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吧 关注:4,233,849贴子:138,219,760
  • 4回复贴,共1

开垮四家店的武汉90后告诉你:无所事事,需要胆量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是杨武汉。之前开了四家店,名下一家公司(已注销)。说这个,不为了显得我牛掰,只是让你明确我大概属于哪个类型——“好大喜功”的类型。特别享受被崇拜的感觉。
  我这类型的人很多,不稀奇。不信你仔细瞅瞅,你身边,是不是也有那种每天忙的跟个啥似的,似乎屁股坐不住,总要折腾出一点什么事的那种人。不折腾出点什么他不罢休,似乎这样才能证明他没有虚度光阴。一边故作谦虚的弯下腰,虚伪的跟同龄人说着“其实我也羡慕你这种简单,不喧闹的生活”;一边却用尽全力追求人生的起伏,渴望惊涛骇浪一般的高峰。事不惊人誓不休,我要出名我不怕壮!
  像我们这种人,如果放到90年代,理论上应属于能大概率接近成功的一批人。“人挪死,树挪活,人就是要敢于折腾才能成功!”这说法今时今日是否依然成立,就当下而言,要看具体语境。
  2014年创业初期,我约一个从事证券行业的朋友,到台北路的“芦老师咖啡”坐了会儿。听完我对自己未来几年的事业规划,他扶了扶眼镜,以不太自信的口吻淡淡的说:“你别折腾了,再过十年回头看,现在所有的折腾也许都是‘瞎折腾’,穷忙,一场空。”我一笑,觉得他在放屁。
  今天的我,恨不得把他的照片找出来,洗大一点,挂墙上供着。
  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周期(可能是半年到一年)里,创业或者做生意,也许可以取得一定程度上较为喜人且明显的物质回报,让你看到银行卡的存款数字达到小高峰,给你带来阶段性的喜悦。不禁感叹:幸亏没听他的,幸亏自己做老板啦!
  但哪怕从一个稍稍长一丁点的时间周期(一年到五年)来看,阶段性的喜悦,最终会被后续的下行或者坑洼冲淡。总体来说,平,或者亏。因为不管是经济大环境,还是行业小环境,未来太不可控,波动性因素太多。美国总统打了个喷嚏,在一连串的蝴蝶效应下,中国农村县城里拖拉机的销量可能都会因此减少。没有八竿子打不着的事。
  2020年开春的当下。我们这种人,所谓曾经披着“老板”光环的人,可能是被损耗的最严重的一批人。不信?你上天涯论坛,点开“经济版块”。
  未来一个阶段的中国,想要获取和稳固现有的物质财富,也许最好的方式就是:打工。而不是所谓的“创业”(包括做“小买卖”)。
  曾经最被我们瞧不起的那个类型的人,可能是接下来十年到二十年内,收益最大最稳定的一批人。因为他们轻资产,轻投入。打工的一个月赚100块,每个月稳定有;当老板的一个月可以赚一千,但下个月亏两千。
  从长时间段回头看,论总体,老板不如打工的。
  创业不如打工的时代,可能已经来了。我希望我说错了。
  这时,会有人说:你们做的是夕阳行业,你学学人家李嘉琪,做直播啊,朝阳产业,别个做的名利双收,怪你没本事。说这话的,你百度搜索四个关键字:直播亏钱。
  你把所有弹出的页面看完了,再开口。如果一个行业只有一两个领头羊,那么这个行业的未来,不具备探讨价值。我楼底下捡垃圾收费品的,他们行业里也有收费品收到买路虎的。
  中国如果有一批李嘉琪,那么你可以说:这个行业是中国的未来。如果只有一个李嘉琪,排除他背后的推手,团队,和资本力量,单纯一个他,连探讨的价值都没有。
  无所事事,按兵不动,似乎是平稳渡过,等待春天到来的最好方式。
  敢让自己闲下来的人,才是真正有本事的人。因为这需要胆量,更需要对自身实力的绝对相信,需要强大的自知,而且能对大环境的走向做出大概正确的判断。他不需要用外在的这种“穷忙”和“瞎折腾”来**自己,从而告诉自己今天虽然依旧一无所获,但起码过的充实。
  外在的忙,廉价。做的好一点的,赚个辛苦钱,本质也是拿劳动力在交换,钱赚的不高级。而且牺牲掉的,是近乎一切的精神生活享受和提升机会。比如你开了一家小店,你就不可能有时间看书了。你会说,我可以在在店里看书啊,一边守店一边看书。不,等你店开起来了,这边灯泡坏了,那边货架歪了,早班营业员在和晚班营业员闹脾气,门口收门前三包费的比上个月多收了你十几块钱。一切琐碎,都将耗费你的心力心气。你失去的,是一切可以提升个人精神境界的渠道和原始动力。店开门的那一天起,你就开始连轴转,越转越快,快到冒火星,直到你这个店不开了。
  小店如此,更别提开工厂,做外贸出口等大单子的。
  得不偿失。
  外在的忙,做的不好的:时间也废了,钱也没赚到。老天爷给了一个词:碌碌无为。这种人,就这两年而言,我身边生意圈子里更多。包括我自己。
  当下事件带来的一系列后续连锁反应,或许会从“深处”彻底改变世界整体的经济格局:小到我们武汉人一碗热干面的价钱,最终可能都会有变化。“深处”的意思是:今天是2020年4月15日,即使到了今天,最终的事件整体走向,往哪个方向?我们依然不得而知。
  能做的,只有等待,静静的等待,按兵不动;轻资产,轻投入的等待。
  在当下语境,能在相当长一个时间段内维持“无所事事”,和“静观其变”的心态,需要定力。干扰因素太多,直到疫情彻底结束的整个下一阶段,“太多”会变为“更多”。你看到周围做买卖的都恢复营业了,开始去工厂下单订货了,抄底价格接了转让的商铺了,街上店门陆续打开了,等等。原本才闲几天的屁股又开始骚动了,想动,想折腾,之前按捺了那么久的赚钱的欲望已经到了瓶颈,再不爆发就要憋疯了。
  好,终于还是决定进货了,开始找工厂下订单了,订了10000双鞋。
  鞋子刚分发到你名下的各个店里,第一天不错,各自卖了几千块。比这批鞋没到之前,销售额明显上升许多。第二天,销售额开始出现些许下滑,几天下来,最终下滑到年前销售水平。一来二去,你年前原本亏掉的房租钱里,又加了这接近10000双鞋子的进货钱(卖掉的那点可以忽略不计)。
  一滴红色,最终被一缸黑色淹没。
  不要说货放着不会坏,总能卖出去的。这是忽悠新入行小白的话。一个月前爆红的款式,一个月后可能连问的人都没有,成了垃圾。
  我谈的是鞋类零售。以小见大,以上标准,适用于大部分传统行业(刚性需求的除外)。
  目前,钱变成货容易,货变成钱,难。事情发生之前,生意已经不好做。最后一根稻草加上后,直接腰斩。目前,就我掌握的第一批“出”封城市实际情况而言,时至今日,街上人流量,进店量,顾客购买欲望,成交量等一系列指标,依然受到很大影响。
  以上说的很浅层。下面说深一点。
  当一个人,对自己的实力有绝对的自信和精准认识时,他会呈现出以下特征:
  1,你骂他,他一笑,礼貌性的笑,用来遮掩对你的无视;
  2,你夸他,他一笑,礼貌性的笑,心想:这就让你夸了?太容易满足了吧?距离我最终能取得的成就,还远着呢。你根本就不知道我有多牛掰;
  3,同时做很多件事,有人质疑:“你什么都做,就是什么都不精,你有哪一件事做成了的?”他一笑,连辩解都不需要,心想:我同时做十件事,艺高人胆大,十件里面只要成了一件,这辈子都够吃了。这还是最低限度;最高限度是——多年后,我这十件事都成了,一件不落。你呢?一件都没尝试过;
  4,能够忍,能够等。等最佳时机,一旦认准,快速出手,手起刀落,快准狠;
  如果你周围有个朋友,出现了以上一点到两点特征。那么这个朋友,建议你远离。因为他大概率属于那种:如果在上升渠道里和你涉及到利益冲突,他会迅速丢下你,而选择利益。而往往是你没回过神,他就已经把你卖了数钱了。
  你玩不赢这种人,道行太深了。
  那涵盖以上特点的人,注定都是“坏人”?不,只要他在具备以上特点的同时,同时具备以下一点,那么你不仅不要跟他保持距离,还要多和他交流,深入往来。因为他如果面对利益和朋友的抉择,他会最大限度的选择倾向于你,而他有一天若能成功,你又正好需要了,他也一定会力所能及的帮助你 :
  ———5,心地善良。
  他深知资本的原始积累是一个罪恶的过程。一毛钱进的货,两毛钱卖出去,怎么能不罪恶?在“罪恶”的过程里,心怀善良,最大限度的保留善良,像佛家谈到的“三净肉”:信佛的人,某种程度上,为了维持身体的营养摄入,可以少量吃一种肉——不是特地为你杀的,而且没有被你看到杀害过程的,与此同时,在进食过程里,让你心怀愧疚的动物肉。
  扯远了,跑题了。
  无所事事,需要胆量。需要耐力,需要通透。
  在无所事事的过程里,仔细观察着周围大环境,小环境的一切变化。管中窥豹,一叶知秋。每天用脑胜过用体力,扛得住外来的一切舆论压力,自动消解所有周遭环境带给自己的躁动。
  心要静,绝对的静。
  沉下心来,在当前环境里,把自己活成一杯茶。求慢,求稳,不求快。将自己明明下一步就很想得到的东西,故意人为再抛远一点。因为你深知,世事有时很邪门,既然有心栽花花不开,那不如装作无心插柳的样子。
  跟老天爷玩一场心照不宣,人艰不拆的游戏。
  如果你说,那我未必每天在屋里玩,不吃饭?不生活?太不现实了吧。
  所以我前文提到了:如果家里揭不开锅了,建议打工。忘记你曾是个老板。
  如果家里口粮还有,又不想忘记初心,不想丢弃自己的商业理想。那么建议:再等等,等大环境复苏,等待美好到来。虽然她迟到了,但她不敢旷课。
  终究会来。
  此文,献给商业领域里,每一位不甘于平庸,此刻却又进退两难的朋友
  ——杨武汉
  写于2020年4月15日,武汉


1楼2020-04-15 12:50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0-04-18 07:43
    回复
      我想说我就看了开头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0-08-02 18:48
      回复
        看完了,感谢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21-05-28 10:35
        回复