螃蟹吧 关注:73,476贴子:538,495

【第三期】陆蟹基础饲养模式.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过去这几年里,大部分玩家都会有共同的问题:
就是陆蟹该用什么环境养 ?、垫材用什么?土养会提升状态吗?该用多大的箱子?用淡水、汽水还是海水?需要给双水盆吗? 等等一系列问题…
那今天就给大家完整介绍一下国内流通陆蟹的所有饲养模式。
此次展示饲养环境图片部分由
ALTITUDE.STUDIO/奔赴@奔赴sky . 提供 希望大家参考.


IP属地:黑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2-08-22 21:26回复
    一、“沙养”
    适用:基本可以概括国内流通所有陆蟹.
    “圆轴 图氏 仿地蟹 地蟹 强盖 以及陆寄居蟹(需单养/隔离蜕壳)椰子蟹.”
    这套饲养模式从19年初陆续使用——以及推广到现在2022年已经成为大部分玩家主流饲养模式。 下面为大家介绍“沙养”的主要配置、以及日常维护.
    1.配置:
    (1)整理箱(非打孔)、爬箱/超白缸(需要缸盖或加湿器).
    (2)垫材: 5号以上珊瑚沙、铁胆沙、珊瑚骨、大颗粒溪流沙….
    (3)水盆:小货箱/新派水盆(T3/T4)
    2.日常维护:
    “沙养”环境维护非常简单,T3保持水盆水质即可,定期换水. T4可以不需要水盆,但是需要看个人能力,如果对湿度没有把握 加水盆也没有任何问题。


    IP属地:黑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2-08-22 21:32
    收起回复
      二、“水养”
      适用:圆轴蟹属、图氏蟹属
      这个饲养模式的发展其实比较有意思,最开始是在19年末,为了除掉腮里寄生的跳虫.后来慢慢开始大规模使用“大水体饲养” 到今天为止也有小两年的时间从背甲1cm以上 到12cm以上。
      大概有近百只t3用来“水养” 其中蜕壳损耗在小两年时间 仅仅只有一只,其它原因造成损耗不超过5只。
      “大水体饲养”今年通过人传人的形势也有好多玩家在使用,但是我始终没有正式推广,关键在于大水体饲养的不稳定性。 “水养”很多玩家看到的都是 干净、整洁、方便.. 当然这也确实是“水养”的优点.
      其实想长期使用“大水体饲养”是有一定难度的,第一点就是无垫材 无沉积、控制喂食量 . 第二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盐的选用:人工合成盐品牌众多,大部分玩家觉得“养一只螃蟹 不需要给什么好盐”,有这样的想法那就大错特错了. 这里简单给大家说一下,例如蓝珍 益尔 用纯净水化开的那一刻开始,里面的np是非常高的 而且钙、镁、ph、kh等元素与天然海水相差甚远. 重点是p高会造成蜕壳断腿/卡壳..等等问题。如果想使用大水体饲养,我个人非常建议要使用中高端珊瑚盐。
      接下来就为大家正式介绍“大水体饲养”的所需配置以及日常维护.
      1.配置:
      (1)盐:FaunaMarin、TropicMarin、Aquaforest、COVE.
      (2)刷洗干净的青龙石或无任何释放的人工石
      2.日常维护:
      定期换水即可.


      IP属地:黑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2-08-22 21:43
      收起回复
        三、常见问题.
        (1)“养陆蟹需要双水盆吗?”
        我个人认为是完全没有必要,起码我自己不可能会用双水盆. 汽水与淡水混用即可 不需要这么麻烦。
        (2)“整理箱一定要打孔吗?”
        分地区,如果是北方玩家 完全没有必要打孔,室内蒸发量大、湿度波动也大. 这个时候会有一部分玩家考虑空气流通问题,其实多虑了 蟹对空气流通这个说法要求并不高,整理箱盖子原有的缝隙即可达到正常饲养要求. 南方玩家如果室内温度特别高可以考虑打孔.
        (3)“为什么不推荐土养?”
        主要原因就是 不可控.、其次很多人都追求大个体,但是提供的饲养环境却小的可怜.排泄物不及时清理秒变粪坑. 想依靠那一点土来降解基本不可能. 食物会沾上泥土一起被蟹吃掉极有可能出现问题。
        (4)“盐度大概在多少?”
        1.010-1.015
        (5)“大个体t3刚到家该如何养定?”
        直接使用大水体 用FM/TM 1.015-1.020.
        两天内水中没有任何异样可以降到1.010.
        如果“吐黑水”直接100%换新水 1.015.
        始终持续7-30天以上,直到排便成条状且正常开口。(仅个人方法,可参考)


        IP属地:黑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2-08-22 21:51
        收起回复
          总结
          在个人饲养模式上 ,我们一直在最求人与蟹之间的平衡点. 不仅要满足蟹的需求 同时也要满足我们在饲养体验与观赏上的需求.相互妥协。
          一个表象 有很多种原因
          一个问题 能摞列出背后很多种问题
          不盲目下定结论,在这个圈子没有什么是绝对.排除一切不可控因素 抓住重点 才能玩好养好.最后感谢大家支持。
          关注


          IP属地:黑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2-08-22 21:55
          回复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2-08-22 22:06
            回复
              顶彪哥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2-08-22 22:06
              收起回复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2-08-22 22:06
                回复
                  顶🔝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22-08-22 22:09
                  回复
                    精 给你🥵


                    IP属地:日本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22-08-22 22:10
                    收起回复
                      dd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2-08-22 22:18
                      回复
                        好贴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2-08-23 03:08
                        回复
                          顶帖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2-08-23 05:46
                          回复
                            顶帖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2-08-23 06:59
                            回复


                              IP属地:福建18楼2022-08-23 11:2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