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吧 关注:17,539贴子:129,466
  • 0回复贴,共1

【深信因果】富贵荣华如果没节制,副作用非常可怕,人在这个环境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深信因果】富贵荣华如果没节制,副作用非常可怕,人在这个环境里容易迷失自性,造作罪业:
  【富贵荣华。当时快意。不能忍辱。不务修善。威势无几。随以磨灭。天道施张。自然糺举。茕茕忪忪。当入其中。古今有是。痛哉可伤。】
  那么这个一段还是接着前面就因果,这是佛特别举出来说明可悲可伤之事。『富贵荣华』是世间人所追求的,但是必须要有节制,如果没有节制,它的副作用就非常可怕。真正懂得节制,这是真实的学问。我们在前清看到,这个清朝一代,官职第一显赫的无过于曾国藩,诸位要读清朝历史能看到。曾国藩他曾经做四个省的总督,清朝一般总督是管两个省的,他曾经做四个省的总督。他自己是个读书人,对于「富贵荣华」很了解,所以他自己的书房题的名字叫「求阙斋」,一般人求圆满,他说我要求要有一点欠缺,因为「满招损,谦受益」,他懂得这个道理。人生在世不要样样都圆满,样样圆满是决定不是一个好事情,欠缺一点好。所以这个地方的时候,佛在此地也教给我们要『忍辱』,「忍辱」是菩萨「六度」之一,它真正的意思就是要忍耐,不能够过分。
  真正聪明人,纵然自己得到荣华富贵,他自己不享受,把自己这一份荣华富贵让大家来享受,那这就很了不起了,在我们中国历史上,宋朝的宰相范仲淹实在讲是一个最好的榜样。范仲淹做到宰相,一生他的生活都是过从前念书、做秀才时候的生活,在物质受用上从来没有改善过,这个官愈做愈大,收入愈来愈多,他把这些钱养了三百多户人家,从自己的亲族,就是亲戚朋友,扩展到社会大众,今天我们讲做慈善救济的工作。办义学,家境清寒这些童子有能力读书的,他来教养,所以他的果报实在讲是非常殊胜。他五个儿子,其中有两个官职做的跟他一样,做到宰相,一个是做御史大夫,要用现在的话来讲,两个儿子曾经做过行政院长,一个儿子做过监察院长,一门显赫。但是真正能够「忍辱」,过一个清苦的生活,所有的收入都贡献给社会,范仲淹死的时候,棺材买不起。他家里子子孙孙代代相传,到民国初年,八百年不衰。我们一般世间人能够看到三代不衰就很难得了。范先生八百年不衰,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第二家。
  第一家是孔老夫子的家,孔老夫子两千多年,现在他的这个后裔孔德成先生在台湾还享受很高 的地位,到美国来,美国人都尊重他,孔老夫子的后裔,两千五百多年这个家不衰。什么原因?积功累德,断恶修善。这些人是真正有智慧,不是以财富给子孙,是真正的以福德给子孙。子孙也好,世世代代能够守住自己的家风,能够致力于社会大众,不单独自己去享受荣华富贵。
  所以印光大师,你看在《文钞》里面时时赞叹的,这中国有史以来是三个人,第一个是孔子,第二个是范仲淹,第三个是清朝初年的叶状元,一直到清末的时候,他的家是三百年不衰。这确确实实值得给我们做榜样的,这才叫真正有智慧、真正有学问。
  刚才我们提到曾国藩,曾国藩也相当了不起,我们读他的家书,读他的家训,虽然在当时那样的显赫,他对于他家庭里面的子侄的教训非常严格,所以他的家也不错,这个曾宝荪现在在社会上还是受人尊敬,这是曾国藩的后裔。
  佛在此地这个经文里头时时刻刻提醒我们警觉,要知道「富贵荣华」是不能常保的。因此,得到的时候一定是战战兢兢,小心谨慎,那就对了。保持理智,不能够迷失了方向。可是真正享受荣华富贵头脑清醒的这种人毕竟是不多,那就跟经上讲的了,「不能忍辱」。『不务修善』,这就像前面所说的,人在这个环境里面容易迷失自性,容易造作罪业,不能忍,不肯修善。
  『威势无几,随以磨灭』,这「威势」确确实实时间是短暂的,是不能够长久保持的。你的地位、你的财富一旦失去了,那怎么办?这个我们在社会上常常看到的,有「威势」的人下台之后,他「威势」就失掉了。有财富的人,他这个财富倒闭了,他也失掉了。在现在这个不景气的社会里面,我们看到就愈来愈多。佛在此地给我们讲的这个经典是文字,我们睁开眼睛看这个社会种种状况,那是活活泼泼的经典,就摆在我们眼前,一定要知道警觉。那么这个地方讲的完全是事实的状况。
  下面这是说的无形当中有业力在支配,有业力在主宰。『天道施张,自然糺举』,这两句话就是我们俗话常讲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果报是自然的,不是由鬼神、上帝、佛菩萨在那里主宰,不是的,自自然然有这些事。那你要问为什么自然有这些事?这个道理就很深很深。佛在许多大乘经典里面给我们说得非常详细,像《华严》、《楞严》、《法华》这些大经,把这一些理论、事实、现象都说得很清楚、很明白。
  「糺举」,这也是比喻,如果浅而言之,我们世俗人常讲良心。常常做善事的人,心善、行善,晚上常常作好梦;常常作恶的人,心恶、行恶,是天天晚上作恶梦。我们要问他这个好梦、恶梦是谁在那里做主的?那就是此地讲的了,是「天道施张,自然糺举」,没有人在那个地方主宰的,完全是自己善恶业力变现出来的境界。我们从这个比喻能得到一点启示,实际上佛在经上告诉我们,整个六道轮回就是这么来的,并没有主宰,如果说主宰,那自己才是真实的主宰。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1-05-15 15:02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