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吧 关注:6,542贴子:85,709
  • 37回复贴,共1

利用东北寒冷气候改造盐碱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东北平原北部原是大湖盆,湖水蒸发后盐碱留在土壤里,直到现在,低洼地带仍然是盐碱地,总面积4万多平方公里。这部分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500多毫米,基本可以满足单季作物的水需求。但因为盐碱重,植被稀疏,难以种植粮食。如果将这些土地的盐碱去掉,将会变成良田。
水在结冰时有一个现象,冰会将盐碱从水中“挤出”,随着越来越多的水变成冰,剩下的水盐碱越来越浓,冰点也越来越低,直到达到平衡,不再结冰。利用这一性质,可以用来分离地下水中的盐碱。
秋天将一片盐碱地做成“池田”,底部整平。冬天到来时,会形成冻土层,冻土层形成不透水层。冻土达到20厘米深的时候,在冷空气间隙气温相对较高的几天时间,将地下水抽到池田里,深度半米左右,水在在随后到来的冷空气作用下结冰,水中的盐碱成分留在剩下的水中。当冰层厚度达到40厘米左右时,将冰下面的浓水放出,由专用排碱渠排走,冰留在原地。
春天到来后,冰和冻土融化,融化的淡水渗入地下,下渗的过程就是淋洗盐分的过程,地面以下2米的盐分被带到深层,土地就着融水种植粮食。如果一年洗盐效果不佳,可以先种一年牧草,第二年再脱一次盐。
脱盐后的土地会变成良田,4万平方公里的农业绿洲在西北至少需要400亿立方的水来维持,200亿压碱,200亿灌溉(相当于500毫米的灌溉深度),与东北自然降水的效果差不多。这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工程改造成本和耕作成本,都远远低于大西线改造的荒地。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1-03-06 21:06回复
    不需要结冰,直接把洗土的水抽到水泥池子里,水蒸发后剩下的碱做肥皂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1-03-06 21:34
    收起回复
      2019年,山东农业产值4900亿元,用水总量(含工业、生活)约220亿立方;同年,新疆农业产值2600亿元,用水总量(含工业、生活)800亿立方。工业和生活都按总量的30计算,山东农业的用水效益是新疆的7倍。河南河北比山东略低一点,但差不太多。东部有大量的中低产田,高产田只占30%,改良东部的10亿亩中低产田,每亩地增产100公斤,总量就是1亿吨。大西北旱区土地盐碱重,调过水去也是低产盐碱地,想要高产还得改良。在东部传统农业区搞升级改造,效益和可行性远远高于大西线调水。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1-03-07 22:53
      收起回复
        2025年远景规划目标之农业:建成10.75亿亩高标准连片农田,去年建成8000万亩,今年计划建成1亿亩。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1-03-09 14:53
        回复
          私信


          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21-03-11 23:00
          收起回复
            可以利用太阳能改良盐碱地,抽出盐碱地的地下水送到太阳能淡化水装置中,生成的淡水再返回盐碱地,反复循环即可改良盐碱地。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1-03-14 18:51
            收起回复
              海稻改良下土质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1-03-21 18:20
              回复
                从头条看到几个视频,南方几个省正在进行“改土整田”,把零零碎碎的坡地和荒地,通过挖石,填土,整平,通水,通路,把原来耕作条件不佳碎地,做成便于机械化作业的整田,降低耕种成本,提高作物产量。南方总体上不缺水,灌溉成本低,同时灌溉量也相对较小,把地整好,就是良田,这个发展方向是对的,如果实验可行,有很大的发现潜力。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1-03-28 08:41
                回复
                  只要有淡水“压碱”,都能变良田!关键是排碱沟的水流向哪里。。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1-03-28 10:2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