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马7x吧 关注:67贴子:560
  • 0回复贴,共1

海马汽车血泪史:别人是靠不住的,还需自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海马汽车历史:1988年海马建厂于海南省海口市。发展至今,海马汽车集团旗下有海马轿车有限公司、海马商务汽车有限公司、一汽海马汽车有限公司、上海海马汽车研发有限公司、海南金盘实业有限公司等。拥有海口、郑州、上海三个产业基地和俄罗斯KD工厂、伊朗KD工厂等,产品覆盖面包车、轿车、SUV、MPV和新能源汽车等五大领域。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中国汽车行业发展的井喷时期,各省市纷纷推出自己的汽车品牌。当时的海南也不例外,1988年,海南汽车冲压件厂从菲律宾低价购入美国褔特汽车与菲律宾前总统马科斯个人合资的汽车工厂。海南汽车冲压件厂也由此更名为海南汽车制造厂。
海南汽车制造厂虽成功买下菲律宾福特工厂,但因得不到美国福特技术支持,以至于没有产品可以生产。正因如此,海南汽车制造厂与日本马自达汽车公司接洽后双方一拍即合,决定在海南合资生产马自达汽车。1990年,海南汽车制造厂第一辆马自达929旅行车试制成功。

1991年马自达推出的旗舰车型第五代马自达929,该车以进口的方式被引入国内,其无框车门和修长的整体造型令人过目不忘。然而不为人知的是,海南汽车制造厂曾小批量进口马自达929的散件进行组装生产,与马自达929采用同样方式组装生产的还有同时期的马自达626轿车,但海南马自达626和929的产量极低,加之车身并未贴有海南马自达的标识,使得两车曾以不同渠道被充当进口车进行销售。
1992年2月,海南汽车制造厂与日本马自达汽车公司合资成立了海南马自达汽车有限公司,与此同时,以马自达929旅行车为原型的HMC6470旅行车正式投放市场。海南汽车制造厂在与马自达合资之初,提出了“国产化”的概念,即采用日方车身总成,底盘及动力则完全采用国产,并未进行科学严谨的国产化工作,使得当时国产化率高达70%以上的HMC6470旅行车投放市场后就出现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此外,海南汽车制造厂曾在1991至1992年为上海大众配套生产206万个冲压件,实现盈利1200万元,缓解了当时的生存危机。
1993年,海南汽车制造厂采用CKD的形式组装生产以包车,除了以E2000为原型的HMC6440面包车之外,海南汽车制造厂在1993年同样以CKD的形式组装生产了第一代马自达MPV。

虽然与马自达的合作让海南汽车制造厂在短短几年生产了多款车型,但是由于海南汽车制造厂当时并未取得国家颁发的汽车生产许可证,其生产的汽车只能在海南省内通行。海南汽车制造厂因其产品无法在全国投放,勉强维持到1997年时已濒临破产的边缘,为了取得生产汽车的资格和必要的资金挽救大局,海南省政府同意工厂挂靠一家国有大型汽车企业名下。1997年11月,成立以一汽集团100%控股的一汽海南汽车有限公司,新成立的公司将作为一汽集团在华南地区重要的生产基地。
1998年1月,海南汽车制造厂正式加入一汽集团,一汽海南汽车有限公司挂牌营运。至此,该厂生产的车型终于得以推向全国市场。虽然海南汽车制造厂挂靠一汽集团名下,但并未得到一汽的资金和产品技术方面的支持,仅仅只是取得了轿车生产资格。没有从一汽得到车型的海南汽车只能想方设法降低已有产品的生产成本。既然从一汽得不到新车型和技术支持,海南汽车开始重新寻求与日本马自达的合作。
2004年2月29日,一汽集团、海南汽车与海南省政府达成框架协议,共同组建一汽海马汽车有限公司。新组建的海马汽车注册资本为12亿元,一汽集团和海南汽车分别占49%的股份,海南省政府占股2%。
普力马和福美来的热销,让海南马自达(海马汽车)在此后的几年里顺理成章的成为当时国内主流汽车生产厂商,也让日本马自达看到了中国汽车市场的巨大潜力,使其有了拓展中国汽车市场更大的野心。
2006年2月长安福特马自达汽车有限公司成立,福美来的换代车型马自达3也在新公司成立不久后正式投产,海南汽车再次遇到了没有新车型可引入的尴尬境地,与两款新车型擦身而过之后,无奈海南马自达只能以普力马和福美来继续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国内市场苦苦支撑。被别人玩玩丢后,海南汽车正式从合资转向打造自主品牌的道路,海马汽车正式成立。
2006年8月31日,福美来2代正式上市,这款新车只是在海南马自达福美来基础上推出的小改款车,但它并没有继续使用马自达的商标,而是以“海马”的身份正式转变为自主品牌汽车。


1楼2020-11-18 17:57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