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摇吧 关注:1,049贴子:30,367
  • 0回复贴,共1

2020年4月1日黄石西6.6级强震的起震机制分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从2020年3月25日千岛岛链的7.5级强震到后继的4月1日黄石西的6.6级强震,相间六天。六天,成为一个火山活动相关转移的相间间隔。对应于富士山火山群转向黄石火山群的一个转移时段。与大盐湖5.7级的震群压冲与快速起震不同,这次间六天应为两大火山群的一个深构造拉冲击的一个转移震。在千岛岛链发生7.5级强震后,富士山-黄石火山两震群的牵拉作用逐步增强,集中作用更向黄石火山构造集中,最终导致了该震的集中发生。其地震应当是黄石火山口西缘的一个局部压封的10千米的断裂拉张,其后该继续的拉张及新生断裂使其小余震几乎每天都在发生。
从大盐湖5.7级强震经千岛7.5级强震再回返到黄石火山西的6.6级强震,这机制对应于一个类同于震壁回弹的震群机制。自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发生九强超强海震后,巨大的强震拉张冲击使日本海形成一个震后超南压的八级以上临震构造,其类似强震一般会在其南后继一个八级以上的强余震。这一个震级超过八级的临震机制稍后在班达海引起一个深110千米的7.2级强海震,班达海的深海震对应于较强的火山构造活动。对应于该震源目前正处于富士山一个深构造阻缓的较强活动过程中。
这一个强震最难的问题,是为何会在黄石西这样一个位置发生该强震。千岛7.5级强震后,震中区的垂向上压及外围的水平拉张形成一个非常强的拉张冲击机制,该机制结合夏威夷、古巴-佛州的拉张构造形成一个非常强的环黄石的拉张机制,其震后成为全球最强的起震冲击机制,黄石火山外围:阿拉斯加湾、哈德逊湾、墨西哥湾形成一个环状起震机制,这两结构的结合使其成为封闭北美的一个陆上强震的起震机制。在形成这一直接相关于黄石火山的机制中,富士山-三陆构造的九级震源机制起着相当重要的潜在作用。而定点于黄石的局部压冲机制为:大盐湖5.7级强震后,形成一个加州湾到黄石火山口的压剪型压冲弧构造,其后该构造的弧形震群时不时地发生着。
定位于黄石构造的主要机制为。千岛7.5级强震后,激活了富士山-黄石火山的相关机制,该机制的起震作用最强决定了其发生黄石火山后继震的排位。从这一种相关关系看,这个6.6级强震为黄石火山-富士山火山群的一次解耦起震,像黄石这样的火山构造其密切相关的耦合构造一般为三到五个。


IP属地:山西1楼2020-11-27 14:01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