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吧 关注:2,256,100贴子:16,428,221

《再谈哲学是什么?——世界、思想、语言、逻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寻求与环境的统一,是所有生物的共性。如果生物与环境不统一,这将是一个生命走向灭亡的开始,也可能是一个物种走向灭亡的开始。在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中,虽然生物活动可以影响周围环境,但总的来说,生物是处于环境系统中的被动地位或下一级地位,它总在追求与环境的统一。但绝对的统一是不存在的,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构成一个联系的整体。 人类从猿进化而来,同样也在环境中变化着,但更重要的是,人类是自身改造环境的产物,也就是说,人类的衍生是“主动”的,意及【能动性】。柳艺城在这里并不去考究【发生学】能够给出【抽象】的定义,但是人类的【综合判断】应该是先天的,意及在【经验认识】产生之前必然先有一个【否定】与【肯定】的过程。当人类开始主动去创造事物之前,必然是先遵从【自然规律】,基于【综合判断】的先在而对事物的【特性】先行抽取;也就是说,人类在认知过程中,【基础概念】是先在的,参数、广延、形状、运动等这些(基础概念)并不能被【杂多感觉】所反映,而是先在,意及人的【本能】。【基础概念】就是客观实在,所谓的环境演化因素就是时间和空间的演化规律,它如实的被人类的【知性】所判断,并形成共同的【本质】。在柳艺城看来,人类【抽象】并不来源于【经验】,而是一种本能,人类的【被动理性】也应该在【经验】之前。当人类把事物进行抽象的时候,【哲学】就已经产生了。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09-19 15:37回复
    生物能认识自己的世界,并在自己的世界中生存,但这并不意味着生物能产生哲学。生物与环境相适应和变化的特点是以生物自身的进化来表现的,它没有改变环境的能力,当适应时便生存下来,不适应时便灭亡,它的生命是反映自然环境的特点。而人类却在自己创造的社会中改变这种进化,有的老弱者却能享受更多的资源与财富,与自然进化相悖。这是因为个体已经不是独立的了,而是社会的一分子,参与社会活动。这也反映了哲学的基本特点,实践永远是认识的起源,人类社会的产生是哲学的基础。但实践永远不是哲学,它必须进入理性的领域,经过对人与世界相互关系的深入思索才能到达哲学的层面。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0-09-19 15:44
    收起回复
      从哲学起源的角度来讲,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标志、象征、符号、语言的产生。这些都是人类在实践中的抽象,而这并不是来源于经验,而是知性的范畴,意及人类实践中的综合判断,它来源于人类的【能动性】,是实践的结晶。
      生物也有一定的标志,如虎利用尿来标志自己的地盘;生物也有象征,如鸟用羽毛来象征力量等。但人类的标志却是不同的,人类是利用生物体外的物体来标志,即利用自己创造的东西来标志。正是这种标志、象征、符号、语言的产生,人类才有了精神工具来构建精神世界,并在精神世界里表达自己与环境的关系,它使人意识到的世界变得更加宽广和复杂。随着各种交流和沟通的进行,人便意识到了自己。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0-09-19 15:50
      收起回复
        神的产生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人类第一次哲学思考成果的代表,只不过它是表象形式的,它是人类形象思维的映衬,意及标志。
        标志产生了图腾,随着不同的图腾及相关崇拜的产生,它也成为人对世界认识进一步扩大的一种形式。不同图腾的斗争,也是人类选择真理的过程。宗教的产生便形成了第一次的【系统思想】,也就是所谓的【发生学意义上的世界观】。 人类在历史中不断地创造神,它一方面是人对世界思考的象征,另一方面也在补充了人类的理性需要不断的进化,这种衍行可以使人类有一个相对的统一、完整的精神理念。哲学的发展是创造神并不断用【进化的理性】来祛神的过程,它使人类的【世界观】越来越宽广。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0-09-19 16:01
        回复
          人生在世,当然首先必须生存,即满足肉体存在的需要,但是,生存却非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所在,不然,人类与动物无异。从人类的生活史来看,人类世世代代所追求的无非是自身价值的实现,这才是人生的意义。正是在这种意义上,马克思把对象化活动作为人类的存在方式、“类生活”、“生活本身”,因为在此种活动中,人能动地“复现”了(理智地或现实地)自己、实现了自己。而人类的对象化活动是多种多样的,大致可以分为实在的和象征性的。哲学就属于人类的象征性的对象化方式,在本质上就是理性抽象的对象化活动。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0-09-19 16:58
          回复
            【学问】本质上来说在【经验】之前,人类对【知识】的困惑和惊奇总是先有【判断】在先,【知性】预先提供了【范畴】。包括哲学在内的所有学科都起源于我们对外部世界的困惑与惊奇。正是这种悬而未决的困惑引起了人们对哲学和其他实证科学经久不衰的兴趣。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说过一句名言:“哲学起源于对外部世界的惊奇。”惊奇便是智慧的开端,我们应该感谢这些哲学家,正是因为他们从更广、更深的领域打开了每个人自身的局限,以创新、质变的理论让我们的思维上升到新的台阶,才使我们的视野开阔到前所未有的领域,也鼓舞每个人有发现、改造世界的信心和勇气。惊奇是他们智慧的开端,同时他们也给了我们惊讶。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0-09-19 17:09
            回复
              哲学阿,语言学下的一个分支吧。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0-09-19 18:54
              回复
                什么是哲学和哲学是什么:
                首先,这是两个问题,前者就是一个【概念】,因为这里的【哲学】表示的是谓词,因此它只需一个内涵去刻划即可以是自洽的。当你要问“哲学是什么”的时候,就成了广延性问题了。例如,你说伦理学是哲学,没问题,这个是自洽的,当你说哲学是伦理学的时候,唉,不对,哲学应该还需要更多……,这就是所谓的“广延性”,我们需要用外延的概念去定义它。所以,哲学家给了【逻各斯】这个定义去指称哲学。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0-09-19 19:01
                回复
                  根据最权威的定义: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里写道——“各种定义虽然模糊不清,但指出了哲学探索的两个重要事实:①它是一种反思的或沉思的活动;②它没有自己明确指向的主题,而是一种精神活动(如科学或史学)的方法或形式,能够把任何领域、主题或经验类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因此,虽然有一些早已存在的用单一术语表达的哲学分支学科,如逻辑学、伦理学、认识论(关于知识的理论)或形而上学(一种哲学研究,其目的在确定事物的真实本质,也就是确定存在物的意义、结构和原理),但对它的分支学科最好用包含一个前置定语的术语来表述,如自然哲学、精神哲学、法哲学或艺术哲学。”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0-09-19 20:07
                  收起回复
                    以上这里给出的定义就是【涵盖】的,也就是说,这是第一问题——【什么是哲学】,我们必须把【哲学】看成是个【谓项词】,它是一个既定的概念,在这个概念前面加上联项的定语。
                    我前面说过,人类的综合判断都是【在先(在经验之前)】的,也就是说,人类在肯定或否定某个事物的过程中,首先会对这个事物的【符号】或者关于【该事物的形式】进行抽象并衍义。即对一个思维对象(主项)进行判断,给思维对象的性质或关系一个名称,然后再对名称进行描述。这就是判断的过程。所做的描述就是谓项。所以第一个问题,什么是哲学?这里的【哲学】只是也只能是【世界观】——处在什么样的位置、用什么样的时间段的眼光去看待与分析事物,它是人对事物的判断的反应。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0-09-19 20:35
                    回复
                      海德格尔说:“我们的问题的目标乃是进入【哲学】中,逗留于【哲学】中,以【哲学】的方式来活动,即进行【哲学】思考。”这里的【哲学】表明了立场,即【你所处的观念必须是自洽的】,海德格尔强调:“必须有一条能够使我们提出和解决问题的道路,否则当我们问‘什么是哲学’之际,我们是关于哲学来讨论。以此方式来追问,我们显然是站在哲学之上,也即站在哲学之外。”
                      “什么是哲学”的追问是不朽的,其实这一问题的回答,永远只能是问题本身,这一追问便是通往解答的道路,而这条道路的不断延伸就是答案。具体地说,由“什么是哲学”的追问而引发的对问题的关切、投入,由这种惊讶生发出与存在者之存在的合理,唤醒对存在者之存在的响应,所有这一切的一切都源自存在者之存在。“什么是哲学”的追问把我们引向存在者之存在,而当我们响应于存在者之存在之际,我们便进入哲学之中,行进在【存在】的康庄大道。
                      哲学并不是什么最伟大、最高深的学问,它只是你的【世界观】。
                      【哲学】不一定需要我们去学习,它只是生物的一种智慧,任何生物在与环境(尤其是人所追求的理论对象)相互斗争中都会形成自己的【哲学】。由于人的意识系统中符号的产生,【哲学】有了表达的工具,具有真正意义的、开放的、可以交流的“哲学”才产生。而这个加引号的(哲学)就是第二个问题——哲学是什么?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20-09-19 21:00
                      收起回复
                        为什么说“什么是哲学”只涵盖【世界观】?我这里可以举例子,牛顿是科学的巨人,但在哲学家看来,在他所处的社会中,他几乎是失败的,在科学的追求中有时陷于宗教中不能自拔。然而,后来的学子们都以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来建构认知观念,而他本人却沉浸在了炼金术与神学之中,这明显说明了他的“【哲学】(世界观)”是崩塌的。相反,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却知道如果自己勤劳持家,服侍好公婆,处理好邻里关系,她就能很好地生活,再生一个儿子,娶个儿媳,自己便能享受天伦之乐。这最朴素的想法,实际上包含了一个女人从经济、政治、文化及自己的理想上建立的完美“【哲学】(世界观)”,此时她研究的对象便是生活。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20-09-19 21:35
                        收起回复
                          回到第二问题:——哲学是什么?在这里“哲学”成了【主项】,即它必然要赋予“什么”,那这里的“什么”就是广延的。在同一律中,当“P是P”的时候,我们首先在概念上必须同一。
                          因此,我们得考察“Philosophy”这个词,它首先来自于希腊语的“philosophia”,原意是“爱(philo)智慧(sophia)”——其在古希腊表达的意思是:由于人的灵魂对于“Sophia(智慧)”不竭之“philo(爱)”,从而在一系列观察、思考、探索、追求过程中留下了种种“logos(逻各斯,也做言论之意)”,这些“logos”就成为我们所谓的哲学文献,成为人们的研究对象,而通过研究又会产生崭新的“logos”——即所谓的批判、突破、超越前人的思考中所存在的局限性、不合理性,寻求更为合理的“logos”。
                          显然,所谓的“西方哲学史”就是这样的“历史学”,这种过程同样是源于“philo+sophia(爱智慧)”精神。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20-09-19 22:31
                          回复
                            当赫拉克利特说“万物皆有逻各斯”的时候,这里的“逻各斯(logos)”就蕴含了万物背后的运行规律。
                            “logos”是哲学家的【言说】,它在语义中衍化出了“lore(‘学问’)”,这说明“哲学”是一种传导,即是一种“lore(传说)”;也就是说,人类学习“哲学知识”是一种“传说(传导的语言)”,即人类追求“philo(爱)”和“Sophia(智慧)”是“人类的【任务】;在这里,哲学是什么,即——【哲学是爱智慧的任务】。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20-09-19 22:46
                            回复
                              古希腊语“λογοζ”(逻各斯)。
                              “逻各斯”是多义词,主要含义有:
                              (1)一般的规律、原理和规矩;
                              (2)命题、说明、解释、论证等;
                              (3)理性、推理;
                              (4)尺度、关系、比例;
                              (5)价值等。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32楼2020-09-22 19:2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