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吧 关注:52,129贴子:328,822
  • 13回复贴,共1
古无人材之学,多尚相面之术,故孟子目魏襄“不似人君”,酒保窥刘季“上有神龙”,所谓“望气而定”者也。若夫相论之书,相君相臣於上,相邻相友於下,以至鸟兽虫鱼草木无所不相,莫不盈箱而充栋焉。然则果有验乎?在验与不验之间而已。
其验者,谚曰“心能生相,相逐心生”,非谓面相,谓仪相也。观登降进退,可以知礼节;言语举止,可以知根柢。被髪短髭,其人不修;皙面朱唇,其人不贱,察表徴以度内情尔。其不验者,粗窥容色,辄生私议,深交智虑,乃悔前非,孙、刘之不善遇庞统,於史往往得见。又惟人性狡黠,或识或亡,必也有所去取,验者取之,不验者去之,餍己意则识诸寸心,违陈规则亡诸脑後,故谬论日密、邪说愈固,几成自洽,而颇以为神,不亦愚乎!是故非惟相面不足信,凡在验不验间之说,皆不足信也。
若是则品题颜值、不涉人事,可乎?昔陈王曰:“有南威之容,乃可论于淑媛。”言稍过之,而情不伪。盖审美各有好尚,准的不能定一,我之所爱,人之所恶,繇是则非南威、西子不能孚众,久无固宜,兼乏方家,何以条陈其律、归并其学哉?一也。至于容貌殆从天授、髪肤传乎血亲,面刺自然之化,背谤父母之遗,深悖交际之伦,不合经义之训,讵可妄为品题乎?二也。近有一男征婚,体腴而面憨,世指目而相谓曰:“仪容既鄙,学问必陋。”已闻其秀出於清华姚班,又相谓曰:“学问虽善,志趣必短。”已闻其辍商海外而还乡支教,又相谓曰:“志趣虽雅,然相貌如此,我所不喜。”是终惑於容色而必巧为之辞,非实有相面之术也。
流闻今日士女,非止以貌取人,甚或唯貌是取,谓为“颜控”。于是凶徒、浪子、刑馀之人,凡颜色姣好,已足怜恕,动机未尽醜劣,哀悯顿生。於戏!某乃复见相面之术矣。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1-04-22 23:48回复
    好!


    IP属地:四川2楼2021-04-23 08:54
    回复
      前排点赞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1-04-23 09:53
      回复
        但我始终钟爱长得好看的人


        IP属地:四川4楼2021-04-23 13:21
        回复
          情感与事理往往难合於一,明知“以貌取人”实乃下愚,但多数却偏喜好这类行为,倒不是不知其为不可,实则目之所遇,情先於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1-04-23 17:20
          收起回复
            好!


            IP属地:山东7楼2021-12-17 23:52
            回复
              相术即可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1-12-18 22:2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