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p吧 关注:5,801贴子:229,743

【转】新话的原则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新话是大洋国的正式语言,其设计是为了满足英社——即
英格兰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上的需要。到了一九八四年还
没有一个人能用新话作为唯一交流手段,不论是口头上的,还
是书面的。《泰丨晤士报》上的社论是用新话写的,但是这是一
种特殊的技巧,只有专家才能做到。估计到了二〇五〇年新话
终将取代老话(即我们所称的标准英语)。在此之前,它逐步
扩大地盘,所有党员在日常谈话中越来越多地使用新话的词汇
和语法结构。一九八四年使用的那一种,见诸第九版和第十版
的新话词典,是临时性的,其中有不少多余的词和过时的结构,
以后就要废除的。这里所涉只是第十一版词典中应用的最后修
订稿。



IP属地:日本1楼2010-02-07 12:33回复
    新话的目的不仅是为英社拥护者提供一种表达世界观和思
    想习惯的合适的手段,而且也是为了使得所有其他思想方式不
    可能再存在。这样在大家采用了新话,忘掉了老话以后,异端
    的思想,也就是违背英社原则的思想,就根本无法思想,只要
    思想是依靠字句来进行的。至少是这样。新话的词汇只给党员
    要正确表达的意义一种确切的、有时是非常细微的表达方法,
    而排除所有其他的意义,也排除用间接方法得出这种意义的可
    能性。所以能做到这一点,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创造了新词,但
    主要是因为废除了不合适的词和消除了剩下的词原有的非正统
    含义,而且尽可能消除它们的其他歧义。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新话中仍保留“free”(“自由”)一词,但它只能用在下列
    这样的话中,如“This dog is free from lice”(“此狗身上
    无虱”)或“This field is free from weeds”(“此田无杂
    草”)。它不能用在“politically free”(“政治自由”)
    或“intellectually free”(“学术自由”)的原来意义上,
    因为,政治自由和学术自由即使作为概念也不再存在,因此必
    然是无以名之的。除了肯定是异端的词要取缔以外,减少词汇
    数量也被认为是目的本身。凡是能省的词一概不允许存在。新
    话的目的不是扩大而是缩小思想的范围,把用词的选择减少到
    最低限度间接帮助了这个目的。
        新话是以我们今天使用的英语为基础的,虽然许多新话句
    子即使没有包含新词,在今天使用英语的人听来也是很难懂的。
    新话词汇可分为三大类:A类词汇,B类词汇(也叫复合词)和
    C类词汇。这三类词汇分别来谈比较简单,但是语法上的特点
    可以在A类词汇一节中加以讨论,因为这些规则对三类都是适
    用的。


    IP属地:日本2楼2010-02-07 12:33
    回复
      C类词汇。 C类词汇是对其他两类的补充,完全是科学和技术名词。
      它们同今天使用的科学名词相似,用同一词根组成,但定义极其严格,
      不含任何不合适的旁义。它们的语法规则与其它两类一样。在日常谈话
      或政治演说中很少应用C类词汇。科学工作者或技术人员都可以在本专
      业的词汇表中找到他们需要的词,但其他词汇表上的词他很少应用。
      只有极少数的词在所有表中都共有,并没有任何词汇可以表达科学工作
      的思想习惯或思想方法的功能,不论它的具体部门是什么。甚至没有
      “科学”一词,因为“英社”一词已经充分包括了它所可能具有的意义。
          从上所述可以看出,在新话中,不正统思想若超越了很低的一个层
      次是根本无法表达的。当然有可能说出一种非常粗糙的异端邪说,例如
      说“Big brother is ungood”(“老大哥不好”)。但这话在正统
      的耳朵听来仅仅表达一种不言自明的荒谬,无法论证,因为没有必要
      的论证的词汇。与“英社”敌对的思想只能具有一种含糊的无言形态,
      只能用十分笼统的名词来说明,而这些笼统的名词加在一起不用解释
      就能否定整批整批的异端邪说。说实在的,你只有把有些词非法地译
      成老话才能把新话用于非正统目的。例如,“All mans are equal”
      (“人皆平等”)在新话中可能构成,但只有用于老话中的“All
      men are redhaired”(“人皆红发”)同样的意义中。它并没有语
      法错误,但是它表达的是一种明显的不符合事实的话,即人人都是同
      样的身高、体重或力量。政治平等的概念已不复存在,因为这个旁义
      已从“equal”(“平等”)的含义中排除。在一九八四年,老话仍
      是正常的交流手段,理论上存在着这样的危险:在使用新话时你可能
      记得它们的原来含义。在实践中,任何有“doublethink”(“双重
      思想”)训练的人不难做到这一点,但是在一两代以后,甚至这样
      的失误的可能性也会消失。以新话为其唯一语言而教养成人的人不会
      知道“平等”曾经有过“政治平等”的旁义,或是“自由”曾是“思
      想自由”的意思,正如一个从来没有听说过象棋的人会知道“后”和
      “车”的旁义一样。有许多罪行和错误是他无力犯下的,因为这些罪
      行和错误是没有名词的,因此是无法想象的。可以预料,随着时间的
      推移,新话的突出特点将越来越明显——它的词汇越来越少,含义越
      来越严格,应用不当的可能越来越少。


      IP属地:日本6楼2010-02-07 12:35
      回复
        在老话完全被取代以后,同过去的最后联系就会切断了。历史已
        经重写,但过去的文字仍有零星流传,没有彻底检查,只要保持老话
        的知识仍能阅读。但到将来即使这种片段得以保存也很难读懂,很难
        翻译了。很难把任何一段老话译成新话,除非它说的是技术程序或者
        一些十分简单的日常行为,或者已有正统话(新话应是“goodthink-
        ful”)的倾向。在实践中,这意味着大致在一九六〇年以前写的书
        是无法完整地译成新话的。革命前的文字只能作意识形态上的翻译,
        即不仅修改语言也要修改意义。例如《独立宣言》中著名的一段话:
        QUOTE:
          我们认为这些真理不言自明,人人生来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
        一定的不可让与的权利,这些权利有生活的权利,自由的权利和追
        求幸福的权利。为了取得这些权利,人类创建了政丨府,政丨府则从被
        治理者的同意中得到权利。任何政丨府形式一旦有背这些目的,人民
        就有权改变它或废除它,组织新的政丨府……
            要保持原义而把这一段话译成新话是不可能的。最多只能做到
        把这整段的话用一词来概括:“crimethink”。完全的译法只能是
        意识形态的译法,把杰弗逊的话译成一段关于绝对政丨府的颂词。
            的确,过去的许多文学都已用这个办法加以改写。出于名声的
        考虑,有必要保持对某些历史人物的记忆,同时使他们的成就与英
        社哲学一致。因此像莎士比亚、弥尔顿、斯威夫特、拜伦、狄更斯
        这样的作家的作品都在翻译中;这项工作完成后,他们的原作以及
        所有残存的过去的文学作品都将统统销毁。这项翻译工作既费时又
        费力,在二十一世纪的头一二十年恐怕不会完成。还有大量的实用
        文献——不可缺少的技术手册之类——也需这样处理。主要是为了
        有时间进行这项翻译工作,新话的最后采用日期才定在二〇五〇年
        这么迟的一个年份。


        IP属地:日本7楼2010-02-07 12:36
        回复
          在老话完全被取代以后,同过去的最后联系就会切断了。历史已
          经重写,但过去的文字仍有零星流传,没有彻底检查,只要保持老话
          的知识仍能阅读。但到将来即使这种片段得以保存也很难读懂,很难
          翻译了。很难把任何一段老话译成新话,除非它说的是技术程序或者
          一些十分简单的日常行为,或者已有正统话(新话应是“goodthink-
          ful”)的倾向。在实践中,这意味着大致在一九六〇年以前写的书
          是无法完整地译成新话的。革命前的文字只能作意识形态上的翻译,
          即不仅修改语言也要修改意义。例如《独立宣言》中著名的一段话:
          QUOTE:
            我们认为这些真理不言自明,人人生来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
          一定的不可让与的权利,这些权利有生活的权利,自由的权利和追
          求幸福的权利。为了取得这些权利,人类创建了政府,政府则从被
          治理者的同意中得到权利。任何政府形式一旦有背这些目的,人民
          就有权改变它或废除它,组织新的政府……
              要保持原义而把这一段话译成新话是不可能的。最多只能做到
          把这整段的话用一词来概括:“crimethink”。完全的译法只能是
          意识形态的译法,把杰弗逊的话译成一段关于绝对政府的颂词。
              的确,过去的许多文学都已用这个办法加以改写。出于名声的
          考虑,有必要保持对某些历史人物的记忆,同时使他们的成就与英
          社哲学一致。因此像莎士比亚、弥尔顿、斯威夫特、拜伦、狄更斯
          这样的作家的作品都在翻译中;这项工作完成后,他们的原作以及
          所有残存的过去的文学作品都将统统销毁。这项翻译工作既费时又
          费力,在二十一世纪的头一二十年恐怕不会完成。还有大量的实用
          文献——不可缺少的技术手册之类——也需这样处理。主要是为了
          有时间进行这项翻译工作,新话的最后采用日期才定在二〇五〇年
          这么迟的一个年份。


          IP属地:日本8楼2010-02-07 13:19
          回复
            • 218.197.141.*
            我笑了


            9楼2010-02-07 16:26
            回复
              还有吗?没看过瘾~


              IP属地:江苏10楼2010-02-07 22:00
              回复
                在手机上刚一看见A类 B类还以为是中图法。。。。


                IP属地:北京11楼2010-02-07 22:51
                回复
                  • 116.69.27.*
                  <<1984>>恩恩


                  12楼2010-02-08 11:20
                  回复
                    轩辕你别装的没看过1984嘛……
                    PS:为啥我感觉这贴其实是在钓你


                    13楼2010-02-08 13:53
                    回复


                      IP属地:江苏14楼2010-02-08 21:53
                      回复
                        我什么也不知道...........


                        15楼2010-02-08 23:01
                        回复
                          • 218.207.218.*
                          表示本贴完全不含鱼饵等成分,只是前两天看到其他地方有人讨论于是顺手贴出来的


                          16楼2010-02-09 03:03
                          回复
                            《1984》的附录啊


                            IP属地:广东18楼2011-02-03 01:43
                            回复
                              - -
                              虽然现实跟作者所说的基本相反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
                              结果是一样的
                              晚期资本主义一笔勾消了自然社会文化语言的联系,比权力集中更囧的是由于平均的分配权力这货消失了,臭老九们发现自己没 有变成白细胞而是被暗中解除了武装,符号脱离了原本含义成为纯粹的拟像,经济领域作为象征层面已经支配一切,但姓马的把 文化视为从属从生产上批判的行为实际成为了同谋而非对手,愚蠢的的人类终将被控制
                              2015年 第三次冲击爆发,人类全灭
                              2142年 地球进入新冰期,欧盟条纹猫耳帝国与泛亚洲哥特猫耳帝国的战争爆发


                              19楼2011-02-03 22:0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