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申花吧 关注:3,068,731贴子:49,812,026

【战术分析】预估20201018对上港的基本战术思路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开门见山,核心思路就两点:防守、消耗。
1:防守
这点应该是有基本共识的。当前申花的进攻实力相比2017年和2019年的两场足协杯决赛有明显下降(失去了马丁斯、金信煜、沙拉维、伊哈洛这种具有不对称优势的进攻强点)。而上港当前的中场和边路防守实力明显强于2019决赛时的山东,所以申花很难复制2019年决赛第二场那种边路传中、中场前顶争二点的搏杀战术。而申花今年的防守实力却提升明显,在防线主力齐整且不冒进时,还未有中超强队在申花防线面前占得便宜。所以本场只有坚决立足防守才有胜机,为此无需在意场面的被动。


1楼2020-10-13 12:24回复
    二楼送度娘,希望不要吃楼层。
    (本文意在探讨申花的取胜之道,并非无视上港实力与胜机均占上风的事实,因此回复时请不要在这方面抬杠。对于不尊重事实和逻辑、强词夺理、辱骂申花队员的回复,一律删帖封号)


    2楼2020-10-13 12:25
    收起回复
      2:消耗
      重点不是消耗对手体能,而是消耗其心态,促使其因烦躁而攻守失衡。本人看了上港第一阶段全部比赛,成绩优秀,却也有隐忧:
      (1)防高球和远射能力无明显改观,杨世元中场绞杀能力强劲,但依然不能有效保护禁区前沿。
      (2)胡尔克的机动性和强突能力进一步退化。
      (3)洛佩斯阵地战作用还不如胡尔克(虽然看上去很热闹)。
      (4)阿瑙的支点作用相比上赛季提升明显,但终结效率不高。
      (5)穆伊的综合攻防实力肯定强于艾哈,但他此前在布莱顿打进攻核心时战术要求的防守参与度较低,这种战术意识的惯性未必能快速调整,再加上刚从英超降维到中超,潜意识里可能会习惯性高估队友的防守能力,因此某些时刻穆伊的防守强度不足或许会给申花以可乘之机。


      4楼2020-10-13 12:27
      回复
        (6)最重要的一点,奥副总的划水境界进一步提升。尤其是在关键时刻(比分落后、对主要竞争对手的关键比赛)的攻防发力程度均明显下降。说奥有沙拉维化的趋势那是夸张了,但一对一的较高失误率和关键时刻爆点作用弱化却分明透出些自保养生的心态。这可能和他压哨续约大合同,而控制薪金的政策又在客观上消灭了高阶竞争对手有关系。即使过滤掉天气炎热赛程紧密等客观因素,其比赛态度和状态的松散程度也是历年来少见的。


        6楼2020-10-13 12:35
        回复
          因此,如今上港的问题在于:破密集防守能力进一步下降,久攻不下、由攻转守时,如果奥和穆伊的防守强度同时出问题,那申花的机会就来了。


          9楼2020-10-13 12:38
          回复
            死守,绝对不能和上港打对攻,盯死奥斯卡但同时不能在大禁区附近犯规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0-10-13 12:42
            回复
              基于上述情况,预估本场比赛的人员安排:
              (注:金信煜虽然会去苏州,但目前还未开始有球训练,因此不纳入本场比赛名单的考虑中)
              首发有451和541两种方案,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很难说哪一种更激进或更保守。
              451
              门将:曾诚
              后卫:温小将、姆比亚、冯潇霆、艾迪
              中场:曹赟定、彭欣力、秦升、钱杰给、赵明剑
              前锋:毕津浩
              541
              门将:曾诚
              后卫:温小将、朱辰杰、姆比亚、冯潇霆、艾迪
              中场:曹赟定、彭欣力、钱杰给、赵明剑
              前锋:毕津浩


              12楼2020-10-13 12:42
              收起回复
                针对可能产生较大争议的几个方面,展开分析一下:
                (一)为何用“吃相很难看”的艾迪打右后卫?
                随着李运秋的报废和温小将的上位,右后卫位置已经超越左后卫,成为申花防守体系中最大的黑洞。从国青调回近年来改打右后卫的朱越,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教练组对右后卫防守能力的担忧。
                赵明剑的防守能力决定其在对强队时无法胜任右后卫,所以康熙逐渐将其位置固定在右前卫。张璐的边路防守意识和位置技术有明显短板,而相比艾迪,张璐打边后卫的进攻加成其实十分有限(跑动前插抢点能力强的优点只有打边前卫才能充分发挥),考虑到与上港相比,整体进攻能力肯定处于绝对劣势,张璐的这点进攻加成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付出的防守代价则是不可承受的。
                很多追求“高级感”的球迷往往不自主地重攻轻守,在这种思维逻辑里,艾迪的标签就是技术粗糙、拿不住球传不好球、稍有受迫就乱开大脚的球权终结者,似乎上场就是负作用。但正如前文明确提出的,本场比赛的核心战术思想就是防守和消耗,因此放弃球权既是客观实力的无奈也是主观决断所必须支付的代价。在这个大前提下,艾迪的开大脚球风反而算不上严重缺陷。我们要有全场大多数时间内都被逼得向前仓促开大脚、场面比2019年决赛被动得多的思想觉悟。
                那么艾迪的作用体现在哪里呢?还记得第一阶段对深圳的第二场比赛中普雷西亚多、马里和郜林是怎么硬吃温小将的吗?用的是类似篮球的篮下背打技术,利用温小将身体素质和经验方面的短板,在禁区肋部区域背身倚靠住温小将,接球后靠经验和身体强行转身硬抹进去。当时温小将几乎被这招彻底打爆。上港今年锋线的机动性不如以往,但胡尔克、阿瑙、洛佩斯的背打能力更在深圳锋线之上,通缉犯祭出此招的概率非常大。在当前阵容里,温小将是不得不上的,但康熙不会容忍两个边后卫都有同样死穴。而赵明剑和张璐的实战表现已经说明,他们因为位置技术和意识的缺陷,在面对这种背打生吃战术时也是顶不住的。其实这种背打生吃战术之所以不太常用,是因为只要边后卫有较强身体素质(对抗能力)和科班水准的专项防守意识(把握好提前上抢破坏和回收顶防的分寸),就不难破解。而具备这些条件的合适人选目前只有艾迪,这也正是面对身体素质劲爆的进攻强点时,艾迪经常被委派“兑子”重任的原因。从以往表现来看,艾迪往往在开场对方气势强盛时被突得跌跌撞撞狼狈不堪,但只要扛过三板斧,熟悉节奏后大多渐趋从容,还多次将对手防得心浮气躁、有失水准。另外,艾迪还可以根据情势变化机动调整到中卫甚至后腰位置,方便应付伤退等突发状况或在必要时排出四中卫的死守阵型(三个打中卫,一个打后腰)。
                那么另一边的温小将该如何应对背打战术呢?一是靠自己吸取此前的经验教训,抓住时机提前抢断破坏,对方背身拿球时注意保持合理距离,不要被一把靠死。二是由中后卫加强协防保护,这也是使用541阵型的好处之一,三中卫体系下,左右两侧中后卫在必要时能相对更自由地协防边后卫。


                13楼2020-10-13 12:43
                收起回复
                  (二)451阵型为何用秦升?
                  在对阵上港这样的强敌时,中路位置除2名中后卫外,必须再有一人居前屏护,起到迟滞扫荡作用(康熙最擅长的4141里中场的那个1),否则防守体系是立不起来的。而钱杰给、孙世林、彭欣力、朱宝杰都不具备这个位置属性(他们其实都是4141里那2个前顶的中前卫)。目前在防守时能具备站住禁区前沿中路要冲位置的敏感意识,能合理把握中路站位和两侧协防的时机分寸,又能凭凶悍球风扰乱对手中路进攻节奏的队员,只有姆比亚和秦升两人。如果是541阵型,这个中场拖后的战术功能则主要由担当自由中卫的姆比亚通过适时前顶来兼顾(冯潇霆偶尔兼顾一下)。但如果是451,姆比亚分身乏术,中场中路拖后位置只能由秦升来顶。当然,极端情况下可以把艾迪调到这个位置硬顶,但这样一来,艾迪技术能力的弱势意味着申花彻底放弃攻防弹性。
                  秦升今年的状态确有下降,身体跟不上意识的犯规渐多,体能也难支撑全场。但用秦升的目的就是贯彻防守和消耗的核心战术思想,在集中精力打半场的前提下保证防守下限,增加对手的“消耗”,减少队友的消耗(通过减少前顶频次来帮助姆比亚和冯潇霆保留更多精力)。当然,如果秦升的身体状态已退化到第一阶段的柏佳骏李运秋那种程度,那的确不宜出场,个人以为秦升目前的表现还远没到那个地步。
                  可能有人会说,打451时可以让朱辰杰打中后卫,解放姆比亚打后腰。且不说姆比亚的体能可否支持全场打后腰,朱辰杰目前要和冯潇霆搭档打双中卫来对抗上港进攻线,还是差点火候(如果由姆比亚带着打双中卫倒还行)。考虑到朱辰杰今年的状态和心态都有点撞新秀墙的意思,在这种毕其功于一役的关键场次里还是谨慎使用的好。


                  14楼2020-10-13 12:46
                  收起回复
                    (三)进攻线的人员安排
                    (1)莫雷诺
                    上港中场和两条边的机动性非常强,中场侵略性也很强,莫队的控球风格和节奏不适合首发,而且莫此前伤停多场,缺少比赛拉状态,身体强度也不适合首发拼刺刀,勉强首发会影响防守体系的整体强度。理想的使用方法是替补打右前卫或担当高点支撑,逆足内切或压制对方左边后卫进行高空轰炸。


                    15楼2020-10-13 12:48
                    回复
                      (2)新外援
                      防守优先原则决定此二人都不适合首发。马丁内斯很可能全场不上。博拉尼奥斯可能替补上去拿一下球,能搏到些犯规、改变一下比赛节奏就算发挥作用了,康熙交代的活动区域很可能还是靠近边路,不要指望让博拉尼奥斯打前腰组织,这种比赛教练不太会让新队员来负责中路要冲。


                      16楼2020-10-13 12:49
                      回复
                        (3)中锋
                        高中锋战术是明牌。不要指望所谓的全小快灵前场出奇兵了,我们已经没有2017版马丁斯这种身体素质、速度、射术俱佳的强力前锋,想要依靠磨合不够的新援打出快速传接的小球战术是不现实的。另外考虑到在上港的进攻压力下我方后场一定会出现大量概略性的大脚长传,有一个能硬杠住人争抢高球第一点的中锋,对防守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
                        莫队不宜打首发中锋,主要是他没有中锋的跑位意识,简单说连反越位都跑不出来。只靠身高和个人能力,压制对手防线的作用是低效的。
                        现在能顶中锋的只有老毕,除了中锋的进攻位置技术和意识过关,老毕在中锋位置上的防守加成也是顶级的。不同于杨旭的疯抢,老毕在前场反抢拦截以及封堵对方出球线路方面的时机把握和移动站位都很合理高效,往往能与身后队友形成合力,在第一时间有效阻挡对手的反击。用老毕打中锋,等于是把一个专职后卫顶在对方腹地,在防守上颇有意外之喜,这个红包的分量就连后卫出身的金信煜也有所不及。
                        胆子更大些的话,也可以田忌赛马,首发杨旭打中锋,先消耗半场,老毕后上的杀伤力会更大。


                        17楼2020-10-13 12:50
                        回复
                          有见解,队长首发都没了?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20-10-13 12:50
                          收起回复
                            (四)后手变招
                            第一波换人:(下:秦升、赵明剑)(上:孙士林、莫雷诺)
                            第二波换人:(下:曹赟定)(上:于汉超/朱宝杰/博拉尼奥斯)
                            第三波换人:(下:毕津浩)(上:朱宝杰/博拉尼奥斯)(莫雷诺客串中锋)
                            (极端情况下老毕退回防线,用进攻队员换彭欣力)
                            各种换人方案都可能无法回避一个矛盾:拟后发制人的进攻队员替补上场时,传球和组织能力较为靠谱的曹赟定彭欣力的体能已明显下降(甚至可能已被换下)。我们几乎不可能把优质进攻资源同时投入战场,这是由整体实力缺陷所决定的,也是不得不面对并力争克服的无奈。


                            19楼2020-10-13 12:50
                            收起回复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21楼2020-10-13 13:0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