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施坦因吧 关注:7,482贴子:161,190
  • 17回复贴,共1

[扫盲!]天王星行动前的轴心军队情况分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祭天,二楼开始正文


IP属地:广东1楼2021-07-19 23:10回复
    在科特卢班、叶尔佐夫卡和别克托夫卡等地域先后发起数次徒劳无获的进攻后,苏军最高统帅部的成员们不得不开始接受这样一个事实:苏联红军暂时还无法突破由德国军队据守的坚固防线,任何藉由突破德军设在斯大林格勒外围的侧翼防线进而合围德军第6集团军的努力只能是徒劳无功。这样的一个事实尽管令朱可夫和叶廖缅科等军事指挥员倍感沮丧,却也为他们寻求全新解决方案的尝试提供了契机。发起一场浅近合围的尝试已然失败,苏军现在将全力投入寻求达成纵深合围的努力之中。对于严重缺乏反坦克武器的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和实力虚弱的第4装甲集团军来说,这是实在不是个好消息,况且东线外军情报处所提供的报告并未使他们意识到,数十万轴心国将士已经危在旦夕。

    (1942年11月15日斯大林格勒地域的轴心军队战斗序列)


    IP属地:广东2楼2021-07-19 23:11
    回复
      暴风雨正在迫近,而轴心阵营尚未做好准备,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仍尚未意识到一场灾难的前奏已经响起。此时的东线南方轴心军队,虚弱、疲惫、预备队缺乏、机动性下降,他们对于苏联红军仍然威胁巨大,但他们的实力早已大为下降。以负责掩护第6集团军南翼的第4装甲集团军为例,该集团军仅仅只是在名义上是一个装甲集团军,这个集团军辖制下没有一个装甲军,唯二的快速部队是作为集团军预备队而受霍特大将辖制的什未林第16摩步师和莱泽第29摩步师,该集团军辖制下有三个军,但除德军第4军外(注:德4军辖下仍有1个罗马尼亚师),其他的两个军均为罗马尼亚部队(罗6军和罗7军)。罗马尼亚部队在防御作战中同样消耗严重,德军对该部罗军的评价是:“在反坦克武器充足时适应有条件防御作战”。据统计,罗6军所辖各部除罗18师外,其余部队战斗力量均不足编制兵力的34%,罗7军状况相对较好,其所辖的罗骑5师和罗骑8师的战斗力量分别达到了编制兵力的57%和64%,但需要指出的是,罗马尼亚骑兵师的编制兵力远小于其步兵师的编制兵力,这也就是说,尽管相对战斗兵力比例较高,但罗军骑兵师的战力仍然堪忧。补给困难更是令该部所辖的罗军寸步难行,截至11月17日,该部所辖罗军已有10天未见到运送补给的火车到达。事实证明,在苏军大潮涌来之时,配属大量罗马尼亚部队的第4装甲集团军终究并不能顺利完成掩护第6集团军侧翼的任务。尽管装甲集团军全员在过去的两个月里出色的完成这项任务,但原因不外乎苏军尚未找到真正的突破口与轴心军队所进行的出色的防御作战,但在苏军得到加强后,他们曾经牢固的防线能否一如既往地阻挡住敌人,那可真就不好说了


      IP属地:广东3楼2021-07-19 23:12
      回复

        (4装集在天王星行动发起前的实力统计 出自《Germany And The Second World War Vol.6》)


        IP属地:广东4楼2021-07-19 23:12
        回复
          在第4装甲集团军北面,则是大名鼎鼎的德军第6集团军,该集团军相对实力远胜第4装甲集团军,是斯大林格勒地域实力最强的德军兵团。但相对实力较强并不意味着该集团军完好无损,斯大林格勒城区的激战严重消耗了该集团军所辖第51军部队,第14装甲军、第11军和第8军等部队也同样在城市北郊战斗中消耗大量兵员与技术装备。与部队实力消耗的情形相对应的却是补充不足的现实,该集团军在旷日持久的消耗战中得到的新锐师只有两个师:第79步兵师与第100猎兵师。尽管集团军在11月初得到了数个工兵营的加强,但其直接后果便是这些工兵的原配属部队被削弱。工兵营的大量应用也证明了这样一个事实:第6集团军的各个步兵营实力已经相当虚弱。由霍斯特·布格等人主笔的《德国与第二次世界大战 卷六》指出,在11月中旬,第6集团军许多师的口粮力量已不足10000,战斗力量已不足5000,这意味着,在一些师中,战斗力量与俄国志愿者(简称Hiwis或希维人)的比例将达到1:1甚至更高。与第4装甲集团军不同的是,尽管该集团军番号中不带“装甲”的字眼,但辖下却有一个装甲军与数个快速师。但根据统计,这些快速师可直接用于作战的panzer数目大多不超过50辆,第24装甲师是个例外,该师在苏军天王星行动发起前维持着5辆II号、13辆短管III号、18辆长管III号、5辆短75III号、5辆短75IV号和12辆长75IV号共计58辆的战备数字(不含指挥panzer)。根据戴维·格兰茨的评价,此时的第6集团军大概介于“虚弱”与“耗尽”之间,而德军内部对该集团军所辖的师评价则大多为“完全适合防御作战”与“可发起有条件进攻”,第94步兵师的评价甚至已经下降到“适应有条件防御作战”。由于冬季迫近,口粮补给相对不足,第6集团军部分步兵师的马匹也被就地疏散准备过冬,这无疑使这些步兵师本就较差的机动性再度下降。总而言之,第6集团军已经达到极为虚弱的地步,而这无疑为苏军筹划中的进攻提供了利好之处。


          IP属地:广东5楼2021-07-19 23:13
          收起回复

            (6集在天王星行动发起前的实力统计 同样出自《Germany And The Second World War Vol.6》)


            IP属地:广东6楼2021-07-19 23:13
            回复
              在德军第6集团军北面,则是他们的轴心小兄弟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与第4装甲集团军一样,该部能被苏军选中作为天王星行动的主要打击对象之一,除去该部重要而特殊的战术位置之外,该部羸弱的实力同样为它在接下来的打击中饱受重创做好了铺垫。马克·阿克斯沃西与科尔内尔·斯卡费什等人在《第三轴心第四盟友》一书中指出:罗马尼亚部队已经被过度拉伸,每个师所据守的防线长度接近或超过20公里,这几乎两倍于正常罗马尼亚师级单位所能确保的防线长度。反坦克武器的羸弱严重限制了罗军战力的发挥,根据编制表,1942年的罗马尼亚步兵师应该拥有一个师直辖的配备12门47mm反坦克炮的摩托化反坦克连,除此之外,师所辖的三个步兵团各有一个骡马化的配备16门47mm反坦克炮的反坦克连,考虑到罗军糟糕的反坦克能力,加之德军Pak 40产量堪忧,德军专门为该集团军每一个师配属了摩托化的辖6门Pak 97/38的反坦克炮连,不过部分罗军师仅仅得到了五门Pak 97/38,总的来说德军的努力聊胜于无。除反坦克武器差劲外,罗马尼亚人还面临着弹药短缺的问题,尽管该集团军拥有着充足的手榴弹、60mm迫击炮弹、俄制45mm反坦克炮炮弹和奥制47毫米反坦克炮炮弹的储备,但除此之外,他们什么弹药都缺,包括步枪子弹。人员短缺问题同样困扰着罗马尼亚人,7月1日以来,截至10月30日,该集团军已有9252人阵亡,28249人受伤,1588人失踪。在9月10日,该集团军兵员总数为171256人,到了天王星行动发起前,他们只剩下155492人。需要指出的一点是,在掩护第6集团军漫长侧翼的日子里,罗军同样受到了苏军的压迫,只是相对受到打击力度较小而并非部分人士所认为的那般悠闲度日。在8月24日前后,苏军成功击退意军与德军,渡过顿河并在顿河南岸的绥拉菲摩维奇(Serafimovitch)和克列茨卡亚(kletskaya)建立起一大一小两个桥头堡,此举严重恶化了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的态势,对该集团军造成了巨大的威胁,更令罗马尼亚人泪目的是,他们缺乏足够的力量铲除苏军构建的桥头堡。面对迫近的危险,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司令杜米特雷斯库将军自然不会选择坐以待毙,尽管缺乏预备力量投入作战,但他仍可选择向德军求援。早在9月24日,他便建议德军重组进攻以恢复罗军沿顿河的防御,此外,他还多次强调,对于一支缺少反坦克武器的部队来说,河流本身就是抵御坦克的重要武器。然而德军并不打算削弱他们在斯大林格勒的进攻力量来援助罗马尼亚战友,相反,他们更希望罗马尼亚人自行解决问题。德军不作为导致了严重的后果,苏军进行了更进一步的战斗侦察并在10月24日-27日期间继续积极扩大他们在克列茨卡亚的桥头堡。罗军成功击退了苏军多次战斗侦察,给苏军造成了超出自身消耗的损失,但其抵御苏军扩大桥头堡的努力已经失败,他们成功的防御更是加深了德军对他们的信赖,让德军认为只需再为他们加强反坦克力量即可。对于德军最终做出的决策,罗军自然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IP属地:广东7楼2021-07-19 23:14
              回复

                (1942年顿河前线罗马尼亚骑兵师的编制表,可见罗军骑兵师在配备骑兵部队同时还配备了少量装甲部队和缴获的苏制45mm反坦克炮)

                (顿河前线罗马尼亚步兵师的编制表,配属大量性能略强于Pak 37的47mm反坦克炮的罗军的反坦克能力实属一般)


                IP属地:广东8楼2021-07-19 23:15
                回复
                  基于苏军极有可能发动反攻这一事实性认识,德军组建了第48装甲军这一只战略预备队,该装甲军直接受B集团军群辖制,不过,出于对罗马尼亚人实力的担忧,该装甲军在天王星发起前已被部署至罗3集防线后方集结待命。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第48装甲军是在近期才被组建,事实上,其前身第48摩托化军早在1940年12月14日的德国科布伦茨便开始了运作,但此时的第48装甲军的实力自然不可同蓝色行动发起时的那只强大部队相提并论。OKH所提供的OOB表格显示,该装甲军在11月15日辖德军第22装甲师和罗军第1装甲师两个PzD,无论何时,一个装甲军两个装甲师在纸面上都是一股强大的力量,但第48装甲军同样无法避免那个令人头疼的问题的困扰,技术装备的损耗与落后和部队实力的下降限制了该部实力的发挥,第22装甲师已受制于补给困难,这使得装甲兵们无法在漫长的休整中得到足够的训练,当苏军发起攻势时,该师的装甲兵急忙从稻草堆下翻出他们的panzer时,却惊奇地发现,许多车辆的内部电路已因车辆长期未开动而被田鼠咬断,种种困难使得该师在11月18日仅保持着40辆panzer的战备数字。该部所辖第140掷弹兵团和第204装甲团3营还被抽调前往沃罗涅日组建第27装甲师,而该师所辖的第50装甲工兵营则在11月初留下了第3连的装甲车辆后便投入到了斯大林格勒的巷战之中。罗马尼亚第1装甲师的实际情况同样令人担忧,德军对该师的评价为:“尽管缺乏技术装备,但战斗技能正在逐日提高”。这种评价与其说是对罗军的褒奖,不如是对罗军技术装备缺乏且落后的现实的承认。在训练期间,罗马尼亚装甲兵沮丧地发现,他们所配备的R-2型坦克上的37.2mm战车炮对于抗击俄军T-34坦克战斗根本无法发挥任何作用,可以让他们稍微庆幸的是,在10月17日,德军为他们送来了11辆IV号G型(L43倍径)和11辆III号N型,不久之后,该师又得到了9门Pak 40和9门Pak 38,以及配套的9辆Sdkfz10型一吨半履带牵引车和9辆Sdkfz11型三吨半履带牵引车。尽管得到了新玩具,但罗马尼亚部队直到11月16日才开始对新装甲兵的培训,反坦克部队同样缺少足够时间来熟悉新装备,相当数量的炮组还未和自己的武器打好交道。种种原因使得第48装甲军在现实中并不具有纸面上的强大实力,正因如此,他们难以顺利履行充当救火队击退苏军进攻的职责,可当大潮涌来时,过多的希冀还是将他们推上战斗的第一线,而德军高层过高的期待和部队不足的实力将导致极为严重的后果。


                  IP属地:广东9楼2021-07-19 23:15
                  回复

                    (第48装甲军战前实力统计 同样出自《Germany And The Second World War Vol.6》)


                    IP属地:广东10楼2021-07-19 23:16
                    回复

                      (战史作家伊萨耶夫对德军斯大林格勒地域装甲部队的实力统计)

                      (天王星行动初期苏德双方部队行动态势图)


                      IP属地:广东11楼2021-07-19 23:17
                      收起回复
                        @哈尔德根艇长💯 施工完毕,申精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1-07-19 23:18
                        回复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1-07-24 21:16
                          回复
                            前排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21-07-25 00:56
                            回复
                              好贴!顶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21-07-25 12:1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