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像奖吧 关注:87,830贴子:6,812,478

【文章】张艺谋的国际地位,到底有多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1-11-18 22:21回复
    随着《悬崖之上》成为了今年中国大陆选送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奖(即曾经的最佳外语片奖)的官方选手,张艺谋的电影已经是第八次参与这个奖项的争夺了。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1-11-18 22:24
    回复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1-11-18 22:30
      回复
        本文将试图根据国外影评、策展和学术界对张艺谋接受和评价的历史过程,梳理他作为中国内地电影和电影史的核心代表,在其生涯各个阶段所谓「国际声誉」的起伏。
        在主流影史榜单TSPDT最新一版的「世界影史千佳」中,一共有十部中国大陆导演的作品,张艺谋有三部作品入选:《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活着》;同样入选的还有陈凯歌的《黄土地》(张艺谋担任摄影)和《霸王别姬》,前者经由「中国电影的老朋友」马可·穆勒推选到洛迦诺电影节,并获得了银豹奖;00年后问世的作品中,则只有贾樟柯和王兵;至于「第五代」前的中国电影,则只有袁牧之的《马路天使》和费穆的《小城之春》这两部民国时期的作品。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1-11-18 22:31
        回复
          一段简要的历史前情。
          1972年,与中国关系甚好的纪录片导演伊文思夫妇俩在法国《电影手册》第236/7期上发表了一篇长文,介绍了当时「文革」时期中国的电影体制,样板戏舞剧《红色娘子军》出现在该期杂志的封面上;彼时的《手册》也正在经历一段颇为短暂又矛盾的「毛派」时期,四处寻找所谓「革命性」的电影制作模式,无论如何,这也是华语电影第一次在这本著名杂志上被提及。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1-11-18 22:31
          回复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21-11-18 22:32
            回复
              在更广泛的西方世界中,华语电影的印象曾经仅限于李小龙和他所代表的香港功夫类型片,直到意大利人马可·穆勒的出现——他也成为了现代中国电影,尤其是「艺术片」推向海外的先行者。
              于1979年起,穆勒在意大利都灵举办了中国电影影展(影展名字特地拆开了汉语里的「电影」二字,取为「Electronic Shadows」——电的影子),成为了许多海外影评人首次接触中国电影的平台。
              1981年,时任威尼斯电影节亚洲区选片人的穆勒选入了凌子风导演的《原野》,也就是第一部入围海外电影节的内地电影(虽然这部电影直到1987年才在国内上映)。1983年,法国南特影展举办了「第三代」导演谢晋的作品回顾展,曾在都灵首次看过其作品的前《手册》主编塞尔日·达内为影展作了介绍词,称谢晋作品中的「轻盈」令他从「中国电影的殉难史」中存活下来。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21-11-18 22:33
              回复
                支持韩仙子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21-11-18 22:34
                收起回复
                  当年2月号的《手册》则刊登了夏尔·泰松对谢晋作品的长评,在文章里总结了当时中国电影的剧情样式——「一种是有关党、民族和军队等的剧情」,另一种则是「关于从『落后』阶级底层大众中涌现出来的『无名英雄』的剧情」,并称赞谢晋这位「情节剧导演」从这两种样式中找到了突破口。1985年,夏松又写作了关于费穆的短文;同年,穆勒把陈凯歌的《黄土地》送往了洛迦诺电影节;1987年,张艺谋的《红高粱》拿下了柏林电影节金熊奖。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21-11-18 22:34
                  回复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21-11-18 22:35
                    回复
                      以此看,虽然其它「第五代」和更早几代导演的作品已经一定程度上被评论界和电影节所关注,《红高粱》依旧是第一部取得如此广泛海外成功的大陆电影。
                      据另一位著名的中国电影研究者、英国影评人托尼·雷恩在该片最新的影碟采访中回忆,《红高粱》在柏林引发了巨大反响,尤其是影片的前一个小时,让在场观众回以「一致的激动与热情」;在电影市场上,影片的海外版权立刻被众多西方国家拿下,成为了中影史上的「第一笔大生意」。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21-11-18 22:35
                      回复
                        张艺谋的电影是第一部在美国拥有商业发行的中国电影,其成功不禁让人想起1951年,黑泽明的《罗生门》在威尼斯电影节上夺下金狮奖一举成名,为这位导演以及日本电影打开通往世界之门的时刻(在当年北美上映的海报上,片方也如此宣传道)。
                        单看《红高粱》,不难想象它在西方观众这里为何会产生的强烈反响。张艺谋的视觉天赋和浓艳色彩显然起到了最大作用,影片的前半个小时几乎只有寥寥的台词,表达情节几乎全部使用了旁白和歌唱的形式,女主角巩俐的第一句对白甚至直到第二十五分钟才出现(「我走!」),但张艺谋显然已经用镜头语言和音乐的运动,将所有的主题展现出来,几乎让影片成为了一部「加了些声音」的「默片」。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21-11-18 22:36
                        回复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21-11-18 22:38
                          回复
                            罗杰·伊伯特在他的影评伊始,便开门见山地写道:「《红高粱》像是电影发展初期的那种情节剧,充满风光、浪漫、暴力与符号,即便它拍摄于1988年的中国,且用了变形宽银幕,也并不让它能称为一部『现代电影』,但这无妨。」
                            伊伯特接下来说,影片因此而变得「简单」,变得「像一首童话」。这种「默片」式的手法,让西方观众即便无法准确领会文字上一些无法翻译的地方特征(或许还有民俗题材中吸引人的猎奇感),也能够从本片的异国情调、情节剧风格、女性欲望、阶级权力这些明晰普世的主题中找到共鸣之处。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21-11-18 22:38
                            回复
                              虽然这种「简单」也招致了一些质疑,《纽约时报》的影评人Vincent Canby就直言其手法「老旧」,人物形象多为符号(虽然他也承认自己对中国电影史并不了解),但对于伊伯特来说,电影之所以令人感到新鲜,也在于它恢复了一些已经在当时的好莱坞已经消逝的东西:「讽刺地是,就在好莱坞开始更便宜也更快速地创作彩色片时,那些变卖到中国去的旧特艺彩色(Technicolor)器械如今拍摄了这样世界上最美的彩色片……虽然影片有些稚气与说教,但这是它朴实的魅力,而好莱坞如今已拍不出这样的影片,因为他们已经不再相信这些了。」
                              好奇地是,如今的观众可能会对影片最后突然转向抗日情节有所不解,但伊伯特却用了「现实主义」一词来描述影片前后段的这种变化,因为他感知到的不是「日本人的入侵」,而是历史的入侵。
                              1990年到1991年,张艺谋接下来出现在国际竞赛中的两部电影——《菊豆》和《大红灯笼高高挂》,都可以说是关于封建礼教的「恐怖片」,并分别入选了戛纳电影节和威尼斯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最终也都代表中国大陆提名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7楼2021-11-18 22:3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