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种吧 关注:89,649贴子:2,433,668
  • 14回复贴,共1

中科院付巧妹团队论文揭示华南沿海古人与澳美(矮黑)无遗传关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新石器时代早期中国南方福建等沿海古人群不属于“第一层”人群,且对现今人群影响很大
  有头骨形态学提出有关东亚与东南亚祖先人群的“两层假说”(Two Layers Model),认为距今4,500年及以前,中国东南沿海同东南亚地区一样,普遍存在着以狩猎采集经济和屈肢葬为特点的狩猎采集人群(澳美人群Australo-Papuan),且本研究涉及的福建奇和洞人与台湾海峡亮岛人等古南方人群便属于这“第一层”人群;他们同从事农业经济的“第二层”农业人群(现代东亚人)是截然不同的。在农业-语言传播模式中,正是后者“第二层”农业人群的扩张取代了“第一层”狩猎采集人群,由而推动了东南亚及太平洋岛屿的新石器文化和南岛语系人群的形成。
  然而,付巧妹团队通过此次古DNA研究,发现此前因为头骨特征被归入“第一层”的以奇和洞人和亮岛人为代表的古南方人群,实质上并没有明显属于“第一层”人群的遗传信息,反而与现今东亚人群、南岛语系人群有着直接而延续的遗传关系。这表明在至少8,400年前,组成现今东亚人群、南岛语系人群基因结构的主要祖先群体之一已经在东南沿海出现。这一研究成果,将推动对农业-语言传播模式和南岛语系人群形成等理论的进一步探讨研究。


IP属地:广东1楼2020-07-17 23:12回复
    对头,不晓得这个贴吧里把矮黑甩给南方的哈皮脑壳里都装了啥子 还记得我吗瀚海老哥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0-07-17 23:15
    收起回复
      PCA图显示古山东组人群未落入现代汉族中;而古南方人群与南岛人有更密切的遗传关系。

      C:主成分分析图(PCA),现代东亚人群以灰点表示,他们聚集构成三个方向:“东亚北方人群”、“东亚南方人群”、“青藏高原人群”,不同人群相关的语言信息已注明。图中还包括不同时期、不同区域已发表的亚洲古代人群: 1:“含古老亚洲成分人群”; 2:来自东南亚和西南太平洋的与南岛语系人群祖先相关的岛民;3: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历史时期的东南亚人群; 4: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历史时期的青藏高原人群; 5:古西伯利亚人(Kolyma)和新石器时代的西伯利亚人群。


      IP属地:广东3楼2020-07-17 23:15
      回复
        现代南北汉族的遗传成分构成并没有太大差距。


        IP属地:广东4楼2020-07-17 23:17
        回复
          我想问一下台湾汉本是什么来头?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0-07-17 23:40
          回复
            奇和洞上面常染图很明显不在现代汉族范围内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0-07-18 15:25
            回复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0-07-18 18:20
              回复
                顶顶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20-12-29 06:12
                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20-12-30 23:21
                  回复
                    这在现在已是常识
                    不知道skyyrie、住玛丽和洛雪还会不会坚持这个观点,这可能也是他们中的部分人退吧的原因


                    IP属地:新疆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24-02-12 21:0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