给足自己休息与放松的时间,就可以了。
    2、定力或正念练习10分钟。相反,不宜沉溺于视听信息太久,超过30分钟的视听足以让脑力下降,减损阅读思考书面文字的能力。
    3、如果做不到定力练习,或效果甚微,可以获得可靠的规律的心理咨询,可靠是指咨询师的能力足以帮助到你,规律是指在一段时间内,每周都与心理咨询师在固定时间交流,当你感到心理咨询起效了,也与咨询师建立了安全的依恋关系,那么,就如一宁的一些来访者所描述的:“在我特别困难的时候,听见你的声音,我都是安全的”;“当视频开启,即便什么也不说,大约10分钟,我便渐渐安宁下来”;“我内化了你沉着应对的状态。”当我们内在安宁了,就能恢复与保持观察、思考、体会的状态。
    4、如果没有条件获得心理咨询,或者情况比较严重,可以尝试精神类药物,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满意,但部分人的情绪能因此安宁下来,并恢复观察和思考能力。
    5、更严重的朋友,需要前述四个方法,一起上。


    IP属地:湖南2楼2022-10-21 14:1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