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钟瓦釜吧 关注:12贴子:923
  • 13回复贴,共1

【第二十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06-01 21:16回复
    【第二十幕】
    地点:北京
    人物:曹元翧、扬佳成德
    曹元翧一行回京,以礼部郎中扬佳成德熟悉礼曹,与他恳谈后,令其依照该案情形举奏规范道教的严令度牒、削减在册道士人数、永行禁止开坛传度等规戒。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0-06-01 21:16
    回复
      1
      (山西事一了回京复旨,只是此事尚且不算完全功德圆满,尚且有一事悬在自己心头,若不抓紧办怕也是寝食难安,此事若搁在几年前我必然去寻宣义公,可如今——他已经是兰台总宪,思前想后却让我想起一人,礼部郎中扬佳成德,他熟悉礼曹在合适不过了):扬佳大人——
      (一行人从南书房出来后各自回部,而我特意慢行几步想同人说几句话,故而我自然未同他们一行往千步廊而去):可否借一步说话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0-06-21 21:37
      回复
        3
        :扬佳大人深熟礼曹之事,此事由你来做在合适不过
        (扬佳成德同斗儿阿易是一个辈分的,我与他却不想熟,若非为了公事怕是我们也不过是朝会上抬头不见低头见,仅此而已,北京的天比之山西似乎清爽了许多,不比那光芒四射,与之讨论山西案情前因后果):所谓因公苛政,受害于民
        (此事在山西已拟定章程,但是我非礼曹之人此事也不当由司法出面,越俎代庖):还劳你——依照该案情举奏规范道教严令度牒,削减在册道教人教,永行禁止开坛传度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0-06-21 21:46
        回复
          5
          (此事虽同因公苛政并无必要联系,可也算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我朝文武亦是重佛仰道,先朝也曾宣布黄教为国教反观道教地位一落千丈,这汉人宗教——我虽是汉臣,然山西一行我也亲耳目睹,非根除道教而是禁止开坛):百姓愚昧不通教化难免受其蛊惑,重蹈覆辙
          (我闻六叔说起他当年禁止西洋教的事,虽然事隔多年却又不得不旧事重提,既要禁就要永行禁止开坛,而此功自该归属礼曹)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0-06-21 22:03
          回复
            7
            :如此一切烦劳扬佳大人了
            (我同他自然只为公事,与之恳谈过后他答应奏事,我悬着一颗心也算放下,此事由他这个礼曹的人出面方名正言顺,我执掌刑名奏事关教化一事到底名不正言不顺,甚至有越俎代庖之嫌疑,故而才寻他这礼曹这人,我非贪功之人,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何人奏事不一样?):大人公事繁忙,就不打扰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0-06-21 22:16
            回复
              3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0-06-21 22:18
              回复
                5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0-06-21 22:20
                回复
                  9
                  (虽然我同他都往千步廊而去,可我现在并非要去千步廊而是兰台,山西方面的事虽非兰台处置,可有些事我想寻总宪指点迷津,还有就是事关械斗一事我也要同归扬讨论一番这因公苛政,宗族械斗一事,故而同他并不顺路,即便顺路怕是也不方便同行,到了宫门口时两人各自而行,余下不提)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0-06-21 22:27
                  回复
                    2.
                    【 校阅之事毕,礼部总算得空闲。余下不过杂碎,吩咐笔帖式、司书处置即可,待阅过恳首,便可归档封卷。今日朝毕,便独自行踏出正大光明殿,往礼部衙门行去。我向来少与朝中臣工打交道,并非不屑于,而乃并无此需。】
                    【 抵至千步廊,闻人叫唤,乃刑部大堂】曹中堂——
                    【随其往旁侧,我尚不知道,我何时与曹中堂来往,但此刻寻我,自然并非嘘寒问暖,定是有要事相说,也不疑有他,紧随在旁,出言询问】不知曹中堂寻下官,所为何事?


                    12楼2020-06-24 14:34
                    回复
                      4.
                      【 他自开口,也未曾直白叙道,弯绕几回,但我却耐着听着。事关礼曹之事,自然是有事相求,尔后再是提及,苛政之事,百姓之害,一时不解,满头雾水,这此中又有何牵连,只好耐着性子,听他阐明到底是用意如何。】
                      【 再是听其,提及山西之事,本不是我所辖之事,却也事略有耳闻,只是其中始末枝节,也不曾知晓,不曾大婷。不过他所言不差,拟定章程之事,最终交由礼部定夺,贸然行举,必然是越俎代庖,便是刑部大堂,也不曾例外。】
                      与百姓相关,成德自然是义不容辞。


                      13楼2020-06-24 14:42
                      回复
                        6.
                        确实是如此。
                        【 曹中堂此言不差,我虽不曾了解道教,但是对此类开坛说教之事,亦有所耳闻,更有甚者,行为极端,哄骗百姓,长生不老,诸如此类云云,屡禁不止。百姓愚钝,歹人偏就借此,祸害苍生,使亲者悲恸。教化之事,难也,难于上青天。】
                        教化之事,绝非易事,心有贪念,便易于受制于人。
                        【 人非圣贤,皆是自私自利之辈,胸怀天下,不求名利,未有贪念者,世间不过是屈指可数,便是清正廉洁的朝臣,也难免于俗套之中。】


                        14楼2020-06-24 14:48
                        回复
                          8.
                          曹中堂客气了!
                          【 食君之禄,担君之忧,不外如是。为朝臣者,皆是为百姓谋福祉,为帝王排忧解难,仅此而已,越是位高权重,肩头重担,越是难以撇清。不仅仅是曹中堂,还有楚中堂,还有——诸如此类,过于繁多,何以赘述。】
                          曹中堂慢走。【 话已带到,事已阐明,便也无所眷恋,告辞离去。我望着曹中堂的身影,见其往刑部大堂的方向去,最终淹没在筑墙之中,没有踪影。】


                          15楼2020-06-24 14:54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0-06-24 17: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