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察吧 关注:542贴子:1,350
  • 3回复贴,共1

5、怎样才能达到至心?作者:演信居士微信公众号:地藏菩萨占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5、怎样才能达到至心?
作者:演信居士
微信公众号:地藏菩萨占察法门
摘要:至心,就是用非常真诚的心来做事。因为对于至心的错误理解,许多人在占察时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念地藏菩萨的圣号上,经文中实际上是没有这种要求的。占察时,当事人对所要占察的事情真正的关心才是最重要的。
至心是佛经中经常出现的一个词。如果没有这部占察经(对于某些人,这当然是可能的,因为这部经目前并没有发现梵文和藏文的版本),那么大家都知道至心是什么意思。至心,就是非常真诚的心。准确地说,是用非常真诚的心去做某事。至心敬礼,就是用非常真诚的心去皈敬礼拜。至心发愿,就是用非常真诚的心来发愿。至心称名,就是用非常真诚的心去称念佛菩萨的名号。
有了这部占察经,难道至心的意思就改变了吗?当然不会改变。第二至心仍然是上面这个意思。一心,就是用非常真诚的心拜忏,能够时时刻刻都在想着占察忏法。勇猛心,就是用非常真诚的心拜忏,能够废寝忘食不顾身命去拜忏。深心,就是拜忏的人已经与忏法非常契合,从而真诚拜忏的心绝对不会退转。
当然,第一至心也是用非常真诚的心在拜忏。只不过这个真诚并不一定是奔着净轮相去的。如经上所说,有些人可能是想摆脱“种种众厄、贫穷困苦、忧恼逼迫”才开始拜忏的。这种情况下虽然也非常真诚,但是未必能够一心坚持。一旦情况有所好转,就可能会退转。所以经上讲“不得下至心者,终不能获清净善相”。
简单来说,经文中的二种至心主要关注的是真诚的持久度。第二至心能持久而第一至心不能。
持久性并不是比较至心的唯一角度。比如有两个马上要执行死刑的囚犯,都用非常真诚的心求救于观世音菩萨,得救的那个比较起没得救的那个来说,可能就是真诚的强度(求生欲)更高一些。
对于普通的至心敬礼和至心称名来说,主要比较的是正见的程度。因为真实了解佛菩萨的功德而归投依靠,显然要比因为有求于菩萨的归投依靠更加的真诚。
有的时候,既要考虑真诚的持久性,又要考虑其强度和正见的程度。比如勇猛心就是持久性(专求不懈)加上强度(不顾身命)。深心就是正见(与法相应)加上持久性(究竟不退)。
对于第三轮相来说,相应时的至心主要是指真诚的强度(占察的恳切性)。有些轮相还需要一些持久性(比如一个组里只有一个轮相的情况),有些轮相当然还需要与法相应(比如求上乘得不退等)。
正确理解了至心的含义,就能够看到一些表面现象背后的本质。比如,许多人都发现初学的时候容易相应,学了一段时间后,反而不大容易相应。于是就总结出这样的观点:地藏菩萨比较关照初学者。其实,地藏菩萨哪里会有这样的分别心呢!这个现象背后的本质无非是因为每个人最初占察时能想到的问题一般来说都是对自己很重要的问题。
还有一个现象是,仪轨做的越认真越占察容易相应。这个现象的本质是,多数情况下,当事人认真做仪轨,是因为当事人非常关心所要占察的事情。如果至心与否指的是做仪轨的话,一把不相应,那就真的要重新做仪轨了。
至心与否,既不是指的做仪轨,也不是指的念地藏菩萨圣号,经文上也并没有要求我们念着圣号占察。因为错误地认为至心是指称名至心,所以有些法师讲解占察时强行加上了占察时念圣号的要求,甚至还要详细规定用几分精力念圣号。这实际上是违背占察经的。
原经文:若极钝根,罪障最重者,但当能发勇猛之心,不顾惜身命想,常勤称念,昼夜旋绕,减省睡眠,礼忏发愿,乐修供养,不懈不废,乃至失命,要不休退,如是精进,于千日中必获清净。
参考译文:如果是非常愚钝的根性、罪业障碍最严重的人,只要能发勇猛的大心,(有)不顾惜个人身命的想法,时常的勤恳称念(我地藏菩萨的名号),无论白天夜晚都旋转绕行,(尽量的)减少睡眠,(时时)礼拜忏悔发愿。乐于(这样)修行各种供养,不懈怠不颓废,乃至于丧失了身命,(也)誓不停止和退转。像这样的精进,在一千天以内一定能得到清净。
原经文:尔时,坚净信菩萨摩诃萨问地藏菩萨摩诃萨言:“所说至心者,差别有几种?何等至心,能获善相?”地藏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我所说至心者,略有二种。何等为二?一者、初始学习,求愿至心;二者、摄意专精,成就勇猛相应至心。得此第二至心者,能获善相。此第二至心,复有下中上三种差别。何等为三?一者、一心,所谓系想不乱,心住了了;二者、勇猛心,所谓专求不懈,不顾身命;三者、深心,所谓与法相应,究竟不退。若人修习此忏悔法,乃至不得下至心者,终不能获清净善相,是名说占第二轮法。参考译文:那个时候,坚净信菩萨摩诃萨问地藏菩萨摩诃萨:“您(前面)所说的至心,差别有几种呢?什么样的至心,能得到(清净)善相呢?”地藏菩萨摩诃萨说:“善男子!我所说的至心,简单来说有二种。哪二种呢?第一种是刚开始学习(占察法)求(菩萨满足)愿望的至心。第二种是收敛心神专心(一致)(集中)精力、(或者是)达到勇猛(的境界)、(或者是与法门)契合的至心。修行人如果能得到这第二种至心,能得到(清净)善相。这第二种至心,又有下、中、上三种差别,哪三种呢?第一种(叫)一心,就是系挂心念(于一处),(使之)不乱,心境安住(在那里),清清楚楚的。第二种(叫)勇猛心,就是专心一意的追求,不稍懈怠,不顾惜(自己的)身体性命。第三种(叫)深心,就是(心)与法门(非常)契合,终究不会退转。如果有人修习这种忏悔法门,甚至都不能得到下至心的,最终不能获得清净善相。(前面)这些,就是(我)解说的占察第二轮相的方法。”


IP属地:海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09-22 11:10回复
    感恩法布施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1-09-21 22:01
    回复
      对所要占察的事真正的关心才是最重要的。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2-11-23 09:33
      回复
        太好了!感恩,不过还是觉得地藏王菩萨比较关心初学,因为初学能应则为以后相续提醒出火坑的菩萨智慧。南无地藏王菩萨摩诃萨……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2-12-08 21:4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