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吧 关注:7,715贴子:94,188
  • 4回复贴,共1

《史记》和《竹书纪年》矛盾的调和解释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史记》和《竹书纪年》在记述尧舜禹的权力交接过程的方式上存在矛盾,《史记》认为是禅让,而《竹书纪年》认为是夺权。这两种记述也许都没错,就如同《魏略》和《三国志》对汉献帝禅让的记载。而实际发生的过程也许也类似于汉献帝到曹丕的权力交接。
尧舜禹如果属于同一个部落联盟,是同一个部落联盟中的三个部落。那样,在尧部落担当部落联盟首领部落的时候,舜部落因为其部落因为某种因素导致的强大,结果使得部落联盟内其他部落逐渐以舜部落为盟主,结果舜部落逼迫尧部落转移了部落联盟首领权力的象征(譬如祭天权、巫权等)。而为了防止尧部落内的不平之徒产生复权野心,于是逼迫一些死硬派流亡到边远地带。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禹部落对舜部落上,羿部落对禹部落(但禹部落后来夺回领导权),商部落对待禹部落(这次禹部落没能翻盘)上。而且,这种夺权过程逐渐更加血腥,更加暴力。
权力和平交接就是禅让,所以权力的交接是禅让,还是暴力夺权,就在于记录的人强调哪个方面。《史记》看到的大一统部落联盟内权力交接和平的那一刻(类比汉献帝将玉玺交给曹丕的那一刻),而《竹书纪年》记录的是一种联盟部落在为了禅让那一刻的奋斗过程,这个过程如同曹操屠杀忠于汉室的那些反对派,是一个血腥的过程。
商部落在权力交接的最后一刻就没有禅让的那一刻,也就是没有夏桀对于其最高权力的承认,所以没有禅让的记载,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周夺取最高权力的过程和最后一刻。所以所有记录没有矛盾。


IP属地:安徽1楼2020-05-10 11:45回复
    《帝王世纪》:“黄帝由穷桑登帝位,后徙曲阜。”
    《帝王世纪》:“颛顼始都穷桑,徙商丘。"
    颛顼为什么没有继承曲阜?因为继承曲阜的是共工。
    《淮南子》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而共工之后是少昊。《帝王世纪》:“少昊邑于穷桑,以(穷桑)登帝位,都曲阜,故或谓之穷桑帝。”
    尧应该就是颛顼的继承人。
    明白没有,就是石峁与陶寺的关系。


    IP属地:四川2楼2020-05-12 11:12
    收起回复
      化干戈为玉帛
      这个典故就是说大禹主持签署石峁与陶寺的和平协议,之后大禹从石峁迁往三星堆。也就是从帝之密都迁往帝之下都。大禹字(高)密,所以叫密都。


      IP属地:四川3楼2020-05-12 13: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