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公考吧 关注:3,554贴子:20,752
  • 2回复贴,共1

省考行测选词填空备考:区分词语很重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22-05-30 15:38回复
    和大家分享一个可以分析词义的方法——语素分析法。
    那么语素分析法是什么?语素分析法就是对构词的语素进行分析来推测词语含义。在推测词义之前,我们首先需要知道,什么是语素?语素指的是词语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最小”指无法再次拆分,“音”指读音,“义”指含义,也就是说,有自己的读音和含义、无法拆分的就是一个语素。在汉字中,常见的最小语素是单字,例如:“天”、“地”,都可以称之为一个语素。也有一些词语,如“葡萄”等,拆开以后,每个单字不具备单独的意思,因此这一类词语也是一个语素。在题目中,可以通过语素分析法找到词语中不同语素的侧重含义,从而辨析词语间的不同,进而选出合适选项。下面中公教育选出一些常见的例题帮助同学们进一步练习方法。


    2楼2022-05-30 15:38
    回复
      例题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教化之邦。如果有人在大庭广众之下喧哗不止,则不免让人____。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侧目而视 B.恨之入骨 C.置若罔闻 D.不以为然
      【中公解析】A。根据设空处前“如果……则”可以得知,设空处应填入“有人在大庭广众下喧哗”让人产生的感受。“恨之入骨”分析语素,“恨”为痛恨,“入骨”为深入骨髓,意思就是“痛恨到深入骨髓”,形容痛恨到极点,用于描述对喧哗不止行为的感受程度过重,排除B;“置若罔闻”中,“置”指放在一边,“若”是如同,“罔”是没有,“闻”是听,结合起来就是放在一边如同没有听见;形容不重视、不关心,与题干表达的对大庭广众喧哗这一不文明行为的否定态度不符,排除C;“不以为然”中,“不以为”是不认为,“然”的含义是对、是,因此“不以为然”意为不同意或否定,通常用于“对……不以为然”的句式,与“让人”搭配不当,排除D;“侧目而视”分析语素,“侧目”为斜着眼睛,“视”为看,也就是斜着眼睛看人,形容畏惧而又愤恨,填入句中恰当。故本题选A。


      3楼2022-05-30 15:3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