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交通大学吧 关注:2,363贴子:126,051
  • 13回复贴,共1

【珠海校区】全国40强·北理珠京涛海纳团队再获全国百强高校媒体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全国40强,北理珠京涛海纳团队再获全国百强高校媒
时间:2020-05-20 10:43:23 作者:撰稿/罗雅颖 来源:京涛海纳工作室 阅读次数:134
近日,由中国青年报社、中青校媒主办的2019年度全国百强高校校园媒体评选结果揭晓,我校京涛海纳海纳工作室以综合评选40强的好成绩顺利入选,获得“2019年度全国优秀高校校园媒体”荣誉称号,我校党委宣传部余潮栋老师获得“全国优秀高校校园媒体指导老师”、航空学院2017级学生康茵获得“全国优秀高校校园媒体负责人”。


本次评选共有1200余所高校报名参加,通过校园影响力(35%)、品牌活动(20%)、优质内容(45%)等指标进行综合评比,共评选全国十佳高校媒体10家,全国优秀高校媒体30家,百强高校媒体60家。该评选每三年举办一次,这也是我校继2016年以来第二次入选全国百强行列。
一直以来,学校高度重视宣传思想工作,京涛海纳工作室在校党委宣传部指导下致力校园文化传媒事业的发展,经过十年的探索与改革,传媒领域已覆盖广播、电视、电影、演艺、新闻、摄影、设计、文创、网络、新媒体等方向,不断培育和发展新媒体,创建了以北理珠微校园、新媒网、电视台、微信号、微博号、抖音号、B站号、腾讯号为核心的“一端一网一台二微三号”全媒体矩阵,线上线下覆盖受众人数超过60万,成为塑造学校形象,营造舆论氛围的重要载体,作为引导师生思想,把握师生动态的有效手段,新媒体发展呈现“百花齐放”的良好态势,在全方位多方面多渠道宣传学校改革发展的最新成果、最新动态和师生员工的精神风貌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编辑/刘思思 审核/杨小勇)


IP属地:广东1楼2020-05-21 10:45回复
    北京理工大学在珠海市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珠海市创办北京理工大学珠海校区。
    一一踏上了“延安精神驻特区,赤花山下铸传奇”的漫漫征程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校区(学院)建立了以周立伟院士、朵英贤院士、甘晓华院士、梁慧星学部委员、倪国强教授等专家为核心的7支科研创新团队。
    目前,北京理工大学珠海校区内建有(主要是全日制研究生和本科生,在校生2.6万余人):
    (一)北京理工大学珠海研究生院(须参加全国研究生统考,属国家任务生)硕士研究生以全日制方式学习、生活在北京理工大学珠海校区。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研究生院是北京理工大学驻珠海校区的直属分支机构,由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直接领导,是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理工为主的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14年开始就招录研究生(研究生文凭发北京理工大学校本部文凭)属985.211双一流A类高校。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学习、生活在北京理工大学珠海校区,享受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奖助学金等同等政策。北京理工大学珠海校区提供统一宿舍,住宿费标准:四人间,1200元/人学年;宿舍内设施:卫生间、浴室、空调、阳台、每人一套组合式家具,包括:钢架床、衣柜、写字台、书架等;每间宿舍每人一个宽带网接口。学生在校期间按照珠海市有关管理规定,统一参加珠海市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学生也可以自费购买商业医疗保险。
    (二)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须参加全国高考,属国家任务生)本科二批A类高校。本科生以全日制方式学习、生活在北京理工大学珠海校区。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是最先进驻北京理工大学珠海校区唯一个学院,是北京理工大学的二级学院(也是独立学院),北理工珠海学院是以北京理工大学为办学主体的普通高等院校,是北京理工大学的延伸和扩展,是北京理工大学重大战略组成。在办学理念和办学资源上与北京理工大学薪火相传、一脉相承,该学院采用新机制新模式“学校举办、市场运作”发展建设。
    ★2015年,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率先进入广东省2A批次招生录取。经四川省、贵州省、河南省主管部门批复,自2019年起.北理珠部分专业在四川省、贵州省、河南省本科一批次招生录取。其余省份绝大多数二本招生。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校区按照四位一体(研究生院、研究院、国家大学科技园、独立学院)规划建设发展。


    IP属地:广东2楼2020-05-21 10:46
    回复
      这宣传风格怎么那么像某处士


      IP属地:广东3楼2020-05-21 11:40
      回复
        那里不是写着珠海学院吗?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0-05-21 19:19
        收起回复
          进入2a招生也没啥用。学费摆在那里。在学生心里依然是2b,无法改变的事实!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0-05-22 10: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