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金融学院继续...吧 关注:178贴子:1,230
  • 2回复贴,共1

专本连读咨询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可以耐心看一下这篇文章
一提到专本连读,人们总是容易走极端,一些人竭力鼓吹,另一些人则拼命贬损。
竭力鼓吹的一般都是招生人员,招到学生就有提成,当然要吹啊,利益相关嘛。
拼命贬损的一般都是吃过亏的学生,觉得自己被坑了,满肚子怨气,到网上来发泄。
其实,不管是招生人员,还是学生,都是屁股决定脑袋,谈不上客观中立。
事实上,专本连读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世纪初的时候就有了,第一批读专本连读的人估计都快40岁了。
这个模式能持续到今天都不被封杀,就证明它是有一定合理性的,要不然这些公办高校哪敢打着自己的名头去招生啊!校领导们官帽不要了吗?
但是,注意了,这里的合理性指的是“它对整个社会有一定的价值”,并不意味着“对你有价值”,你要不要报读,必须根据你个人的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我大学的时候曾做过几年招生工作,认识很多招生人员,也认识不少专本连读的学生,这里面的水深水浅,我大约是知道的。
下面我来讲讲我对这玩意的看法,希望对迷茫中的你有所帮助。
很多人在谈论专本连读的时候,都没有考虑到一个至关重要的点:
对比!
你要判断一个东西是好是坏,没有一个合适的对比对象,那你得出的结论都是错的!
而专本连读的对比对象有哪些呢?我们一一罗列一下。
一、对比统招本科。
关于证书,被吐槽得最多的估计就是“证书是自考本科”,而不是统招本科,因此就没用。
是的,专本连读其实就是自考专升本,拿的的确是自考本科,不是统招本科。
但是,在吐槽自考本科之前,你要先考虑一个问题:统招本科怎样才能拿到呢?
答案是,要么高考,要么专插本。
如果你有实力,完全可以回去复读,考个600,700分,那全中国99%的学校都排着队任你选,但是,如果你没实力,只能考200,300分,那不好意思,你大概率是跟统招本科无缘了。
有些人一听到“专科分数也可以读本科学校”,立马就问,那我拿的毕业证跟高考考进去的学生一样么?
你想想,能一样么?如果毕业证完全一样,那高考考上本科的学生不就亏大了吗?高考前拼死拼活的学生岂不是“学了个寂寞”?
事实上,多数人都会犯一个致命的错误——向上对比。
考到民办大专,就对比公办大专;考到公办大专,就对比普通本科;考到普通本科,就对比重点本科;考到重点本科,就对比清华北大......
所以,你知道为啥99%的学生都说自己考差了吧!因为他们总是抬头往上看。
如果你总是跟“更好的”作对比,那任何东西都是低人一等的。
我们要知道,专本连读对标的根本不是统招本科,而是专科!
所以,听我一句,如果你分数已经上了本科线,哪怕是压线上的,现在就可以右上角关掉这篇回答了,赶紧想想志愿怎么报,千万不要被那些人忽悠去读专本连读,你会后悔一辈子。
如果你分数没上本科,又在犹豫要不要读大专,那请你继续看下去。
二、对比【大专 + 专插本】
有些人可能会说,那我可以先去读大专,然后再专插本啊。(PS:专插本是广东省的叫法,其它地方一般叫做统招专升本,这种模式是专科生拿统招本科学历的唯一途径)
这种方式可行吗?我们来分析一下。
根据往年的数据,广东省2019年有4-5万专科生参加专插本考试,因为规模不小,所以也称“专科生的高考”。
这么多人去考,有多少人通过了呢?
答案是,四分之一左右,也就是说,大约有1万人可以考上。
专插本的通过大概在25%上下
首先,99%的重点本科学校压根不招专插本学生,比如清华、北大、中大、华工,暨大、广工、广大这些学校都没有专插本名额,如果你想通过专插本实现自己的清北梦,那你就想多了。
其次,顶尖的公办本科院校只招收极少的专插本学生,比如,广东财经大学,招20个,广东金融学院,招50个。(疫情期间扩招了上百人,但相比于报考人数的增加,这点名额真不算什么)
再者,普通的公办本科院校合起来也就招1000来人,录取率连10%都不到。
除去上面这些学校,剩下的就是一些民办的独立学院了,是这些学校拔高了整体的录取率。
除了华南师范大学出现数据异常,其它那些录取率高过30%的,都是民办学院
民办的独立学院,俗称三本,美其名曰统招本科,其实在就业市场上也是备受歧视的。人家一听xx大学xx学院,就不考虑了。
不仅如此,近段时间传出了部分民办学院要跟大专合并,形成一种叫“职业本科”的学历,学生跟家长的反应很大,“明明当初高考考了本科,结果毕业的时候降了一级,变成大专,这谁受得了”,网友们纷纷调侃,“这***本升专啊”。
所以说,绝大多数专科生,如果想要拿本科学历,最好的选择还是自考本科。
再说了,退一万步来讲,即便是专本连读的学生,也是可以参加专插本的。如果你不甘心,就去搏一搏,考上了,就是统招本科,考不上,也还有自考本科保底,死活都是一个本科生,比大专生不知强多少。
三、对比【大专 + 自考专升本】
有些人会说,我先去读专科,再参加自考,那我的第一学历就是大专了,这样会不会更好呢?
首先,第一学历这个概念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早就被抛弃了,教育部曾经回答过相关的问题:
关于学历问题的咨询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moe.gov.cn
我其实不是很能理解,为什么评论区一堆人要跟我辩论第一学历的问题,你找我辩论有用么?我只是转述了教育部的观点啊,你要辩论,也麻烦去找教育部辩。
换句话说,现在的社会更加注重最高学历,如果你有本科学历,那人家根本就不关心你是什么大专。
去专科学校读,参加自考专升本,最后拿的是自考本科学历。
去本科学校读,参加自考专升本,最后也是拿自考本科学历。
学历都是一样的,那你何苦去大专学校读呢?
虽然自考本科含金量没有统招本科高,但是它的难度一点都不低,如果你只是随随便便地自学一下,拿到证的概率是非常小的。
必须要接受系统性的教学,你才有可能顺利毕业。
在大专学校里,有一些专升本的辅导课程,一般都是在周末和节假日上课的,课时非常少,而且每年要额外多交几千块培训费。
除非你很有毅力,很爱学习,否则,周一到周五上专科课程,周六周日上自考本科课程,这种没休没止的课程绝对会把你压垮。
你总不想再来一次高三吧。
四、环境对比
更何况,本科学校,尤其是重点本科学校,环境一定比专科学校好多了。
请注意,这里所说的环境,不是指高楼大厦,**的大门,和漂亮的宿舍。
这里的环境特指学习环境。
清华大学的校长梅贻琦曾经说过:大学之大,不在大楼,而在大师。
说白了,大学环境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啥?
是人啊!
优秀的人,才是一个大学最值得向往的美好。
那到底是大专学校优秀的人多,还是本科院校优秀的人多?你说呢?
专本连读不是什么神话,专本连读只是一个选择。
选择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放弃。
你选了小红做女朋友,就不能选小芳、小花、小丽......
同样的,你选择了专本连读,就相当于放弃了高考考上的专科学校,放弃了所谓的“统招专科”。
如果你只考了200,300分,又想要“统招证书”,又想要“重点本科环境”,又想要“公寓式宿舍”,又想要“漂亮妹子多”,那不好意思,不可能。
想全部都要也可以,但你得考600多分。
五、学费对比
有的人会说,专本连读的学费贵啊,普通家庭读不起。
这话是没错,如果你家庭真的困难,要靠奖助学金才能生活,那就千万不要去读,因为这个文凭不值得你投注那么多钱,它的性价比很低。
但是,我还是那句话,你得要有对比才能下结论。
如果对比的对象是统招本科,或者公办的统招专科,那么专本连读的学费确实是比它们高多了。
但是,如果你对比的是3B类的民办专科院校,那专本连读的费用非但不贵,反而便宜了。
同样的学费,为什么你要选择去一个更差的环境,拿一个更差的学历呢?
因此,我的观点是,如果你的家庭条件不允许,真的读不起专本连读,而且你的分数又到公办专科线了,那就去读公办大专吧。
但是,如果你捧着大大几万块去读个民办专科,拿一个民办专科的文凭,我是完全不能理解的。
难道就只是因为民办专科学校有“统招”这个光环么?
为什么你就一定要非统招不读呢?
这种“统招情节”,跟“处女情节”有啥区别?
六、考试难度对比
有些家长和学生说,自考本科固然是本科,但是难考啊,万一到时我考不到,那最后岂不是只能拿一个成人大专学历?
这种想法真有趣,你想要一个“更好”的证书,竟然奢望它“更简单”?你不觉得很有问题吗?
事实上,很多人就没搞懂“含金量”这个概念,所谓的“含金量”,从某种程度上讲,就等同于“稀缺”,越稀缺的东西,越有含金量。
清华北大,每年只录取2000-3000人,而且是最顶尖的那部分人,实力和运气并重的人才能被选上,所以清华北大的学历很稀缺,因此含金量就极端高。
本科,即便烂大街,但也不是每个人都能考到,所以它也有含金量。
如果某个学历是没读过书的隔壁王大爷都可以拿到的,你觉得它会有含金量吗?用脚指头想想都知道了。
你真应该庆幸自考本科难度高,因为这样才能刷掉那些想“不劳而获”的人,才能拔高它的含金量。
记住,高考失利尚且可以挽救,心慵意懒谁都救不了你!
读大学,我还巴不得考试难一点,这样,自己才能多学点东西,多长点见识。
美国绝大部分的大学都是宽进严出的,宽进,指的是入学门槛低,严出,指的是毕业难度高,这种设置使得美国的大学生过得非常充实。
老师布置的作业永远是写不完的,老师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故意让你写不完,写不完你就要一直写,不断地写,最好一刻都不要停,这样,才好让你多吸收一点知识。
考试非常难,你只有全力复习,才能考过,这样你就无法得过且过啦。
所以说,美国人读的是扎扎实实的大学。
不像我们中国,多数大学都是“延缓就业娱乐中心”。
七、总结
综上所述,专本连读是专科生的一个不错的选择,甚至可以说是一个优质的选择。
网络上很多攻击专本连读的人,并不是否定自考本科,他们否定的是成人大专。他们认为【成人大专+自考本科】没有【统招大专+自考本科】好,这不是废话么?是个人都能判断出来啊!
但是,同学们,我们考虑问题要全面,专本连读虽然是成人大专,但是它毕竟可以允许你到本科院校就读啊,本科院校的资源和环境,即便再差,也比专科好吧,你即便不能共享全部的资源,至少也比民办专科强吧。所以,总得来讲,作这个决定对比的选项是以下这两个:
1.统招大专+大专环境
2.成人大专+本科环境
有利有弊,这才是我所认知的“选择”,选择一定是有代价的,选择一定是要放弃的,生活中大多数选择都是两难的。
如果两个男生,一个长得又帅,对你又好,又能赚钱,又会做饭,另一个是土肥圆,整天好吃懒做,抽烟喝酒,打你骂你,还时不时在外面拈花惹草,那你选哪个?这还用说吗?这算是选择吗?生活中能出现这样的选择吗?想想都知道了。
生活中的选择往往是:巧克力味的大便和大便味的巧克力,选一个,没有完美一说。
很多人拒绝接受专本连读,不是因为它不够好,而是因为大多数人压根就不了解。这种“不了解”不仅局限于专本连读,还包括专升本、专插本、自考、成考、网教、电大等各类升学模式和学历层次,更夸张的是,有些学生在还没高考前,只知道清华北大、中大华工这些名校,对其它学校一无所知。
那这到底是专本连读的问题呢?还是自己的问题呢?
人性就是这样的,对于未知的、陌生的事物,第一反应永远是排斥和远离!
但是,你要知道,有些事情,错过了就是错过了,你用一生的时间都无法弥补。
我坚定不移地相信,升学就是这么一个事情!
所以,耐心读完这篇文章的你,还是花些时间考量一下吧


1楼2021-06-24 12:37回复
    ⚠️适合本科职教的同学:
    1.学考被录取但不甘心读专科的同学
    2.分数未达本科线想读本科的同学
    3.学考专业被调剂的同学
    4.担心志愿滑档、调剂、落榜的同学
    5.明白学历重要性的同学👩🏻🎓
    联x:183-123-86059(微)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1-07-03 19:41
    回复
      其实第一学历在某些时候还是有点重要的,当你和别人都是处在同一阶层的时候,才能体现出来,比如说你都是同一个自考本科的,但是你第一学历是成年大专,别人是统招大专,有大概率是别人比你优先的,有想了解这方面更多的,可以私我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1-07-19 10:3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