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吧 关注:2,695,660贴子:46,410,278

回复:【长篇】“牢底坐穿鱼”2.0版本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53】金氏䱀(Liobagrus kingi)
保护等级:二级
分布:长江上游水系
䱀属的一种小型鱼类,已知体表有较多斑点。多年未有记录,怀疑已灭绝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73楼2021-08-13 00:05
收起回复
    【54】长丝𩷶(Pangasius sanitwongsei)
    保护等级:一级
    分布:国内分布存疑,理论于澜沧江下游有少量分布
    长丝𩷶又名长丝巨鲶,是一种大型掠食性鲇形目鱼类。长丝𩷶体型较大,口端位,有须四对,各鳍较长且有拉丝,尾鳍深叉,幼年时体色呈灰黑色,成年后通体银白色。
    长丝𩷶分布于湄公河流域,理论上可以上溯至我国境内,但未有确切记录。长丝𩷶野外种群受过度捕捞、水利建设及污染影响,目前已经极危,有野外灭绝的风险。另一方面,该种已实现人工繁育,并作为观赏鱼在市场上大量流通,商品名为“成吉思汗鲨”。不得不说,该种升级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且未区分人工野生种群存在一定不合理性。长丝𩷶性情凶猛,可作为游钓对象。国外部分钓场会饲养长丝𩷶用于娱乐性商业垂钓,国内个别钓场也有饲养。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74楼2021-08-13 10:25
    回复
      市场上作为常见观赏鱼流通的除了长丝𩷶还有低眼无齿𩷶(Pangasianodon hypophthalmus),商品名为“蓝鲨”。低眼无齿𩷶除作为观赏鱼外,亦常作为食用鱼出售。该种与长丝𩷶的区别在于低眼无齿𩷶各鳍无拉丝,口较小。
      图一为长丝𩷶幼鱼,图二为低眼无齿𩷶幼鱼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75楼2021-08-13 10:28
      回复
        【55】巨魾(Bagarius yarrelli)
        保护等级:二级
        分布:云南澜沧江流域
        巨魾是一种著名的大型掠食性鲇形目鱼类,大个体体长接近两米,体重超过90kg。巨魾广泛分布于南亚及东南亚地区(有研究认为南亚和东南亚的巨魾是两个不同物种,此处不做讨论),国内则分布于云南澜沧江一带。该种在产地有一定产量,但产量正逐年下降,体型也有缩水。
        巨魾体型庞大,头部宽大扁平,口大,牙齿尖锐,有须四对,其中颌须高度发达,长且粗壮,有皮褶与吻部相连,是巨魾及其近亲大特征之一。巨魾体色为沙土颜色,国内种群通常有深色花纹,各鳍有拉丝,瞳孔为横向,很容易辨认。
        巨魾是鮡科少有的掠食性物种,即使放在整个鲇形目里也是排名靠前的大鱼。南亚一些流行水葬的地区,据传尸体有许多被巨魾所吞食,尽管该物种足够凶猛和庞大,但巨魾并无明确的食人或袭人记录。
        国内的巨魾是当地名贵食用鱼之一,也是重要的经济鱼种。受过度捕捞、水利建设及污染影响,国内巨魾种群已逐渐衰落,并可能有灭绝危险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77楼2021-08-13 11:39
        收起回复
          以去年兴建的回龙湾水电站为例。该电站因设计不合理,除阻挡鱼类洄游通道、淹没国家级自然公园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外,还造成坝下缺氧和水质恶化,导致该时段洄游至此的巨魾全部死亡。该项目并不能有效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也无法提供洁净能源,唯一的作用就是赚钱。该项目曾被中央督导组叫停,但很明显,背后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不是轻易就能解开的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78楼2021-08-13 11:45
          收起回复
            【56】魾(Baganus bagadus)
            保护等级:二级
            分布:云南澜沧江流域
            魾属体型最小的种类,已知体长20cm左右。除体型较小外,魾的外观与巨魾极为相似,较难区分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80楼2021-08-13 18:30
            回复
              【57】红魾(Bagarius rutilus)
              保护等级:二级
              分布:云南澜沧江流域
              红魾的体型介于巨魾和魾之间,成年个体体长一米左右,胸鳍和腹鳍通常呈亮橘色,可以借此将其同我国另外两种魾区分开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81楼2021-08-13 18:36
              回复
                然后是魾的区分方法,即观察背鳍腹鳍相对位置。下面三幅图中我用黑线代表背鳍基末端向下的垂线,蓝点代表腹鳍基起点。
                图一为魾,图二为红魾,图三为巨魾。可以看到魾的腹鳍基起点位于背鳍基末端前方,而红魾和巨魾则位于背鳍基末端后方。再加上红魾的特殊颜色即可区分三者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82楼2021-08-13 18:44
                回复
                  【58】黑斑原鮡(Glyptosternum maculatum)
                  保护等级:二级
                  分布:海拔4000m以上的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
                  以鮡、鰋、异齿鰋和拟鰋等物种为代表的鰋鮡类群是我国高原鱼类的又一重要组成。这类物种往往栖息于高海拔激流中,并演化出了特殊的吸附器官,能够吸附在岩石或石缝间对抗激流。
                  黑斑原鮡是鰋鮡类群中最原始的种类之一,除胸部演化出褶皱状吸附器外,其外观尚未出现大的改变。黑斑原鮡和魾一样拥有一对发达的颌须,实际上两者同属于鮡科,确有一定亲缘关系。黑斑原鮡通体呈灰黑色或土黄色,体表密布细碎的黑色斑点,胸鳍有强壮硬刺,脂鳍较短,尾鳍平截,中间不内凹,较易辨认。
                  黑斑原鮡等高原鰋鮡类往往是产地的重要食用鱼种,承受着较大的捕捞压力。而该类群普遍生长缓慢,繁殖周期长,种群恢复较慢,长时间的高强度捕捞会使其种群数量迅速下降,这是许多鮡类所面临的共同困境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83楼2021-08-13 19:10
                  收起回复
                    【59】长丝黑鮡(Gagata dolichonema)
                    保护等级:二级
                    分布:怒江流域
                    长丝黑鮡是鮡科中偏向缓流生活的一支,它没有进化出纹胸鮡亚科那样的吸附器官,而是偏好正常的底栖生活,喜欢伏于河床底部,伺机捕食。长丝黑鮡体表呈银白色,有数道黑色粗纹,尾鳍亦有黑色条纹,较容易辨认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86楼2021-08-13 22:35
                    回复
                      【60】青石爬鮡(Euchiloglanis davidi)
                      保护等级:二级
                      分布:长江上游地区
                      青石爬鮡是鮡科适应激流环境的典例之一。青石爬鮡身体延长,口下位,横裂,颌须发达,尾柄较细长,脂鳍延长,胸鳍不甚发达但具有吸附功能。特化的鱼鳍让青石爬鮡可以吸附于物体表面,从而避免被水流冲走。该种在产地是重要食用鱼和经济鱼类之一,常用网捕、单钩、电捕等捕获,天然产量较小。长期的商业捕捞对其种群造成了不小的生存压力,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恢复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88楼2021-08-13 23:27
                      收起回复
                        【61】鲥(Tenualosa reevesii)
                        保护等级:一级
                        分布:曾广泛分布于南方各大水系及东海、南海
                        鲥鱼曾是非常著名的食用鱼,被誉为“长江三鲜”之一。鲥鱼通体银白色,体型侧扁,无牙,脂眼睑发达,较易辨认。
                        从古代开始便有颇多文人墨客以诗句形容鲥鱼的鲜美,鲥鱼曾在古人餐桌上占据重要地位,并一度成为贡品。鲥鱼长时间以来一直保持着颇高的产量,其为洄游鱼类,成鱼需要溯河产卵,而幼鱼也要上溯至江河中育肥,然后返回海洋。对鲥鱼的捕捞往往就在其洄游时进行,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鲥鱼在长江都还有着千吨的年产量,而后随着长江干流开始兴建水利设施,鲥鱼洄游通道被阻断,其产量呈断崖式下跌,随后的污染和高强度捕捞更是雪上加霜。目前,鲥已功能性灭绝,彻底灭绝只是时间问题。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98楼2021-08-14 22:55
                        收起回复
                          但很多人会发现市场上仍旧有“鲥鱼”出售,那这些“鲥鱼”又是哪里来的?
                          随着鲥的天然资源急剧减少,且人工繁育并无成果,我国引入了原产于美洲的西鲱(Alosa alosa)和东南亚的长尾鲥(Stolothrissa macrura)作为鲥鱼的替代品。这两种鱼在市面上很容易买到,并且商家往往宣称自己卖的是正儿八经的鲥鱼,但其实真正的鲥鱼早就离我们远去,“扬州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的美妙体验也已湮灭在历史中了。
                          图为西鲱(Alosa alosa),常见的鲥鱼替代品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99楼2021-08-14 23:02
                          回复
                            【62】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
                            保护等级:一级
                            分布:长江流域
                            首先要说明一点,【99%的人都没在水族馆以外的地方见过活的中华鲟,你在菜市场、观赏鱼市场见到的和你钓到的全都不是中华鲟】
                            鲟科鱼类为较原始的辐鳍鱼类群,其下物种大多体型较大,躯干粗壮呈圆筒状,口下位能伸缩,有须两对,体表有五行坚硬骨鳞,尾鳍上叶长于下叶,极易辨认。
                            中华鲟是我国最为著名的受保护鱼类,也是我国保护力度最大的鱼类之一。中华鲟曾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各流域,现仅在长江干流有记录。中华鲟为典型的洄游鱼类,成鱼需上溯至长江上游进行产卵。受水利建设影响,中华鲟洄游路线被阻断,虽自行开辟了新的产卵场,但仍旧繁殖困难。自然繁殖时常中断,极不稳定。
                            目前中华鲟已实现成熟的人工繁育,每年都会开展幼鱼增殖放流,年放流量达到万余尾。但截至目前,中华鲟的种群数量并未出现显著增长,幼鱼放流并未起到预期作用,中华鲟仍然面临野外灭绝的危机。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202楼2021-08-15 16:06
                            收起回复
                              中华鲟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且无论人工或野生,所有个体都受到严格保护,严禁交易买卖,针对中华鲟的黑色交易也基本不存在。
                              但许多人都会发现,各类菜市场和观赏鱼市场里都常常见到鲟鱼的身影,偶尔也能见到有人钓获鲟鱼,且不少商家都声称自己卖的是中华鲟,这又是怎么一回事?
                              实际上,所有作为商品出售的鲟鱼都不是中华鲟。它们中的大多数都是杂交鲟(通常是施氏鲟*达乌尔鳇),偶尔也能见到西伯利亚鲟、达乌尔鳇和俄罗斯鲟等的身影。杂交鲟是不受保护的,可以作为食用鱼或观赏鱼,并已在各地大量养殖。有些养殖逃逸的杂交鲟进入野外环境,由于数量较大而易被钓获。其中长江就曾发生过养殖鲟鱼大量逃逸的事故,逃逸出的鲟鱼作为外来物种,不仅会与中华鲟、达氏鲟等争夺资源,还可能产生基因污染,进一步危害本土物种生存。
                              图为杂交鲟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203楼2021-08-15 16:1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