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风水吧 关注:342贴子:999
  • 0回复贴,共1

提到《周易》你会想到什么呢?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想到的还是挺多的
《周易》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提到《周易》你会想到什么呢?

是封建迷信的产物?是晦涩难懂的古籍?是算卦预测的方法?还是我国最古老的宗教?
你可能觉得《周易》离我们的生活很远,但其实它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人的名字、很多地方的名字以及很多广为流传的成语和“老话儿”都源自《周易》。
一、源自《周易》的名人
蒋名中正、字 介 石,出处《周易・豫卦》:“中正自守,其介如石。
臧克家,(作家,著有广为人知的《有的人》),出处《周易.蒙卦》:九二,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
“茶圣”陆羽,字鸿渐。出处《周易.渐卦》: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吉。
相传,陆羽三岁时被智积禅师收养,智公以《周易》演卦,爻辞曰:“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吉”。遂定姓为“陆”,取名为“羽”,字“鸿渐”。
莫文蔚,歌手、演员。出处《周易.革卦》:君子豹变,其文蔚也。
二、源自《周易》的地名
北京城的设计源于《周易》的智慧,很多名胜古迹的设计也遵循《周易》的道理,建筑的命名也来自《周易》,比如故宫。

故宫的建造是按照《周易》中中正和谐的中心思想,呈中间高、两边低的布局,中线部分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相当于前面办公,后面生活。
前三殿后三宫,好比《周易》两个三爻卦构成一个六爻卦。外朝的中心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統称三大殿,是国家举行大典礼的地方。内廷的中心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官,统称后三宫,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
这些名称都取自《周易》:太和、保和取自《乾》卦“保合太和,乃利贞”;中和是《周易》中正和谐思想的体现;乾清宮(皇帝所住,为天,乾卦)、交泰殿(天地交合,康泰美满,泰卦)、坤宁宮(皇后所住,为地,坤卦)都用了卦名。前三殿是阳,后三宮是阴,阴阳中和,构成一个地天泰卦。
三、源自《周易》的成语
在汉语中,有200多条成语源于《周易》,这些成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内涵,为人们揭示了朴素而深刻的道理,指导人们的言行。
1.自强不息
【出处】《周易.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释义】自强不息的意思是自己要努力向上,永远不懈怠。深层次的意思是一个人不管身处怎样的环境之中,都有坚持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付出,才能成就一个强大的自己。
2.厚德载物
【出处】《周易.坤卦》:“君子以厚德载物。”
【释义】厚德载物提倡的是一种宽容精神,它要求一个人像大地那样厚实宽广,像大地承载万物、生长万物那样,在为人处世方面心胸开阔,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3.朝乾夕惕
【出处】《周易.乾卦》:“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释义】朝乾夕惕形容一天到晚勤奋谨慎,没有一点疏忽懈怠。
4.刚柔相济
【出处】《周易.系辞上传》:“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
【释义】刚柔相济的意思是刚强的与柔和的事物互相调剂补充,使之恰到好处。这条成语强调的是人们在处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关系时,必须顺应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注重和谐、协调、平衡,做到不偏执、不过激,从而达到趋吉避凶的目的。
5.物以类聚
【出处】《周易.系辞上传》:“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释义】指同类的东西常聚在一起,志同道合的人相聚成群,反之就分开。现多比喻坏人和坏人常在一起,互相勾结。
6.触类旁通
【出处】《周易.系辞下传》:“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
【释义】触类:接触某一方面的事物。旁通:互相贯通。掌握了某一事物的知识或规律,就能推知同类的其他事物。
7.见仁见智
【出处】《周易.系辞上传》:“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
【释义】对同一事物,因各人观察的角度不同,看法不一致,就叫“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简作“见仁见智”。
8.殊途同归
【出处】《周易.系辞下传》:“子曰:‘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虑?’”
【释义】原作“同归殊途”,意谓通过不同道路,达到一个目标。孔子曾经说过,天下的人,最后都回到同一个地方,但走的路不同;天下的道理,本来是一致的,但人们却有种种的思虑。
9.匪夷所思
【出处】《周易.涣卦》:“涣有丘,匪夷所思。”
【释义】夷:平常。匪夷:不是一般人。匪夷所思 ,不是一般人所能想像,形容人的思想、言谈、技艺、事情等离奇,超出寻常,也形容所见事物的离奇或复杂。
10.群龙无首
【出处】《周易.乾卦》:“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释义】首:头,引申为领袖。一群龙没有一个领头的。比喻众人会集,没有领头人,无法统一行动。
11.出神入化
【出处】《周易.系辞下传》:“精义入神,以致用也……穷神知化,德之盛也。
【释义】神:神妙。化:化境,极高超的境界。出神入化 ,超越神妙,入于化境,形容技艺达到极高的境界。
12.否极泰来
【出处】《周易.否卦》:“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 “象曰:天地不交,否。”《周易•泰卦》:“泰,小往大来,吉亨。” “象曰:天地交,泰。”
【释义】“否”、“泰”为卦名。天地交,即天地相互作用,谓之“泰”,不交谓之“否”;“泰”则亨通,“否”则失利。意思是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也就是达到一个关节点,就要向着它的对立面转化,一事物变成另一事物,“否”可以转化为“泰”。后来便常用“否极泰来”形容情况从坏转好。
4、源自《周易》的“老话儿”
除了流传广泛的成语之外,《周易》中还有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老话儿”,同样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古老而深沉的智慧。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出处】《乾卦.象传》
【释义】上天以刚健有力的方式运转变化,从不停止。君子应当效法天道,像上天那样自立自强、奋发拼搏,顺境时不松懈、逆境时不言弃。
2.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出处】《坤卦.象传》
【释义】大地宽广博大,包容万千事物,承载众生。君子应当效法大地,不断修身养性,提升个人品德,和大地一样用宽广的胸怀容纳万物。
3.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出处】《系词·下传》
【释义】不做大量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会的善事,不足以成为一个有声望的人。不干许多有损他人、危害社会的恶事,就不会自取灭亡。
4.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出处】《系词.下传》
【释义】事物发展到极点,就要发生变化;发生变化才能使事物的发展畅通无阻,事物才能持续不断地发展。
5. 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智谓之智。
【出处】《系词.上传》
【释义】仁义的人遇到一个问题/事件,说它是仁义的,智慧的人遇到一个问题/事件说它是智慧的。比喻对同一个问题/事件,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
「裴翁易文化」
6.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出处】《坤卦.文言》
【释义】长期做善事的家庭,积累的福德一定会传给后代、造福子孙。长期做恶事的家庭,累积的众多祸患,也一定会危害到自己的子孙后代。
《周易》的智慧和道理并不深奥,它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就像《周易.系词上传》中所说: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1楼2022-06-13 10:2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