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远吧 关注:1,530贴子:13,549
  • 9回复贴,共1

想问老师个问题,从秦朝开始就有宦官专权,秦朝灭亡和赵高专权有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想问老师个问题,从秦朝开始就有宦官专权,秦朝灭亡和赵高专权有非常大的关系,可以说是加速秦朝灭亡。后面两汉,尤其是东汉宦官直接把皇帝架空了,后面唐朝应该说有前面的前车之鉴应该会意识到宦官专权的严重性,可是到了唐玄宗又开始重用宦官。可以说对宦官的权利甚至超越了东汉,让宦官监军牵制武将。一直到了明朝,不仅没有吸取他前面古人的教训,反倒变本加厉,给与宦官更大的权利,设置东厂,西厂,直接给与宦官生杀大权。著名的魏忠贤。为什么从秦朝到清朝这么长的时间里没有吸取教训还一直都在给宦官加权,每个朝代的灭亡多多少少都和宦官专权有关系,皇帝给宦官权利到底是为什么?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11-01 11:18回复
    楼主您好!
    您问的这个问题我记得方老师讲课的时候专门讲过,为什么会造成宦官专权。我大概的理解是这样的。
    第一,首先什么是专权。听历史,经常听到太后专权,宰相专权,皇帝专权,太监专权。我就想,权利总要有一个最大的,那谁掌权不是专权呢?方老师解释了这个问题,我理解大概是这个意思。无论谁掌权,看他是为了国家办事,还是在谋私利,谋私利就是专权,一心为了国家好,就不是专权。
    第二, 再说太监专权的问题。东汉末年是个典型。东汉末年的皇帝都很短命,死的时候继位的皇帝都很小,权利只能交给太后。可是等到皇帝长大了,太后都不愿意把权利交出来,就是名义上交出了权利,最初的那般人马有事情还是请示太后,皇帝还是没有实权。这个时候皇帝只能靠身边的太监来把权利夺过来。因为太监和皇帝最亲近,皇帝最信任太监,除了太监,没有别人能帮到这样长大的皇帝。
    每个朝代到了最后的阶段,就成太监专权了,就是因为皇帝除了太监,没什么信任的人了。
    我是这样理解的,不知道对不对,请大家指正。


    IP属地:新疆2楼2020-11-01 19:12
    回复
      楼主您好!
      您问的这个问题我记得方老师讲课的时候专门讲过,为什么会造成宦官专权。我大概的理解是这样的。
      第一,首先什么是专权。听历史,经常听到太后专权,宰相专权,皇帝专权,太监专权。我就想,权利总要有一个最大的,那谁掌权不是专权呢?方老师解释了这个问题,我理解大概是这个意思。无论谁掌权,看他是为了国家办事,还是在谋私利,谋私利就是专权,一心为了国家好,就不是专权。
      第二, 再说太监专权的问题。东汉末年是个典型。东汉末年的皇帝都很短命,死的时候继位的皇帝都很小,权利只能交给太后。可是等到皇帝长大了,太后都不愿意把权利交出来,就是名义上交出了权利,最初的那般人马有事情还是请示太后,皇帝还是没有实权。这个时候皇帝只能靠身边的太监来把权利夺过来。因为太监和皇帝最亲近,皇帝最信任太监,除了太监,没有别人能帮到这样长大的皇帝。
      每个朝代到了最后的阶段,就成太监专权了,就是因为皇帝除了太监,没什么信任的人了。
      我是这样理解的,不知道对不对,请大家指正。


      IP属地:新疆3楼2020-11-01 19:16
      收起回复
        简单说,太监的权力就是皇权的衍生品。除开国皇帝之外,其他皇帝基本都是从小就与太监生活在一起的。而太监们为了生存,付出了断子绝孙的代价,如此一来心理难免扭曲,人格也未必健全,皇子皇孙们长期和他们在一起会有什么结果不问可知。需要指出的是,在中国古代帝王的眼中,内侍和外臣其实是亲疏有别的,就像清朝“奴才”是比“臣子”更加贴近皇帝的,能够称奴才证明你是自家人。
        其实太监有多大权力完全看皇帝的授权,就像您所提到的唐玄宗时期的高力士,他的崛起其实也是在天宝年间,那时的皇帝已经不像开元时期那样明白了。可以说唐玄宗宠信高力士没有发生大的动乱完全是因为高力士本人的自律,但无疑唐玄宗开了一个坏头,才有了中晚唐时期的困局。明朝时伟大的明成祖可以派太监郑和下西洋,至今被人们津津乐道。但到了明末呢,魏忠贤这类太监同样可以搞得天下大乱。直到清朝,安德海的死让李莲英处处小心,最后得以全身而退。
        最后总结一句话,太监制度是皇权的衍生品,太监的权力也来自于皇帝的授权与信任,伟大的帝王从来都不是不用太监而是往往都善用太监。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0-11-02 22:56
        收起回复
          赵高的专权,严格来说不是宦官专权的典型例子,因为赵高虽然是寺人,但当了外朝的丞相。这个人很有才,通律令;擅书法,是胡亥的老师,他应该归于‘奸臣’一类,有别于后世的‘家奴’。
          西汉开始有了比较明显的宦官干政现象,比如汉武帝时的苏文。但西汉政治环境中的主要冲突,是皇帝和功臣;朝廷和藩王;宗室和外戚;内朝和外朝,宦官参与政治的空间不大。东汉和中唐,宦官开始大肆干政,都是在朝代经历了重大统治危机之后,原有的统治集团遭到洗牌,幼弱或者平庸的皇帝开始任用宦官掌握军权,进而干政。
          这些人看起来很忠诚,因为生理原因,也不能直接威胁到皇权统治,实际上宦官真正威胁到皇权的也不多,外朝官员和军阀篡位的倒是很多,比如东汉和唐朝。
          明朝三个‘赫赫有名’的权宦,除王振以外,都是在皇权和文官集团尖锐对立的形势下,登上历史舞台的。他们维护的是皇权,目标是外朝文官,可以口含天宪作威作福,但却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以刘瑾为例,皇帝一句话,他可以从外朝的汹涌攻势下,逆势而上,转守为攻,同样是皇帝一句话,他便粉身碎骨,尸骨无存。


          IP属地:浙江5楼2020-11-04 15:5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