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郎神吧 关注:13,524贴子:73,469

【2020年版科普向】二郎神古代外貌设定集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图片来源网络,非原创


IP属地:江苏1楼2020-07-17 16:46回复
    本文收集历代对二郎神较有名的容貌形体描写,
    因为古代信息交流不便,对于二郎神这个全国性的神仙,不同地区不同阶层对其认识略有不同,也就分化了不同身世版本。
    对于二郎神的认识主要分四个版本:
    ① 用尊称称呼二郎神,认为他是先天之神,并无视二郎神有人类身份(自五代到明朝末年,数量颇多,其信仰主支由后来的杨二郎继承)
    ②官方李冰之子李二郎,在宋仁宗末年,宋朝官方钦定为李冰之子,后来千余年各朝官方一直认同此说法,李冰和二郎是官定父子关系,李冰是二郎神最亲密的关系。我看了二王庙的庙宇历史,毛?爷爷说不能强行把人变神,邓/爷爷说不能强行把神变人。所以现在的定义就是李冰是人,李冰儿子是二郎神转世协助治水的。也就是说李冰是李二郎亲父亲,是天神杨二郎转生父。
    ③ 宗教系赵昱赵二郎,出现于北宋南宋(宋徽宗-高宗朝)之际,盛于南宋到明朝初中期(这个时间段除了官方态度,主流一直是二郎神赵昱)
    ④明清的主流认同天之裔出身的彻底神话人物二郎神,后明中期被文学作品民间宗教宣传姓杨,故为杨二郎(明朝文学作品不知何故,在明知二郎神有较出名的姓名(比如赵昱,比如姓李),还宣传二郎生父姓杨,二郎神天裔出身的概念大于杨姓二郎神概念。因为实用性强,家天下的影响,老天爷的子孙杨二郎在所有版本中,和百姓最亲密,也最受底层百姓拥戴)天之裔的说法,最早出自金朝山西的碑记。现存几座大型道场尤其是北方的,比如河北首山二郎庙等,都是因为纪念天神杨二郎功绩而建
    以上
    本文会包含这几个版本二郎神的形貌特征。


    IP属地:江苏2楼2020-07-17 16:48
    回复
      我国大部分时间国风比较肃穆庄重,看脸是一件轻浮的事,尤其关于男性的颜值讨论。不过也有例外:比如春秋战国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明朝万历年间到明灭亡…
      网传的我国古代十大美男也多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是那时候男性颜值比较高吗?只是因为那时的知识分子会写会吹。异性相吸,同性相斥原理,在男性掌握话语权的时代,大家更关注女性人物的颜值,是自然而然的事。男性颜值描写虽然少,但也不是没有,主要集中在那几个时期,然后每个时代有几个落网之鱼,有高颜值描写的男性人物。
      战国时期孟子赞美子都(男性)的美
      孟子曰,至于子都,天下莫不知其姣也。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
      简单的说就是,天下人都知道子都的美,不知道子都之美的人,就是视觉性障碍
      后来因为子都这位美男,衍生出一个赞美词汇“都” ,意思为美好,形象美好的人。
      古代形容二郎神运用最多的词汇就是,甚“都”,“都”美,是一个顶级容貌夸张形容词,类子都。


      IP属地:江苏3楼2020-07-17 16:48
      回复
        一,高颜值,气质出众,举止优雅,神情肃穆


        IP属地:江苏4楼2020-07-17 16:49
        回复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0-07-17 16:49
          回复
            1.最早的外貌记载在北宋初,记载的事是五代前蜀后主打扮被百姓认为类灌口神的事
            [蜀梼杌 宋·张唐英(1027年-1071年)]
            “ 二年八月,衍(899-926年5月2日,时年22岁)北巡,以宰相王锴判六军诸卫事。旌旗戈甲,百里不绝。衍戎装披金甲,珠帽锦袖,执弓挟矢,百姓望之,谓如灌口神。” (全书未提及灌口神,姓氏)[侧面提及]
            当年王衍22岁,衍戎装披金甲,珠帽锦袖,执弓挟矢,衣着华丽
            故灌口神在五代蜀地百姓眼里,大概是戎装贵族20余岁的形象
            提炼出信息,年少,服饰华丽,戎装,爱狩猎。


            IP属地:江苏6楼2020-07-17 16:49
            回复
              2.北宋文学家李廌(1059-1109)《德隅斋画品》
              灵惠应感公像秦蜀守李冰之子,开二江,制水怪,蜀人德之,祠于灌口,世所谓灌口二郎者也。风貌甚都①,威严燄然。(官方李二郎)[正面描写]
              甚都:非常美好。威严:有威力而又严肃的样子。燄然:鲜明貌,鲜亮明亮的容貌
              灌口二郎相貌非常美好,神情严肃,样子光彩鲜明。
              ps:甚都也可以说容貌≥ 子都,子都表示写作者您


              IP属地:江苏7楼2020-07-17 16:53
              回复
                3.“ 郎君神祠。永康崇德庙广佑英惠王次子。仁宗嘉佑八年八月,(昭)[诏]永康军广济王庙郎君神特封灵惠侯,差官祭告。神即李冰次子,川人号护国灵应王。” (官方李二郎)
                [文献通考卷三百十 物异考十六○讹言]
                “ 徽宗政和七年,诏修神保观。俗所谓"二郎神"者,京师人素畏之,自春及夏,倾城男女负土以献,揭榜通衢,云某人献土;又有饰形作鬼使,巡门催纳土者。或谓蔡京曰:"献土纳土,非佳语也。"後数日,有旨禁绝。” (未提及二郎神,姓氏)
                [坚丙志卷十七 灵显真人]
                “ 建炎四年,张魏公在蜀。方秦中失利,密有根本之忧,阴祷于阆州灵显庙。梦神言曰,吾昔膺受王爵,下应世缘,故吉凶成败,职皆主掌。自大观后蒙改真人之封,名虽清崇,而退处散地,其于人间万事,未尝过而问焉,血食至今,吾方自愧。国家大计,何庸可知。张公寤而叹异,立请于期,复旧封爵。且具礼祭告,自是灵响如初,俗谓二郎者是也。” (未提及二郎神,姓氏)
                宋朝官方称灌口二郎是郎君神,
                民间称其为二郎神。
                故二郎神在当时百姓眼中的形象是“ 有温而愿哲而少者” ,结合“ 有雄而毅黝而硕者” 这句话对比,故“ 某某郎神” 在民间大致是温和白皙类的少年神的形象。
                某郎:有温而愿哲而少者,这是一类年少温和白皙类的男性神仙大部分身份地位都不高,其中二郎神被官方称郎君神,可以算上这类型神仙顶尖级的佼佼者
                在唐宋时期,被民间称为某郎的男神仙大致可推测是一类基本款的少年美男,数量不少。在这群某郎神里,二郎神算代表性人物。
                宋会要里,也有别的二郎神,和郎君神,不过加了姓氏,分别被称为范二郎和宵郎君以示区分,可见二郎神和郎君神在当时被认为是灌口二郎专属之称。[形象烘托]
                所谓"郎君神"就是贵族子弟形象的神,贵族少年神


                IP属地:江苏8楼2020-07-17 16:53
                回复
                  4.南宋洪迈(1123年-1202年)《夷坚志》
                  夷坚支癸志·蔡七得银器:
                  湖州民蔡七,长大有力。受人佣故,足迹遍闻巷,率至夜分始归。常见一伟丈夫,丰神秀整,举动雅静,衣销金白袍,傍骆驼桥栏柱立。次夕,复见在故处。蔡已醉,因尽力抱持之。其人哀祈求去,许以银酒器。即开桥上小佛堂,杯瓶匙箸,粲然陈列,铿铿有声,随其意所取。蔡喜不自胜,约有二百余两,旦而视之,皆真物也。时郡中公库忽失器皿,散榜捕缉。数日后得于蔡民,郡守置之狱,辩析甚至。元无穿窬之实,但杖而释之。伟丈夫者,俗所谓二郎是已。(未提及二郎神,姓氏)[正面描写]
                  描写:常见一伟丈夫,丰神秀整,举动雅静,衣销金白袍
                  丰神秀整:外貌俊秀严整。举动雅静:举止优雅娴静
                  看见一个高大的男性,外貌俊秀严整,举止娴静优雅,衣着白金袍,一个综合立体的男神形象。


                  IP属地:江苏9楼2020-07-17 16:54
                  收起回复
                    5.南宋及以后,官方和民间都爱称呼二郎神为清源妙道真君。
                    清源的解释
                    1.亦作“ 清原 ”。清理本源。谓从根本上加以整顿。
                    《汉书· 刑法志》:“岂宜惟思所以清原正本之论,删定律令,籑二百章,以应大辟。” 清 林则徐 《体察洋面堵截情形折》:“第既经开动,其为畏惮可知,亟应宣示天威,乘势尽行驱逐,以为清源之计。”
                    2.清澈的水源。
                    《楚辞· 远游》:“轶迅风於清源兮,从 颛顼 乎增冰。” 蒋骥 注:“清源,水源。谓 北海 也。”《后汉书· 张衡传》:“旦余沐於清原兮,晞余发於朝阳。” 唐 贾岛 《南池》诗:“萧条微雨绝,荒岸抱清源。”
                    因为这个绑定封号,影响到了后世对二郎神的印象,大致认为他性格禁欲,正直,长相清新雅致,气质清澈出尘。
                    宋元时期,流行一个关于二郎神的话本,大约是一位宫妃被二郎像迷倒,被一个孙的庙祝听到,他乔装成二郎神的模样,骗色骗钱,被识破的故事。
                    《醒世恒言》第十三卷《勘皮靴单证二郎神》在叙述故事后说:“原系京师老郎流传,至今编入野史。”
                    明代的西游记,借用了这个话本的梗,让孙悟空变二郎神,正好他也姓孙,在二郎庙闹事。
                    比西游记晚几十年的冯梦龙的三言两拍中的《醒世恒言》,详细收集润色了这个故事既《醒世恒言》第十三卷《勘皮靴单证二郎神》。这个故事侧面表现了二郎神的出众容貌颇有流传度和认同度。[形象烘托]


                    IP属地:江苏10楼2020-07-17 16:55
                    收起回复
                      6.神君歌
                      陆游(1125年-1210年),
                      泰山可为砺,东海可扬尘。惟有壮士志,死生要一伸。
                      我梦神君自天下,威仪奕奕难具陈。飞龙驾车不用马,诃前殿后皆鬼神。
                      奇形诡状,密如鱼鳞。𧥄𧥄齾齾,争扶车轮。黑纛白旄,其来无垠。
                      黄雾紫氛,合散轮囷。考录魑魅,号呼吟呻。约束蛟螭,夭矫服驯。
                      后车百两载美人,巾褠鲜丽工笑颦。金尊翠杓溢芳醇,琵琶箜篌饰怪珍。
                      世间局促常悲辛,神君欢乐千万春。呜呼生不封侯死庙食,丈夫岂得抱志长默默。
                      描写句:我梦神君自天下,威仪奕奕难具陈。[正面描写]李二郎
                      奕奕:光明貌,美好貌



                      IP属地:江苏11楼2020-07-17 16:57
                      回复
                        7.瞿塘神君歌(灌口二郎歌)
                        南宋周文璞(约公元1216年前后在世)
                        黄衫纱帽佳少年,炯然饿虎穷山渊。
                          不居秦鹿祖龙畔,却走碧鸡金马边。
                          左手斜执巨灵凿,右手敬抱禹贡篇。
                          离堆顺流已受命,一下不打天吴鞭。
                          有时挟弹暮云表,有时蹴踘春风前。
                          有时却自着绛帕,走入药市寻神仙。
                          为人定似李太白,学道定似葛稚川。
                          孙翁走避乖崖叟,遣仆送画不取钱。
                          神君庙食与画像,千古万古当流传。
                          我昔梦上神君殿,偶值蓬莱众真宴。
                          洛阳开尽姚黄花,铜驼陌上难相见。
                        描写句:黄衫纱帽佳少年[正面描写]
                        佳:美好,美貌
                        PS;这首词是作者的名作,受过同时代文人张端义的称赞,清朝官方书籍认为灌口二郎歌,改名为瞿塘神君歌。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清)永瑢
                        卷一百
                        宋周文璞撰。文璞字晋仙,号方泉,又号野斋,又号山楹,阳谷人。诸书不详其仕履。盖亦江湖派中人也。是集凡赋一卷、诗三卷。张端义《贵耳集》极称其《灌口二郎歌》、《听欧阳琴行》、《金涂塔歌》
                        ,以为不减贺、白。案贺、白谓李贺、李白也。语殊杜撰,谨附订于此。然文璞古体长篇,微病颓唐,不出当时门径,较诸东坡、山谷,已相去不知几许。端义拟以青莲、长吉,未免不伦。至于古体短章,近
                        体小诗,如端义(1179~1248后)所称《题锺山》一绝、《晨起》一绝,固可肩随于《白石》、《涧泉》诸集之间,宜其迭相唱和也。端义所称《灌口二郎歌》,集无此题。惟四卷之首有《瞿塘神君歌》,观其词意,殆即所谓
                        《灌口二郎歌》者。或文璞以名不雅驯,后改此题欤。


                        IP属地:江苏12楼2020-07-17 17:00
                        回复
                          8.《武王伐纣平话》宋朝话本,元人补充,出版年代1321-1323建安虞氏
                          须臾间,去斩太子。百官恣嗟,群臣仰叹。其太子生得相貌堂堂,浑如灌口。人人见者无不下泪,个个观了,咸皆伤情。如花仕女见太子,心怀不悦,懒妆梳,似玉郎君,观储君意抱伤情,罢宴会无不感悲。[用来比拟]
                          太子殷交像灌口二郎,联系当时社会对灌口二郎形象定位就是,非常美好的样子,高大的身型,严肃的表情,色彩明亮的五官。侧面描写,听闻太子要备斩,美女看着美好的太子心疼,美男看着太子觉得伤感。


                          IP属地:江苏13楼2020-07-17 17:00
                          回复
                            9.元末明初的《说郛》
                            元末明初的学者陶宗仪(约1329-1412)
                            应感公像
                            秦蜀守李氷之子开二江制水怪蜀人徳之祠于灌口二郎者也风貌甚都威严,然挟弹遨游于二江之边成庙食之气。
                            [正面描写]灌口二郎者也风貌甚都威(李二郎)
                            都 〈形〉1. 美好的样子
                            容貌美好又威严
                            都这个形容词的意思是美好的样子,后世多次出现类似形容。②


                            IP属地:江苏14楼2020-07-17 17:01
                            回复
                              10.《二郎搜山图歌》描绘的二郎神形象是
                              “少年都美③清源公,指挥部从物灵风”。(未提及版本)[正面描写]
                              描写;少年都美
                              吴承恩(1500年-约1583年)《二郎搜山图歌》是他早年作品,比西游记早
                              都美:风流貌美 风流:风韵,多指好仪态。


                              IP属地:江苏15楼2020-07-17 17:0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