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吧 关注:46,699贴子:336,268
  • 18回复贴,共1

【历史杂谈】私藏甲胄为何被历代王朝冠以重罪?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冷兵器时代,有几样重要的武器装备,其一就是弓弩,所谓大将军不畏千军,只怕寸铁,弓弩部队的作用不言而喻,代表武器便是宋朝神臂弓。其二,便是战马,骑兵作为胜败的决定性力量,在历次大战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拥有一支强悍的骑兵部队,甚至能左右一国的国运。其三,就是甲胄,作为一种防御性装备,貌似对战场无关紧要,但历朝历代,朝廷对甲胄的管理都极为严格。有人私藏刀枪,或许不会得到什么惩罚,但一旦有人私自储备甲胄,那便是谋逆杀头之罪。
史料记载“弩一张加二等,甲一领及弩三张流二千里,甲三领及弩五张绞。”
那么为何私藏甲胄会被历代王朝冠以重罪?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1-01-19 08:50回复
    一、甲胄制造成本较高
    甲胄有很多种类,有的是步兵盔甲,有的是骑兵盔甲,当然马匹也需要盔甲,其材质也分为铁甲、皮甲、布甲、木甲等等。
    之所以甲胄对国家至关重要,跟其成本有着莫大的关系。以唐代的明光铠为例,就包括兜鏊、护颈、护肩、明光甲、束甲绊、护腹甲、代扣皮带、护臂、缺胯袍、大口裤、胫甲、云头乌皮靴等部件。
    铠甲的零件较多,制作也是异常复杂,敦煌莫高窟曾出土一副铠甲,就包括1590片鱼鳞甲和644片长条甲,工匠们不仅要制作每一片甲片,还需要用丝绳穿起来,花费的时间、精力都十分惊人。
    以铁甲为例,制作步骤包括,制甲、打扎、打磨、穿孔、裁扎、精磨、编缀,其次还要制作衬里。公元927年,日本仿造唐朝的铠甲,一副铠甲从开始到制作完成,需要两百多天,甲胄的维护保养,也需要四十人一起完成,由此可见,甲胄的造价之高。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1-01-19 08:52
    回复
      一般来讲,拥有甲胄的人大多是皇家贵族或者藩王军阀,因为其成本较高,所以普通人难以承受。李世民曾率兵为大唐江山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但是其最精锐的玄甲骑兵也仅仅只有三千五百人。
      为何玄甲军的数量如此之少?除了优质的战马较少以外,跟甲胄的成本也有着莫大的关系,重甲骑兵不仅人要穿甲,马也要披甲,选拔训练严格,在残酷的战争中,战场损耗也是极大,所以历朝历代著名的骑兵部队,大多数量不算太多。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1-01-19 08:53
      回复
        二、甲胄有着重要的防御作用
        战场之上,要想降低伤亡,提高战力,给士兵配备甲胄是很必要的。一个不穿甲胄的步兵,很容易被对方的兵器刺穿,或被弓弩手射中,瞬间便会失去战斗力。
        穿上盔甲则可以大大提高士兵的存活几率,而且还能对弓弩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当然了,如果碰到宋朝那种三床弓弩,那就只能祈求上苍保佑了。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1-01-19 08:54
        回复
          公元前99年,汉武帝派李广利率兵三万进攻匈奴,而作为李广的孙子,李陵却只得到一个运送粮草的职务。李陵自然不服气,便找到汉武帝,请求率兵出战,汉武帝没有拨给李陵马匹,李陵夸下海口,只率五千步兵,要直捣匈奴王庭。
          李陵的待遇自然和李广利不同,为了洗刷家族的耻辱,李陵真的只率五千步兵出征。不久,李陵在浚稽山遭遇匈奴主力三万。匈奴大多为骑兵,而本身步兵对付骑兵就很不利,况且当时兵力对比悬殊,这本就是一场必死之战。
          第一次接战,汉军作战勇敢,凭借着弓弩的优势,一下击杀数千敌军,而汉军的伤者并不多。接着匈奴单于调集八万部队,共十一万人,要一举荡平这股汉军。
          由于敌我兵力太过悬殊,李陵只能率兵边退边打,第二天,李陵杀掉军中女眷,汉军再杀敌军三千。之后的战役中,虽说汉军人少,但作战依旧悍不畏死,在杀掉近乎两倍于己方的敌军后,汉军竟然还剩下三千多人。
          匈奴并非不会打仗,他们同样有弓弩手,而且骑兵优势明显,机动性强,即便匈奴占尽了先机,仍无法迅速消灭李陵的部队。其中,很大程度上,就在于汉军配备了相应的步兵甲胄,在弓弩的威慑下,不仅可以大范围杀伤敌军,还能很好地保存实力。
          在李陵投降后,还有四百汉军逃回了大营,纵使李陵最后以失败告终,但这场战役给匈奴单于留下了极深的影响,也让匈奴人再次意识到汉军的实力之强。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1-01-19 08:55
          收起回复
            三、甲胄在战场上的作用极大
            甲胄不仅可以很好地保护士兵,对战场的胜败也能起到决定性作用。大规模军团作战,人数多不能确保能赢,很大程度上,输赢只在那一刹那,如果能瞬间击溃敌军阵型,那么有很大几率取得胜利。
            保持阵营的完整性,才能保证立于不败之地,那么用什么来击垮成建制的部队阵型呢?这就是骑兵,只有骑兵才有巨大的冲击力,而提高骑兵冲击力的便是重甲骑兵。
            虎牢关之战中,李世民面对王世充的洛阳城,一时间难以攻克,王世充无法支撑,便向窦建德求援。窦建德很快率兵十万来援,李世民率先抢占了虎牢关,只带了三千五人和窦建德的大军对峙。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1-01-19 08:56
            回复
              在统兵水准上,李世民可谓帝王中的佼佼者,他可以准确地分析出战场局势,充分发挥骑兵优势,并能瞬间抓住机会。在夏军疲惫之刻,李世民立即下达进攻命令,三千五百名重甲骑兵,就这么杀进了敌营,将十万大军的阵营击溃,甚至活捉了窦建德。
              之所以重甲骑兵有如此大的作用,主要就在于骑兵和马匹身上所披的铠甲,甲胄可以加大冲击的动能,能造成更大的破坏力,而且重甲的防护力更是可怕,普通的刀剑、弩弓更是难以伤到对方。
              除了玄甲军,金国还有一只著名的部队,那就是铁浮屠,金兀术就是靠着几千名重甲骑兵,将宋军打得稀里哗啦。之后,大致也只有强悍的岳家军,才能和铁浮屠有一战之力,重甲骑兵的实力由此可见一斑。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1-01-19 08:56
              收起回复
                参考资料:《唐律疏议·擅兴》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1-01-19 08:56
                回复
                  汉代周亚夫的儿子为老子买了发丧用的五百盾甲不是诬以私藏甲胄之罪吗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1-01-20 14:04
                  回复
                    一个经过良好训练的士兵一对一有五成几率击败与他同水平的士兵;如果他披甲,他敢一对二一对三甚至更多;同样的,如果朝庭想镇压一千披甲叛军,通常政府军在同等装备水平下要一千以上,如果叛军都不披甲,政府军以半数就可碾压。综上,就是维稳的成本和难度问题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1-01-20 14:44
                    回复
                      你一个平民老百姓自卫或者打猎有把刀有张弓不就行了,弄套盔甲是想造反?就像现代你一个猎人有把猎枪不就可以打猎了吗,但是你说你要把自动步枪去打猎,谁信你哦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1-01-21 09:55
                      回复
                        你想想一个古代练家子全副武装冲到衙门里面对十几个布衣捕快 一顿砍最后站着的会是谁 对面根本砍不动好吧 穿甲和不穿甲的打斗方式都不同了 有些角度过来的刀都不用挡扛着跟你对砍 无甲的倒了 有甲的站着 不过没练过的穿甲也打不动到是


                        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21-01-22 16:18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1-01-23 15:35
                          收起回复
                            3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1-01-25 10:3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