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统演义吧 关注:3贴子:56
  • 5回复贴,共1

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分界线——古代长城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分界线——古代长城 》
历史地理课程作业
文博学院 考古系
樊凡 200920473
[①] 詹子庆:《中国古代史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第121页。
[②] 张宏彦:《史前考古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③] 《尚书 天逸》
[④] 《论语 宪问》
[⑤] 陈正祥:《中国历史地理上》
[⑥] 班固:《汉书·匈奴传》,中华书局,上海,1982年。
摘 要: 长城是我国古代一项伟大的建筑奇迹, 它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发挥着巨大的国防功能。同时,长城也是农耕与游牧两大部类文明形态的分界线, 起着护卫先进的农耕文明, 使其不致在游牧人无止境的袭击中归于毁灭的历史作用。长城的形成有着深刻的自然、经济、文化基础, 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地理分布乃至自然景观都有重大影响, 是一条有形的自然、经济、文化界线。
关键词:长城 农耕文明 游牧文明
长城是我国古代一项极为雄伟的防御工程。根据历史记载, 从战国以来, 有二十多个诸侯国家和封建王朝修筑过长城, 其中秦、汉、明三朝所修建长城的长度都超过了一万里, 若把各个时代修筑的长城加起来, 大约有十万里以上。为什么要在长达2000 多年的时间乐此不疲做同一件事呢? 这是中国历史上很值得关注的一件事, 长城不仅是中国古代若干王朝的北部军事防线, 也是中华文化圈内农耕与游牧这两大部类文明形态的分界线, 它不仅仅具有军事上的防御意义, 也护卫着先进的农耕文明, 使其不致在游牧人无止境的袭击中归于毁灭。


IP属地:内蒙古1楼2021-07-20 19:36回复
    一、中国的自然分界线与长城线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 地理环境复杂多样。中国的地形, 自西向东形成三大阶梯: 最高一级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 中间一级包括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 在海拔2000米到3000米之间;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一线以东以及云贵高原以东属于第三阶梯, 海拔降到500米以下。中国的气候因纬度差异造成自南而北三个气候带, 包括了热带至寒温带多种类型: 最南部的台南、琼西和滇南河谷地区属于热带; 此线以北至秦岭、淮河一线属于亚热带; 秦岭、淮河以北至秦长城以南以东, 即辽东、河套、陇西为暖温带; 秦长城以北、以西为中温带; 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为寒温带。东亚大陆与太平洋相邻, 境内水汽主要通过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输送。受地形、气温和季风的制约, 中国大陆降水量分布的基本趋势———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渐次递减, 广东、海南岛、台湾等东南沿海地区降水量高达2000 毫米以上, 新疆吐鲁番盆地西侧的托克逊, 年降水量则低至519 毫米。而400 毫米等降水线, 从大兴安岭西坡, 沿西辽河上游、燕山山脉斜穿黄河河套, 经黄河、长江上游, 直抵雅鲁藏布江河谷。以这条降水线为界, 其东南为受太平洋及印度洋季风影响的湿润地区, 其
    西北为少受甚至不受东南季风影响的干旱地区。这条四百毫米等降水线, 成为东亚大陆农耕区与游牧区的大体边界。[1]农业是利用植物的自然再生产过程获得物质资料的生产门类。而植物的新陈代谢要求特定的日照、温度和水分, 因此, 农业较之工业更多地受到气候条件的制约, 在生产水平低下的古代尤其如此。四百毫米降水线以东的湿润带发育为农耕区, 以西的干燥带发育为畜牧区, 其原因即出于此。
    长城是中国自然地理的一条重要界线。在地形地貌上, 其东段是华北平原与东北的分界线, 中段把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分开, 西段则从沙漠边缘把河西走廊置于它的保护之下。气候上, 长城线大致相当于我国中温带与南温带的分界线。年太阳幅射总量130千卡/厘米, 年等值线大致与长城东段相吻合, 中段、西段分别相当于年太阳幅射总量140、150千卡/厘米年等值量。年活动积温3000℃和1.5干燥度的等值线也通过长城一线, 标志着半干早与半湿润的分界。另外, 在我国土壤分布图上可以发现长城是一条重要分界线, 其两侧土壤有很大差别。对于植被分布, 也有同样规律。长城以北农业主要是一年一熟, 以春小麦、糜子、马铃薯、甜菜、胡麻为主, 而长城以南则是一年两熟, 以冬小麦、玉米、谷子、高梁、甘薯、棉花为主, 并盛产温带水果。甚至许多动物生活区域的界线也是在长城线附近。总之, 可以看出长城的位置在自然地理上具有很大意义。当然, 这种界线并非绝对严格的, 许多气候、土壤、植被等方面的界线也并不是与长城严格一致的。同时, 值得注意的是秦长城与明长城之间的地带在中部、西部几乎全是沙漠或沙地。
    [1] 詹子庆:《中国古代史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第121页。


    IP属地:内蒙古2楼2021-07-20 19:37
    回复
      能加你微信不


      IP属地:辽宁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2-01-05 12:1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