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吧 关注:2,388贴子:11,180

【决定东晋百年沉浮的五个人物】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从公元317年司马睿在建康称晋王,次年称帝,到420年刘裕篡晋,共103年。在这百年的时间里,五个人的起伏正好代表了这个王朝的兴灭。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05-01 11:31回复
    一、王导,渡江第一代
    东晋的建立,与琅琊王氏息息相关,尤其是王导。司马睿是琅琊王,所以他们早就有一定的渊源。司马睿本人能力平平,八王之乱没有参与进去,只是在后期被东海王都督徐州、扬州诸军事,留守后方。而且司马睿名望也低,没有份量。王导对司马睿立足江东起了关键作用,是其主心骨,帮其抬轿子,造声势,以至于司马睿称王导为“仲父”,实际上他们两个人是同龄人。司马睿是个傀儡,所以做了四年受不了,想削弱王氏的势力,被王导的堂兄王敦起兵逼死了。东晋从一开始就不是皇帝的天下,而是士族的天下,早年是“王与马,共天下”。王导死于公元339年,虽然期间皇帝换了三个,但是王导一直处于权力中枢,代表了渡江的第一代人,其间的英雄豪杰如陶侃,郗鉴,瘐亮,都是第一代渡江的人物。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0-05-01 11:32
    回复
      二、桓温,渡江二代的枭雄
      王导执政二十多年,死后几年,桓温登上了历史舞台。桓温是个牛人,首先,他也是士族,东晋的舞台,没有士族的牌面是混不下去的。他的父亲桓彝死于苏峻之乱,算是烈士之后了,王导死后七年,桓温34岁,灭了割据四川的成汉政权,威震天下,朝中执政的会稽王司马昱想抑制桓温的风头,引入名士殷浩参政,结果殷浩扶不上墙,最终桓温以地方大吏的身份,控制了朝政。“自此内外大权一归温矣”。桓温三次北伐,希望建立盖世奇功,抬高自己的声望,进而改朝换代。不过只有中间的北伐姚襄成功了,收复了洛阳,另外两次北伐前秦与前燕都失败了。桓温北伐立威的算盘没达成,就废立皇帝震慑朝臣,他所立的简文帝司马昱(就是前面提到的执政会稽王)被他搞得郁郁而终,临死前没有让桓温效周公摄政,而是让他效诸葛亮辅政,桓温大失所望,气势汹汹回建康问罪,被谢安化解,不过桓温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要篡位已经力不从心,最终简文帝死后一年,公元373年,他也病故了。
      桓温专权的特点是不在朝中,一直在地方控制军政大权,依靠手上的兵权和人马,遥控朝政。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0-05-01 11:33
      收起回复
        三、谢安,流星闪耀
        桓温的晚年,谢安已经开始出山了,虽然没有那么大的份量,也对抗不了桓温,但他出身世家大族,陈郡谢氏,本人多年在野,已经造了很大的声势,当时人们说,“谢安不出,如天下苍生何?”,似乎他可以拯救世界。桓温看他不爽,征他作司马,还拿一味草药讽刺揶揄他,说什么远志这种草药,又名小草,为什么一药两名?桓温手下立马应道,“处则为远志,出则为小草",意思是没出山的时候有远大志向,一出来只是棵小草。谢安有愧色,成为众人取笑的对象。
        桓温想让简文帝让他摄政,谢安从中从梗,改成了辅政。回来兴师问罪,谢安也不怕他,拿软话来挤兑桓温(“安闻诸侯有道,守在四邻,明公何须壁后置人耶?”意思是您如果做得好,何必搞小动作呢?)桓温出了口气,也只得作罢,不久就死了。
        桓温死后,谢安执政,不过他要面对的,是统一了北方的前秦,并且要调和桓氏和其它各种势力,造成一致对外的局面,派他的侄子谢玄任兖州刺史,监江北诸军事,训练了后来有名的”北府兵“,最终在公元380年,赢得了淝水之战,打败了前秦,为晋朝续命。不过在淝水之战后几年也死了。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0-05-01 11:33
        回复
          四、弄巧成拙的桓玄
          桓温生前一直想篡位,然而老了没做成。但是他的小儿子桓玄却真的做了篡位的事,然而挂了,成就了刘裕的事业。
          肥水之战几年后,谢安与谢玄相继去世,晋孝武帝稍微牛气了一点,但其实也有限,最后皇帝竟然因为玩笑话被自己的妃子杀死,皇帝的弟弟,宰相司马道之名义上有权,实际上,东晋的门阀不把他放在眼里,地方的叛乱,农民的起义相继爆发。由于桓温的不臣之行,他的儿子桓玄受了各种打击排斥,司马道之曾经当面对桓玄说其父桓温晚年要做贼,赤裸裸的羞辱。但是桓玄在各种叛乱中混水摸鱼,最后掌握了荆州,并且“都督江州及扬州豫州共八郡诸军事,领江州刺史”,又乘着孙恩起义,起兵攻杀了东晋的执政司马道之与司马元显父子,逼晋帝禅让。但是桓玄能力有限,被刘裕打败,为他人作嫁衣裳。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0-05-01 11:34
          收起回复
            五、金戈铁马的刘裕
            刘裕出身北府兵。北府兵当时的主将是刘牢之。在桓玄起兵攻向建康时,刘牢之奉朝廷之命率北府兵抗击,然而刘牢之鬼使神差,被桓玄忽悠了,竟然跟桓玄讲和结盟,导致桓玄攻入建康,朝廷执政司马元显被杀。刘裕当时已经是刘牢之手下的猛将了,力劝刘牢之不可信任桓玄,意见不被采纳。桓玄胜利后对刘牢之下手,迫使其走投无路,自缢而死。就在桓玄清洗北府旧将,逼迫晋帝禅位时,刘裕也在联合北府旧部,起来反抗,最终在桓玄篡位后,号召天下讨伐他,并取得了成功。
            在打败了桓玄后,公元406年,刘裕开始主导朝政,并且在此后的14年里,两次北伐,灭了南燕,灭了后秦,最终在420年夺取了晋朝政权,建立刘宋,开始了南朝时代。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0-05-01 11:34
            回复
              谢玄怎么样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0-05-01 23:34
              收起回复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20-09-02 14:59
                回复
                  四大家族的代表人物都蛮重要的,王导、瘐亮、桓温、谢安


                  IP属地:江苏12楼2020-09-06 11:54
                  收起回复
                    我一直在想刘裕为啥没娶世家大族的姑娘,减少阻力,说不定刘裕可以更顺利北伐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20-10-04 21:4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