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翻译吧 关注:236贴子:441
  • 0回复贴,共1

很多人都不知道的SCI医学论文插图规范(一):插图分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们都知道,科研论文一般包括两大部分:文字描述和图表部分,图表是辅助文本直观、形象、简洁的表达作者研究观点的重要手段,且图表往往更为直接和关键。
越是高端的杂志,所发表的文章不仅语言地道流畅,而且图片也非常精美,插图摘要能够让人产生阅读全文的兴趣,诸如Nature, Science, Cell, Lancet, PNAS等杂志均属此列。
但是很多作者所提供的原始图片没有达到SCI插图的最基本要求,为此,少则影响论文发表的水平,减少论文被引用的次数及影响力,多则最终导致文章无法顺利发表,令人非常惋惜。
但是以上问题完全是可以避免的。下面小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一般SCI杂志对插图的各种要求,希望能对大家有些帮助。
一、插图分类
SCI论文插图可分为三大类,分别是照片(通过数码相机、扫描仪或CCD成像获得)、线条图,以及表达文字意思的示意图。
照片类插图对分辨率的最低要求是彩图:大于300 dpi;黑白/灰度图:大于600 dpi。
为了应对不同杂志对插图处理的各种需求,我们在采集原始照片的时候应尽可能使用高分辨率模式成像(建议长宽比不低于2560 × 1920 dpi, 一部500万像素以上配置的相机即可满足要求)。
所有显微镜照片(细胞、荧光)、电镜照片、电泳凝胶照片、免疫组化照片等等,以及这些照片的组合图都属于照片类插图(又叫位图),一般要求用TIFF格式(或高分辨率JPG格式)保存,投稿时多与文章正文分别上传。
照片在拼接为论文插图之前需要预处理,如瑕疵修复、调整光线、对比度,长宽比/大小(插图尺寸要求,后面介绍)等等,通常使用Adobe Photoshop (PS)软件来完成,其处理过程中可保持图片分辨率且不丢失像素信息。
线条图包括各类采样软件输出的结果,如PowerLab的动作电位图、流式细胞图、红外、质谱图等,以及通过原始数据统计分析后制作的线图、饼图、柱状图、散点图和条形图等等。
这类图表建议保存为PDF格式(矢量图特性:通过记录点、线及颜色信息,无论放大多少倍都非常清晰,不会失真)。
PDF格式的图片可通过Adobe Illustrator软件随意编辑和优化。需要注意的是,无论哪种方式获得的线条图,千万不要通过截图软件来保存原始结果,这样做一来会导致后期无法修改图片,更重要的是截图过程将极大损失图像的像素信息。
示意图的目的是为了更直观的表达文字,或反应研究思路、说明筛选流程等,使之简明易懂。如手术示意图、医学模式图(信号转导通路)、研究流程图等等。
这类图片最好通过Adobe Illustrator软件绘制,有的作者也通过PPT或Word绘制示意图,但不论采取哪种途径,结果最好都保存为PDF或EPS格式(即矢量图格式),以便后期通过Adobe Illustrator修改和按照不同杂志社的要求制作插图。
今天的介绍就到这里了,下期小译将继续为大家介绍插图的颜色、尺寸及分辨率要求。


IP属地:湖北1楼2022-08-25 17:01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