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吧 关注:688,769贴子:12,511,164
  • 0回复贴,共1

明末的税收潜力二,农业税合理收入一年应在一亿两白银以上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如果明末能够合理的收农业税,赈灾灭后金绰绰有余明末农业税合理的收入一年能够达到多少呢?明天启年间董应举对明末农业税的收入做了一个详细的调查分析董应举搞了一个买地屯田。历代所谓屯田,大多是地广人稀或连年战乱后,大量劳力在军中,这才有军屯。明末本就人口稠密,军兵苦缺,民间有大量劳力。这种情况下,完全没必要屯田,增加赋税就可。非要慕屯田之虚名,为屯而屯,结果可想而知。没地可屯,只能去买地。结果买来地了,民众还多想当兵不肯种田,又只得去雇佣佃农。在天启二年十二月的《报安插辽人支给成数疏》中,董应举说:“无地可屯,只得买膳马台、安子庄等地治屯物以待辽人,不虞辽习惰窳而不肯屯也”[1]到天启三年,屯田正式展开,地方官员半点配合之意都没有,土地主要来源一靠自愿捐献,一靠买地。捐者寥寥无几,少部分主动提出捐献的,让董应举感恩戴德,反复表彰。其在天启三年九月初二的《屯田协心疏》中说:“诚使地方有司,肯以国家为意,不分畛域,与臣从事;一二尚义能如田锦衣(田尔耕)吐其所有畀臣,臣亦不待买地而屯事大济矣。”[2]在随后的《风劝捐义疏》中说:“该臣查得锦衣卫都督田尔耕于天启二年六月十七日,据河间府同知卢观象呈报尔耕捐出静海县四当口地七十顷,与臣开屯。至天启三年臣委屯官江槱开垦,已收屯麦一千四百石。臣自开屯以来,有司奉公者少,一寸之土必须价买。甚且得一首报地,权贵便凭猾棍来争,孰肯以国家为意者?尔耕慨然捐其所有,可谓知所先务矣。部覆有如尔耕等查实旌奖,实得激劝之宜,然而未数数也。”[3]田尔耕在正史中名列阉党五彪之一,迫害东林,名声甚恶。其主动捐献田产在魏忠贤掌权的两年之前。而东林那些正人君子,反倒未见有何作为。东林议论多昏迂害国,田后来之严厉打击东林,未必尽如传统抹黑丑化那般。田尔耕之祖父为万历时兵部尚书田乐,颇有胆略作为。尔耕也系名门之后,官宦世家,所受教育绝不比普通文官差,或也系有卓识之豪杰。屯田之中买地占据大部分比例,捐献和无主荒地仅为一小部分。《奉缴三年屯田疏》中说屯田一共十八万三千亩,其中八州县买地一十二万二千七百亩,用银五千九百三十二两,捐献得来的土地一万四千四百亩(田尔耕捐献的占了一半),开荒得地四万七千亩。[4]历代从无买地屯田之事,明代亦算开创了前所未有之先例,而买来也多是贫瘠荒下之地,好的耕地,别人还不肯卖给国家。董应举在《屯田释言》中自问自答:“或曰:古未有买地屯者,而子买地,且所买多荒瘠,何哉?曰:予不得已也。州县不报地,不买则无以屯。高地,人惜且价多,故不得不买其荒而瘠者,而以工本牛力取胜。”[5]劳动力又哪来呢?大多是雇佣来的佃农:“惟其无地而买地以屯,无可使耕之人而招佃以屯。” “问地而无地,问屯而无兵。臣于是不得不买地开屯。高地价贵,买其荒而可下手者,雇人开垦,贴以牛种、工食。其近水地可开水田者,雇人开河治闸。屯地经跨五县,地既广阔,不得不募人分屯,随处建设农房、仓场、行台、屯官署宅、并治农具备舟车为用”[6]今人动辄曰古代土地财产都是皇帝或国家可以按需要任意掠夺,以明代之事实对照来看,不啻是笑话。明人保护私产之执着程度,比之当今的西方政府都远超了。就是英美等现代国家,在战争时期,也可强力征调民间物资和劳动力,一战、二战无不如此,哪会象晚明这样?更讽刺的是,甚至花钱买地、买仓库、雇佣佃农本身都要受地方官的种种歧视阻挠。在地方官看来,这是所谓的“投献”,是献媚国家,是品格卑下的表现,和之作对才能体现官员正直刚劲的品格。董应举自述为了屯田,面对地方官员的刁难阻挠,忍气吞声,“虽唾面受侮,怡然甘之”,“自傕舆皂,自给材官,买地纳粮,无异庄长。” 地方官则愈加气焰嚣张,“指屯地为投献,虐屯佃以非刑”。[7]董应举颇为郁闷的质问,自己为国家屯田奔走,这些屯田的产出不仅充当军饷,上交中央,同时也和其他民田一样缴纳赋税钱粮。运送守兑都不额外加派地方,也是从屯田本钱收入中支付。地方官还要各种刁难批评:“乃不肖有司禁吓士民,以地予屯者目为投献,有意兴屯者诟以奉承。嗟嗟此国,何事而相梗若尔,以助屯为奉承,则必以抗屯为风力矣。以抗屯为风力,则必使国无屯,呼吸生变而可矣。君父之义不明,国家之急不恤,内帑已竭,民膏已尽,又不容人之屯,独何心乎?且臣所买以屯,皆各县备边备荒之地,除纳钱粮、供官役、备脚费、膳辽士所费不咨,而两年收入解部兑关,不下四万余金。若使州县自地、自民、自屯、自种,不待雇募,费必大省,功必大倍,是亦有司分忧国计之职分焉” [8]明代官场风气,服从皇帝会被鄙视为阿谀小人;和中央对着干是品格高洁刚正(所谓“风力”)。给国家屯田提供土地,那就是投献。提议增加赋税,固要被骂成狗彘。众多官员挂在嘴边的屯田,也叶公好龙者居多,真落实,同样被侧目而视。董应举这个老实人,也发急了,质问内帑早枯竭了,增加赋税又说是“民膏已尽”,现在要落实屯田,又不容许,究竟是什么心理?他买地屯田,都有四万两银子的收入,如果各州县自己能屯田,不是收入更多么?董应举还说了几个悲惨事例:“五月中,陈文表被责几毙,向臣泣曰:县官谓我投献故耳,臣不胜惨然”还有一个是为屯田所需从蔡村崔光壁那里买了一个仓房,结果县官把崔光壁打了三十棍, “诟曰:汝奈何以房投献伊?”董应举感叹:“嗟夫,有银买仓,有银扣粮,而犹残其人以为吏书泄忿。其意明欲地方与臣为难,不与臣屯耳。若使处处如是,臣何以报屯乎?” [9]这种情形倒是让人想起万历时期沸沸扬扬的矿税问题,地方官员把征收矿税的人员任意打死,还横加罪名,乱泼脏水。董应举好歹是文官,可以自己写奏疏,写文章诉说实情,收入文集流传后世。那些矿税太监是有理没地方说,只能任凭文人编造故事、颠倒黑白了。这个屯田收入如何呢? 按董应举天启三年五月十一日《三年报竣两局疏》中所言:“(天启)三、四两年,屯本止用二万六千三百两耳,而子粒变价三次还部一万四千两,米麦高粱兑运约可六万二百二十三石,两年兑脚供衙门及辽膳起送、举贡盘缠、州县钱粮各项一万八百四十六两,皆从屯出。合上还部兑运一切诸费,已有六万四千两,以抵二万六千三百屯本,几再倍矣,臣无才能,止知爱惜帑金,只知坚忍就事。”[10]屯田收益,其实只有总收益十分之三。董应举说:“臣屯分收,悉照民间三七之例,其所变价充兑者,十之三耳。七分在民”。[11]“某特买其所吐弃者,地既老荒,用本开成,与民三七分收,而以七予民,约屯十七八万亩,岁入三万数千石,虽有利,然甚少矣”[12]也即屯田百分之七十的收成是归佃农所有,只有百分之三十作为屯田收入,还要给地方缴纳各种赋税杂役费用。屯田以十八万亩计,用屯本算二万六千两,得收益算六万四千两,扣取成本,纯利润为3万8千两,平均每年为1万9千两。由于董应举所谓屯本,其实包括从头买地、买仓库、买农具、乃至开河疏通水利的费用,还有人员管理费用。屯地又是东拼西凑买来的,不能连块成片,又要额外增加经营、运输和储存费用。真正农民种田绝不会有这么高的成本,即便如此董应举自己天启五年时也说“本渐少,利渐多者,地渐熟也。今年屯本,臣止发九千八百四十两,而子粒兑运,计且必加”。也即继续开垦下去,成本会更进一步降低,收入会进一步增加。这里就算每年种田十八万亩,按百分之三十田租的比例扣除成本后可得两万两白银收入。如果九亿亩的耕田,按此亩均收益可得一亿两白银的收入。实际按万历时期丈量,明代耕地面积是超过11亿亩的。而这个赋税比例,农民要承担是绰绰有余。按董应举自己的说法,他这个屯田还承担了原本的赋税,各种杂七杂八的劳役费用,还额外缴纳民间田地根本不需要承担的费用:“汪抚所买地不纳粮,臣则一一纳粮,不徒纳粮,且计亩养马、计亩派豆,且当柜头,如宝坻、丰润、房山、涞水皆有养马,宝坻加当柜头,及派豆开运豆脚费,房山加修城银两,丰润加运官草脚价。夫纳粮、养马、柜头、派豆、修城、运草,此黎庶之役也。然黎庶耕种纳官之外,享其余以自奉。臣奉命屯田,既尽所有以兑运,又复纳粮及当杂差亦已尽矣。至于马房、备边、备荒地,多荒瘠,虽有粮额,每年州县解部,往往以水旱抛荒为解,或十解四五,说十解二三,从来并未完数,地方则以抛荒不追,开之自臣,必则如额,是欲臣纳其所不报之数也。甚至将臣开所未及一片水洼咸地而径坐之粮,如武清县者,臣不知其何说?”[13]交了这么多乱七八糟的费用,还有盈余去赡养辽人,去解送给政府。而这十八万亩还是最次的,产出最低的,民间都不要的贫瘠荒田。以上是按银子计算。如按董应举说的“岁入三万数千石”的粮食来计算,按此亩产收益征收赋税,九亿亩耕田,也可得到1.5亿石的粮食,就算仅仅拿出三分之一的份额供养军队,那也是5000万石的粮食。而军队一个士兵每年以消费6石粮食计,再多算点一人10石粮食好了,一百万大军也就是1000万石粮食。就算运费加倍,那一百万大军最多也就消耗2000万石粮食。以5000万石粮食,供应200万大军也是绰绰有余的。董应举说“夫屯利不弘,兑运不广,实苦无地,不能大作,非臣之得已也。”[14] 也即屯田有利可图,但规模太小,他也没办法。但实际上与其扩充屯田规模,直接加征农业赋税就可以了。这种屯田,实质无非是把民间一些最次等的荒地弄来作国营农场,雇佣佃农耕种。在非机械化时代,这种国营农场经营效率往往低于私人农场。军阀割据时代如曹操之类屯田,多是连年战争,地广人稀,民间缺乏劳力,靠正常租税,无法维持,才不得不军屯。类似明代这情况,民间有大量富余劳动力,国家军队人数则少得可怜。屯田还要雇佣佃农去耕作,屯田本就毫无必要。只要提高正常的赋税比率就行。从董应举屯田实践来看,采取三七分成,佃农也完全可满意了。而这还是北方最次等的田地。如在全国范围内,按这种屯田收益数字来征收农业税,赋税比率估算到顶也就抬高到百分之三十(实际不可能,平均的话,真实比率低于15%,因为董应举屯种田地是北方贫瘠荒田,按此算30%,充其量是北方普通田地20%,南方田地产出在北方一倍以上,那是南方普通田地的10%以下),光农业赋税收入就能达到至少相当于一亿两白银以上的规模,支付军饷,解决财政危机是完全足够的。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2-05-24 20:2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