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逻辑备考经验
命题特点:
1.早年396逻辑经常出现199管理类联考的往年真题,近年来重复率越来越低,靠记住管联真题的答案已经行不通了。
2.逻辑一般划分为形式逻辑、判断推理、论证逻辑,市面上的逻辑练习题和管联逻辑历年真题(没有专门针对经济类联考的逻辑题)这几部分都涉及较多,但是396逻辑侧重于考论证逻辑,这一点需要注意一下,平常做题就多重视论证逻辑。
3.396逻辑很多题也是从199管联改编的,有模仿199出题套路的感觉,比如如何设置最能削弱的选项,还是重点研究一下199论证逻辑。
选择用书:
① 入门习题:机工版赵鑫全《逻辑精点》基础篇+强化篇

入门级习题,上面有基础讲解,可以配合鑫全工作室的基础课来听,基础篇论证逻辑部分较少,做完这两本之后形式逻辑差不多就很熟练了。
① 管联真题:高教社《高分指南逻辑历年真题名家详解》

其他真题有的是按考点、题型编写的,王诚老师这本管联真题是按照真题年份编写的,方便计时做题。可以阅读一下目录后面的本书使用指南,提高用书效率。
① 经济类联考真题(上面推荐那本黄皮的)
视频课:
形式逻辑基础阶段推荐赵鑫全老师的比较多,也是《逻辑精点》的配套课程,形式逻辑容易上手,如果觉得效果不错就不用换人了。其他老师贬褒不一,个人觉得不太喜欢老吕的风格,讲的不是很系统。
论证逻辑听了一部分赵鑫全老师的课,优点是直接讲解老师自己总结的每种题型可以套用的思路,但听下来感觉与习题结合不密切,脑子里没有题目储备就直接灌输思路,听完之后做题只能生搬硬套思路,不利于初学者逻辑思维的培养,可以前期听听打个基础,之后转战其他课程。就我个人而言在这基础上又听了报的辅导班,感觉很启发思维,有针对性的讲做题的技巧,上完课正确率都上去啦!(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hhhh)


我当时听课的截图↑ps:为了节省时间听课过程中把重点随手一截,日后有题目搞不懂回来翻翻相册就成了
除此之外,MBA大师薛睿的论证逻辑有不少人推荐,去听了一下还不错,不过课程耗时有些长,大家可以根据可支配的时间进行选择。
全程备考:
6月之前:听基础视频课,做《逻辑精点》,《逻辑精点》也不要直接做在书上,错题记得标注,基础篇不用计时做。听课的课程中一定要做好笔记,举例也可以有选择的截图或者记下来,第一遍听课印象不深或者理解不透彻,日后会经常需要翻开笔记找某道题用到的思路。
7-10月:辅导班逻辑部分+《逻辑精点》基础+强化刷1-2遍,在8-9月可以开始做管理类联考真题,从97年倒着开始做,早期管联真题简单,做题速度快。管理类联考真题一共刷2-3遍,可以按一道题2分钟来计时做,这时候也要注意一下正确率。逻辑刚听完课做题可能觉得没什么起色,但是有很多题目储备之后就逐渐能找到题感了。
注:基础阶段听的视频课和之前做的习题都会有很多管联真题,真正刷管联真题的时候可能已经记住答案,不能把答案写对了当成会做了,再自己琢磨一遍。
11-12月:计时做396真题(全真模拟),早年逻辑与管联重复率太高,要想检测复习效果,建议先找一套近年真题做。这个阶段做过的逻辑题已经很多了,看见一个题就能想到以前做过的相同套路的题,可以总结一下真题出现过的论证逻辑出题套路。
注:①论证逻辑注意提取题干里的结论和论据,平时做题就有意识的划线
②可以按假设/削弱/支持/解释总结出题套路,比如最能削弱的选项常出考点有因果倒置、存在他因、不当假设、不具代表性等。
命题特点:
1.早年396逻辑经常出现199管理类联考的往年真题,近年来重复率越来越低,靠记住管联真题的答案已经行不通了。
2.逻辑一般划分为形式逻辑、判断推理、论证逻辑,市面上的逻辑练习题和管联逻辑历年真题(没有专门针对经济类联考的逻辑题)这几部分都涉及较多,但是396逻辑侧重于考论证逻辑,这一点需要注意一下,平常做题就多重视论证逻辑。
3.396逻辑很多题也是从199管联改编的,有模仿199出题套路的感觉,比如如何设置最能削弱的选项,还是重点研究一下199论证逻辑。
选择用书:
① 入门习题:机工版赵鑫全《逻辑精点》基础篇+强化篇

入门级习题,上面有基础讲解,可以配合鑫全工作室的基础课来听,基础篇论证逻辑部分较少,做完这两本之后形式逻辑差不多就很熟练了。
① 管联真题:高教社《高分指南逻辑历年真题名家详解》

其他真题有的是按考点、题型编写的,王诚老师这本管联真题是按照真题年份编写的,方便计时做题。可以阅读一下目录后面的本书使用指南,提高用书效率。
① 经济类联考真题(上面推荐那本黄皮的)
视频课:
形式逻辑基础阶段推荐赵鑫全老师的比较多,也是《逻辑精点》的配套课程,形式逻辑容易上手,如果觉得效果不错就不用换人了。其他老师贬褒不一,个人觉得不太喜欢老吕的风格,讲的不是很系统。
论证逻辑听了一部分赵鑫全老师的课,优点是直接讲解老师自己总结的每种题型可以套用的思路,但听下来感觉与习题结合不密切,脑子里没有题目储备就直接灌输思路,听完之后做题只能生搬硬套思路,不利于初学者逻辑思维的培养,可以前期听听打个基础,之后转战其他课程。就我个人而言在这基础上又听了报的辅导班,感觉很启发思维,有针对性的讲做题的技巧,上完课正确率都上去啦!(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hhhh)


我当时听课的截图↑ps:为了节省时间听课过程中把重点随手一截,日后有题目搞不懂回来翻翻相册就成了
除此之外,MBA大师薛睿的论证逻辑有不少人推荐,去听了一下还不错,不过课程耗时有些长,大家可以根据可支配的时间进行选择。
全程备考:
6月之前:听基础视频课,做《逻辑精点》,《逻辑精点》也不要直接做在书上,错题记得标注,基础篇不用计时做。听课的课程中一定要做好笔记,举例也可以有选择的截图或者记下来,第一遍听课印象不深或者理解不透彻,日后会经常需要翻开笔记找某道题用到的思路。
7-10月:辅导班逻辑部分+《逻辑精点》基础+强化刷1-2遍,在8-9月可以开始做管理类联考真题,从97年倒着开始做,早期管联真题简单,做题速度快。管理类联考真题一共刷2-3遍,可以按一道题2分钟来计时做,这时候也要注意一下正确率。逻辑刚听完课做题可能觉得没什么起色,但是有很多题目储备之后就逐渐能找到题感了。
注:基础阶段听的视频课和之前做的习题都会有很多管联真题,真正刷管联真题的时候可能已经记住答案,不能把答案写对了当成会做了,再自己琢磨一遍。
11-12月:计时做396真题(全真模拟),早年逻辑与管联重复率太高,要想检测复习效果,建议先找一套近年真题做。这个阶段做过的逻辑题已经很多了,看见一个题就能想到以前做过的相同套路的题,可以总结一下真题出现过的论证逻辑出题套路。
注:①论证逻辑注意提取题干里的结论和论据,平时做题就有意识的划线
②可以按假设/削弱/支持/解释总结出题套路,比如最能削弱的选项常出考点有因果倒置、存在他因、不当假设、不具代表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