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假说吧 关注:1贴子:55
  • 3回复贴,共1

人体是个致病菌和非致病菌的共生体。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5月20日,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公众号刊登一篇题为《新冠肺炎重症患者鼻咽部过度生长的“超级优势致病性共生菌属”可下行到肺部致病》的文章,称研究发现SARS-CoV-2重症患者的鼻咽微生物群多样性丧失,且增长占比超过50%的鼻咽部细菌——超级优势菌(Super-dominant Pathobiontic Bacteria,SDPG),可在疾病发展进程中侵入下呼吸道,导致患者出现继发性细菌性肺炎。
文章指出,若要减少新冠患者的重症率和死亡率,要考虑超级优势菌的存在,并关注鼻咽部菌群失调问题。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开大学公共卫生与健康研究院院长、中国微生物学会理事长、传染病预防控制专家徐建国向澎湃新闻表示,过度生长的致病共生菌往往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给治疗带来困难,是重症和死亡的重要原因。“许多病毒性传染病是始于病毒‘亡’于细菌,譬如甲流,我们对这一点忽略了。”
该文章援引的研究论文近期发表于《Spectrum Microbiology》杂志,题为《鼻咽部微生物群中的超级优势病原菌导致COVID-19患者二次细菌感染(Super Dominant Pathobiontic Bacteria in the Nasopharyngeal Microbiota Cause Secondary Bacterial Infection in COVID-19 Patients)》。第一作者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所研究员秦天,传染病所徐建国院士为责任作者。
健康人的鼻咽部包括两类细菌,一类是健康共生菌,一类是致病共生菌。致病共生菌在正常情况下和人共生,但具有致病潜力;在宿主免疫力低下等条件下,可导致疾病发生,也称“两面菌(two face bacteria)”。
超级优势致病性共生菌属(SDPG),指在流感病毒患者鼻咽部的致病共生菌(Pathobionts)过度增长,丰度(数量)占比超过菌群细胞总数50%的致病性菌属。
该研究团队对20例重症和51例轻症新冠患者开展上下呼吸道细菌宏分类学研究后发现,新冠肺炎轻度和重度患者的SDPG数量存在显著差异。在轻症患者中,10.8%的鼻咽部菌群和8.5%下呼吸道菌群有SDPG,没有患者在这两个区域同时出现SDPG。而在重症患者中,40.7%的鼻咽部菌群和63.2%的下呼吸道菌群有SDPG,其中30%重症患者,从鼻咽拭子和肺泡灌洗液标本分离菌株的基因组序列完全一致,这说明这些超级优势致病共生菌可在疾病发展进程中,从鼻咽部下行到肺泡造成感染,导致重症或者死亡。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2-05-21 07:22回复
    人体是个致病菌和非致病菌的共生体,无可避免。个人认为,不光呼吸道如此,皮肤,胃肠道,甚至血液系统里都有细菌或病毒伴生,最终是否致病,关键看你长久建立的免疫系统和一时的抵抗能力。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2-05-21 07:28
    回复
      2025-09-08 00:45:0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所以还是认为,人从出生就应该一步步的暴露在环境当中,让皮肤,呼吸道,消化系统,血液系统充分暴露,让那些非致病细菌病毒和致病细菌病毒(正常环境中的量不至于致病)一起刺激使免疫系统尽快建立并加强。
      特别是在出生喝母乳的第一个月,前三个月,前六个月。前2年也很重要。(根据2个孩子的成长情况做的推测),每个阶段为后一个阶段的免疫系统增强打好基础,若在每个时间段里未能建立起足够强大的抵抗力就会以生病的形式爆发(免疫力不足抵抗失败),另一个角度看,这也给予了身体免疫系统强刺激,得到强化免疫,并非坏事。但如果过多医疗干预,会弱化效果,不干预,存在抵抗失败,造成严重后果可能,陷入两难。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2-05-21 07:51
      回复
        呼吸道出生即暴露,环境不要过于干净即可,各地去走走会遇到不同的环境里的细菌病毒。消化道感觉应该从3到6个月缓慢增强刺激,孩子舔食手指就已经在开始,血液系统就交给蚊子。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2-05-21 08: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