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吧 关注:10,943贴子:420,000
  • 7回复贴,共1

明代帝王祈雨祭祀记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有明一代,面对旱灾,明朝帝王都在京师及近郊举行祀神祈祷,希望以虔诚的祭祀感动天降甘霖,解民悬困。因此在十四帝的《实录》里,举凡有天旱灾害都有祈雨祭祀的记录。此外还有与此有关的政令行为,如皇帝引咎责躬,命百官斋戒修省,求直言,停刑释囚,命禁屠宰,蠲免赋役以抚恤流民等纪载, 可见旱灾祈雨对政治运作及宗教文化所产生的影响。谨从各朝《实录》摘举若干史例以作说明:见《北京历史自然灾害研究》,页120—136. (一) 仁宗洪熙朝张辅等监修:《明仁宗实录》(1962),卷七上,页236.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1-11-25 10:32回复
    元年(1425):二月,乙卯。以久旱得雨,封大青龙神为弘济大青龙神,小青龙为灵显小青龙神,赐名所居山为翠微山。命礼部岁以春秋仲。月遣顺天府官致祭,遂遣成国公朱勇谕祭神。曰:“……盖平则门 外三十里卢师山有潭,世传有大小二青龙出没不时,遇旱致祷焉,雨随注,故有是命。”
    (二) 宣宗宣德朝张辅等监修:《明宣宗实录》(1962),卷四一,页1008;卷八八,页2034;张继宗监修:《明英宗实录》(1963),卷五,页97.
    三年(1428):四月,丙寅。以旱,遣成国公朱勇祭大、小青龙之神。文曰:“今夏气已届,农业正殷。自冬历春,雨泽不降,百姓嗷嗷,忧在艰食。朕为民主,夙夜靡宁,惟神早霈霖,遐迩沾足。庶几下土,永戴神功。”
    七年(1433):三月,甲申。以久不雨,遣顺天府尹李庸祭大小青龙之神。其文曰:“今春已暮,农务方兴,而雨泽未降,谷种未下,宿麦不滋。朕为生民之主,夙夜在怀。特用祭告,惟神明彰感通,早霈甘澍,以慰民望。”
    十年(1435):五月,癸酉。遣官祭山川城隍及房山县龙潭等神。时天久不雨,房山民言其县北七十里有龙潭沥,宋元以来祷雨辄应,故遣官祭之。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1-11-25 10:33
    回复
      (三) 英宗前、后朝《明英宗实录》卷一〇三,页2084;卷一一五,页2313;卷一六六,页3215;卷二八九,页6187;卷三一五,页6587、6588.
      正统八年(1443):四月,庚子。上以久旱,遣英国公张辅祭告昊天上帝、厚土皇地祇;成国公朱勇祭告太社、太稷;礼部尚书胡濙祭告太岁、风云、雷雨、岳镇、海渎山川之神。
      九年(1444):四月,庚辰。上以雨泽愆期,遣太师英国公张辅等官遍告于寺观城隍及大、小青龙之神。曰:“朕忧念民艰,靡遑宁处,特遣祭告,尚祈神化昭彰,早降甘澍,以慰民望。” 十三年(1448):五月,辛丑。上以久旱,遣太师英国公张辅、太保成国公朱勇等官祭告在京寺观祠庙,及大、小青龙之神,西南龙宫山龙潭之神。
      天顺二年(1458):三月,辛亥。礼部奏:“自去冬至今春,雨雪不降,有妨农种,宜令文武百官斋戒三日,分命堂上官祷于在京诸寺观庙 宇。”从之。
      四年(1460):五月, 癸未。礼部奏:“即今天雨不降,有妨农种,宜令在京堂上官于各寺观官庙行香祈祷。”从之。甲申。以祷雨,诏暂释枷示囚徒。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1-11-25 10:33
      回复
        (四) 代宗景泰朝《明英宗实录》卷二三九,页5222.
        五年(1454):三月,戊寅。以久不雨,遣太保宁阳侯陈懋等徧祷在京寺观及龙潭之神。
        (五) 宪宗成化朝张懋监修:《明宪宗实录》(1964)卷七六,页1478;卷七七,页1483;卷一三五,页2538;卷二九〇,页4903.
        六年(1470):二月,丁丑。车驾诣南郊山川坛祷雨。……是日早阴云四合,若将雨状,未几,大风扬沙,天地昏暗,竟日始息。三月,辛巳。京师雨霪昼旃。
        十年(1474):十一月,壬申。礼部尚书邹干等奏:“今秋少雨,至冬无雪,乞命大臣奏告天地、社稷、山川之神。” ……上命禁屠宰三日,遣英国公张懋……祭告。
        二十二年(1486):四月,甲申。上以天久不雨,将遣官祈祷。令文武群臣致斋三日,禁屠宰。丁亥。遣英国公张懋、保国公司朱永……分祭天地、社稷、山川之神,祈祷雨泽。
        二十三年(1487):五月,乙卯。以亢旱,遣廷臣斋香币分祷天下山川……天寿山……北岳……西岳……大小青龙。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1-11-25 10:33
        回复
          (六) 孝宗弘治朝李东阳等监修:《明孝宗实录》(1964)卷六二,页1204;卷二一〇,页3942.
          五年(1492):四月,乙丑。礼部以自春至夏,雨泽少降,麦谷欠茂,请命顺天府祈祷。从之。
          十七年(1504):闰四月,乙亥。刑科给事中杨禠言:“河南、山东江北及北直隶一带,自春徂夏不雨,黄河迤北旱风大作,……直隶一带,自春徂夏不雨,黄河迤北旱风大作……乞痛勅百司同加修省。”上命百官修省斋戒,遣英国公张懋……分祷天地、社稷、山川。礼部因请行顺天府斋戒祈祷。从之。
          (七) 武宗正德朝徐光祚监修:《明武宗实录》(1965)卷四八,页1084、1100;卷一一一,页2276.
          四年(1509):三月,已亥。上以久旱,命顺天府祈祭都城隍等神。已未,以久旱,遣太师英国公张懋……祭告天地、社稷、山川。
          九年(1513):四月,壬戌。以天时亢旱,命顺天府官祈祷。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1-11-25 10:34
          回复
            (八) 世宗嘉靖朝张溶等监修:《明世宗实录》(1965)卷十二,页438;卷七五,页1680;卷七六,页1694;卷一二五,页3000;卷二一一,页4354;卷二九八,页5675;卷三八五,页6796;卷四八五,页8099;卷五四五,页8803.
            元年(1522):三月,癸亥。命顺天府择日斋戒祈雨。仍勅内外臣工一体修省,以春分后雨泽愆期也。
            六年(1532):四月,乙丑。礼部以天旱,请行顺天府祈雨。上曰:“近日亢旱不雨,风霾时作,土脉焦枯,农事可虑。令该府率属祈祷,须斋戒竭诚,以回天意。”……五月,癸未。时久旱,顺天府官祷雨未应。礼部请命群臣并斋修,天地、社稷、山川之祀。
            十年(1531):五月,壬寅。顺天府以春夏不雨,疏请祈祷。上曰:“天时亢旱,咎在朕躬。该府其谒诚致祷,朕亦斋心默致,修省三日。”
            十七年(1538):四月,庚申。自正月至于是月不雨,命有司竭诚祈祷,赈恤郊外流民。
            二十四年(1545):四月,丙申。上以久旱,祷雨于神祇坛,命百官各斋戒,谒诚毋忽。
            三十一年(1552):五月,壬辰。以久旱,命顺天府官祈雨,百官修省三日。
            三十九年(1560):七月,已巳。以久旱,上亲祷雨于宫中,命有司停刑禁屠。
            四十四年(1565):四月,丙辰。不雨。上亲祷于洪应坛。遣〔英〕国公张溶……告朝天等六宫庙,停刑禁屠五日。……顺天府率属祈祷如常。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1-11-25 10:34
            回复
              (九) 穆宗隆庆朝张溶等监修:《明穆宗实录》(1965)卷四六,页1143;卷六九,页1657.
              四年(1570):六月,丁酉。上谕礼部:“天气亢旱,三时少雨,禾苗渐槁。朕甚忧之,其传示顺天府官谒虔祈祷。自初一日为始,十日止。”……是夜遂雨,明日又雨,又明日大雨。
              六年(1572):四月,丁巳。以亢旱,命顺天府祈雨,诸司停刑,禁屠十日。越三日乃雨。
              (十) 神宗万历朝张惟贤等监修:《明神宗实录》(1965),卷十二,页401;卷六二,页1393;卷八九,页1840;卷一六〇,页2933;卷一八五,页3462;卷二二二,页4141;卷二二三,页4150;卷三四八,页6508;卷三四九,页6530;卷四四五,页8447;卷四六九,页8863;104—105.卷四七〇,页8878;卷五八一,页11034.
              元年(1573):四月,庚午。上因雨泽愆期,于宫中谒诚祈祷,仍令百官青衣带角,着实修省,停刑禁屠如例。次日,雨。
              五年(1577):五月,癸巳。是日,上以久旱,率百官修省,斋三日,令顺天府官致祷。
              七年(1579):七月,戊午。上以京师亢旱,命顺天府率属虔祷。是日即雨,入夜大雨,连三日,远迩沾足。
              十三年(1585):四月,乙卯。谕内阁曰:“兹三祷雨泽,天未霈施,心甚忧欢。朕步行亲诣南郊祭祷,卿等传礼,臣具仪。”……礼部进南郊祷雨仪注。上香进帛,三献八拜,牲用特熟。荐不用燔柴,不奉祖配。用嘉靖十七年四月礼而步行不乘辇出。上意亲定。
              十五年(1587):四月,癸酉。谕礼部:“朕见今春雨雪降少,入夏以来,风霾屡作,沛泽未沾。三农失望,尔礼部行顺天府于各宫庙洁诚祷雨。”
              十八年(1590):四月,戊子。以祈祷雨泽祭告。遣定国公徐文璧于南郊,恭顺侯吴继爵于北郊……风云雷雨坛各行礼。五月,庚戌。以祈祷雨泽祭告南郊。遣定国公……于北郊,恭顺侯……于社稷……等各行礼。
              二十八年(1600):六月,丙辰。谕内阁:“近因久旱不雨,天时炎热,朕昨偶尔中暑,心胸烦葸,头暗身软,庙享亲行,恐晕踣不余成祀。卿等传示各官务要虔洁行礼。”七月,辛亥。以雨泽愆期,命有司尽心修省,共期弭灾。仍令顺天府官员竭诚祈祷。
              三十六年(1608):四月,辛未。命顺天府祈雨。壬申。雨。
              三十八年(1610):闰三月,戊辰。是日,礼部以雨泽尚稀,奏四月初二日始,百官青衣角带……并请上斋居路祷。……以祈雨遣官加祭各郊坛、并龙王之神。四月,庚寅。礼部以祷雨未应,疏请修省。上因谕百官曰:“旱灾异常,〔朕〕心深用儆恻,每于宫中引咎责躬,竭诚祈祷。”
              四十七年(1619):四月,丁巳。命顺天府竭诚祷雨。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1-11-25 10:34
              回复
                (十一) 熹宗天启朝朱纯臣监修:《明熹宗实录》(1966)卷二一,页1070;卷三三,页1693.
                二年(1622):四月,甲申。京师亢旱,祈祷未应。遣泰宁侯陈良弼、恭顺侯吴汝胤……及顺天府堂上官祭告郊坛。
                三年(1622):四月,戊辰。礼部盛以弘上言:“入春以来……祈祷虽举,而雨泽未沛,二麦立槁。……伏维皇上斋心凝虑,默感玄穹。”
                (十二) 思宗崇祯朝《明实录·附崇祯长编》(1967)卷三二,页1882;卷三三,页1913;《明史》卷三〇《五行志三》,页486.
                三年(1630):三月,壬寅。以亢旱,命顺天府祷雨。壬子,帝以自春入夏,恒旸不雨,良由祈祷未尽,恳诚钦天监可另择吉日,朕当斋居文华殿,百官斋居公署,严禁屠沽,分祷郊社。
                十六年(1643):五月,辛丑。祈祷雨泽,命臣工痛加修省。 明朝成立以后,在二百六十多年间,官式的请雨仍然以在京城举行的祭祀为主,包括大雩、祈报、设坛祭神、应祀神祇等等,地方的祭祀亦以王室举行者为榜样,详情见《大明集礼》、《大明会典》等官方礼书的记载。徐一虁纂,李时重修:《大明集礼》,《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1987)卷十三《吉礼十三》;李东阳等撰、申时行等重修:《大明会典》(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万历十五年[1587]刊本,1964)卷八四《礼部四二·郊祀四》。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21-11-25 10:3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