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摇吧 关注:1,049贴子:30,367
  • 0回复贴,共1

2020年强震回顾:第三、四个七级以上强震之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两个七级以上强震为3月25日千岛的7.5级海震和5月6日,班达海的7.2级海震。在这个相间震群中,日引潮位于赤道以北,地震作用转强因此震数稍增多。这一震群三个地震的相关性有点特点。在北纬40度附近,希腊附近的6.5级海震,日本小笠原附近的6.5级海震和黄石西的6.6级海震几乎相间为120度。希腊的小震与正在强烈活动的埃特加火山的相关性较密切。其发生的时间与大盐湖的5.7级地震接近。其表现为北纬40度相关于富士山、埃特加火山、黄石火山的一个火山相关耦合震群。而日本三陆构造的强烈响应引起了班达海的一个7.2级深为110千米的强海震。这一震群主要相关于日本三陆构造的一个强烈响应起震过程。这过程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千岛震源、三陆震源和笠原震源位于一个深海海沟南北向震带上的等间距三点。从3月25日千岛的7.5级地震到小笠原的6.5级地震,相间了24天,约一个阴历月,而小笠原震原的局部过压使其起震稍有提前。月引震机制应近于相同。从起震时间看,千岛7.5级震与日引潮巴士海峡较相关,黄石震则提前约四个小时,而小笠原震则落后了四个小时,对应于日引潮为拉张型起震机制。主震为一个提前一个小时对应于压冲日引潮机制。月引潮,小笠原较千岛提前七天,而黄石较千岛落后七天。对应于月引潮深构造的机制反转。小笠原与千岛分距三陆的南北对应方向上。
小笠原6.5级深源强震后,其强烈上压的局部构造作用引起了一个后继震群,其发生仅两后后,其于千岛的协同起震冲击便使得三陆西发生了一个属于它的6.2级海震。起震时间为小笠源的对极起震时间,日对极相潮冲击具有转换主-余震的构造集中点的转换起震作用。强烈的压冲击使后继余震仅间距两天发生。其后,这一轮构造作用引起本州岛东北向一个强拉而引起九州岛西南一个6.0级海震。起震时间与小笠原6.5级海震相间半个月。相间半月为月引潮的一个主余震集中点的转换间距。其起震时间与小笠原相间3个小时,约对应于本州岛一个构造尺度的时间间隔。5月3日,九州岛南小震过后三天,强有力的本州岛构造拉冲作用通过台岛和菲律宾岛,最终引起班达海一个7.2级深源海震。与此起震机制类同,小笠原震源和关岛及新不列颠的相间关系,过关岛引起一个新不列颠的 一个6.1级的相关余震。
该震群可认为是一个由本州岛强烈构造作用引起一个关于千岛7.5级前震的一个平衡震群。其由小笠原6.5级余震群和班达海7.2级后震组成。并相关于较远的三个强震。


IP属地:山西1楼2020-11-27 15:47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