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吧 关注:1,159,830贴子:13,004,348
  • 4回复贴,共1

媒体记者聚焦江海文化节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连日来,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日报、解放日报、新华日报、江苏电视台、江苏人民广播电台、扬子晚报等近20家媒体记者纷涌而至,采访报道中国·启东第三届江海文化节暨国际经贸洽谈会的盛况。
崇启大桥紧张忙碌的施工现场、滨海工业园如火如荼的建设场景,深深感染了记者,他们对启东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给予充分肯定。“一天一个样,三天大变样!”扬子晚报记者郭小川说起崇启大桥建设如数家珍。去年至今,他先后5次深入大桥建设现场进行采访。“去年还在忙着拆迁,现在大桥英姿初现,创下了‘启东高速度’。”经济日报主任编辑陈学慧2000年来过启东,时隔10年,故地重访,她激动不已。“简直是天壤之别。”陈学慧掰着指头动情地说:“第一次来启东坐的是轮渡,费时不说,还耽误事。现在崇启大桥建设相当快,启东将进入上海一小时都市圈,这是一个质的飞跃。”
启东深厚的江海文化底蕴也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窥一斑而见全豹。他们对江海文化节开幕式文艺演出进行了各种精彩的解读。“节目不多,气势磅礴,典雅精致。”新华社记者朱旭东感慨万千地说,“没有什么大牌明星,却极具启东地方特色。唱的演的都是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唱先辈与天抗争,演现在抢抓机遇,展将来豪情满怀。这从一个侧面展现了启东人强烈的乘势而上谋发展的精神风貌。”扬子晚报记者郭小川说:“言从心出,戏从事出。我相信由江海文化滋养的启东人民,一定能抓住长三角一体化有利时机,快速推进经济社会各项建设,启东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启东是投资宝地,这是记者们共同的看法。新华社记者朱旭东认为,从受上海幅射来看,启东首当其冲。启东坐江拥海靠上海,南搭大桥,北造大港,东建大学,天时、地利、人和皆有,启东已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最佳时期。中央广播电台记者牛文边参观边夸赞启东成熟的投资环境。她说:“启东投资硬环境突出,软环境良好,必定能吸引更多客商来启投资。”新民晚报长三角周报主任周忱认为,与长三角其他县级市相比,启东园区建设规划好、起点高、定位准,产业门类齐全,新建和新投产企业多,发展潜力巨大。解放日报国内部主任助理邱曙东认为,启东地理位置优越,有着丰富的岸线资源,整体招商环境好,相信启东在新一轮的发展中定能抢得先机。



IP属地:江苏1楼2010-04-28 16:42回复
    首届海峡两岸美食节启幕上百种经典美食“约会”启东市民
    --------------------------------------------------------------------------------
    华灯初上,动感的音乐随着熙攘的人潮此起彼伏。4月27日傍晚,’2010启东首届海峡两岸美食节在紫薇路夜排档市场盛装亮相,海峡两岸上百种休闲美食让意欲尝鲜的市民大饱口福。
    夜排档市场南侧区域的一个展位前,里三层外三层围了许多人。“好!”只见一小伙子将一张足有脸盆大的面饼抛过头顶,旋即又揪住其中一边,面饼稳稳地落在工作台上。几次抛接,面饼越来越大也越来越薄,透过它几乎可以看见背景板上的文字。顾客张先生拿起刚买的印度飞饼,咬了一口,乐滋滋地说:“印度飞饼,绝对地道。”
    正吃着武汉三鲜豆皮,市民施小姐又对台湾深坑臭豆腐产生了兴趣。美食节上,既有绍兴五芳香臭豆腐,又有长沙臭豆腐,唯独这个深坑臭豆腐,施小姐还是第一次看到。老板神秘地说:“这个臭豆腐是埋在地窖里制作出来的,独家秘方。”带着臭鸭蛋味道的豆腐刚下锅,一层金黄色的泡沫就“滋滋滋”地在锅里弥漫开来,翻滚的油不时将豆腐托起。“咯吱”一口咬下去,施小姐忙不迭地告诉朋友:“外脆内滑,真香!”
    “小心烫哦!”热气腾腾的天津狗不理包子刚出笼就被抢购一空;“咔嚓”一刀下去,比足球还大的广西无籽西瓜被一分为二,鲜红的瓜瓤没有丝毫“瑕疵”;伴着热情的新疆舞曲,一身民族服装的夫妻俩一边跳着奔放的舞蹈,一边麻利地翻动烤架上肉串……摩肩接踵的人群里,随处可见嘴里享受着美食,手里还拎着一袋袋美食的食客,三三俩俩,边吃边聊。
    在朝鲜香米打糕的展位前,市民黄先生端着相机连连拍照。黄先生说:“我是来踩点的,准备五一节期间带朋友来玩。难得可以不出远门就吃到这么多美食。”
    


    IP属地:江苏2楼2010-04-28 16:42
    回复


      IP属地:江苏3楼2010-04-28 16:57
      回复
        记者捞到不少钱不过大桥建的是蛮快的,哈哈


        5楼2010-04-28 18:05
        回复
          顶我江海儿女!


          6楼2010-04-28 18:1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