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吧 关注:79,835贴子:340,399
  • 0回复贴,共1

商业太空之旅:刷新历史背后少不了科技力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美国东部时间4月8日周五上午11点17分,SpaceX火箭从佛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将4名平民游客带往国际空间站。
虽然此前俄罗斯也曾用宇宙飞船将平民游客送入国际空间站。但这次SpaceX的发射是首次全体乘员均为平民。
1
从空想到现实,商业太空旅行
这次太空飞行的特殊性在于,这次飞行的成员中没有一位是现役职业航天员,4名成员中有3名均花费了5500万美元(约3.5亿元)购买了这次太空之旅的车票,余下1名则为此次组织飞行之旅的公司——AXIOM,派出的太空向导,主要负责3名成员的太空之旅。而乘坐的火箭、飞船也都来自商业公司。
AXIOM

一家总部位于休斯顿的商业空间探索公司,它成立于2016年,业务范围包括商业的载人航天旅行、太空探索研究等。


据了解,2020年NASA与AXIOM签署了一份1.4亿美元的合同,允许它在国际空间站上增建商业舱段。
这项任务预计在2024年开始发射组装,并在2028年整体组装完成,国际空间站的商业舱一旦建成,将成为商业太空之旅的“旅馆”,届时将会有更多的平民踏上太空之旅。
说到正在建设的国际空间站太空舱,从AXIOM公布的效果图来看,其空间站有一个全透明的观景平台,游客可以到观景平台欣赏太空美景。
此外,这次登上空间站的旅客也将会与航天员一同探索太空,通过各类型实验项目,丰富这次空间站之旅。


2
科技助力,刷新历史
据相关媒体报道,NASA在早些年便开始计划关停国际空间站,继而采用商业空间站替代。
所以说,此次飞行承载的,不仅仅是人类商业太空旅行的意义。除了组织本次飞行的AXIOM外,同类型的公司还有几家。
像是由由亚马逊公司创始人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于2000年创办的蓝色起源。他们与波音、Redwire和Sierra Space计划联合开发轨道礁空间站 (Orbital Reef)。设计空间大小为830立方米,可容纳10人活动,预计在2023年投入运营。
Nanoracks、Voyager Space和洛克希德·马丁则打算联合研发一个小型空间站Starlab,目标2027年进入轨道运行。
显而易见,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人登上太空,以往望而却步的浩航宇宙,都能通过科技的力量,带领我们去实现。
2
科学创造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过去,太空飞行就像是一个远大的目标,但如今商业性质的太空飞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背后少不了科技实力的支撑,尽管现阶段还无法普及,但确实开创了先河。
纵观时代发展的长河,每样物品创造之初都是源于人们的需求。如太空飞行的出现和发展是为了满足人们对神秘太空的好奇,轮子的诞生则是为了更好地满足运输的需求。
轮子从诞生就与运输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当人们想要使用工具解放双手、代替双脚时,便有了创造工具的想法,想要工具向前运动,圆形无疑是最吻合的存在,于是乎,车轮出现了。因此,轮胎最初则是基于运输的刚需而存在。
由于长期接触地面的原因,耐磨成了车胎的首要条件,也是初期的唯一条件。
但如今通过科技实力的发展,也能为普通的轮胎注入科技力量,丰富轮胎的性能,如雷神轮胎所研发每一款轮胎产品一样,都是具备一定科技属性。
最近推出的星驰系列,便是带有静音属性的科技型轮胎。
轮胎通过时的噪声值仅有65dB,已经获得欧盟A级轮胎认证,而市面上能达到BBA标准的轮胎也不过3%。
要知道一款轮胎想要获得欧盟的A级静音认证,需要在道路测试时通过的噪音均值低于67dB,而这个要求已经筛下了一大批自诩“静音”的轮胎们,雷神星驰轮胎则全规格达到了欧盟A级认证!
当然!要达到如此出色的静音性能,雷神星驰轮胎在设计时就融入了诸多“黑科技”。
雷神星驰轮胎通过花纹块之间的排列组合及间隙空间的距离优化来实现完美的降噪技术,同时大幅度提升行驶过程中的舒适感。
并且采用不同节距的花纹块和多角度沟槽设计,避免轮胎高速行驶时产生共振噪声,实现有效减小噪音,营造安静的驾驶、乘车体验。
科技的力量必定会为产品添光加彩,而雷神轮胎创办之初也秉持着让每款轮胎都具备科技力,智能时代用科技产品。


1楼2022-05-12 11:57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